第7号台风几时减弱(第7号台风又要来)

8月以来

第3号、4号、5号、6号、7号

台风接踵而至

似乎是对7月“空台”

报复性消费

第7号台风几时减弱(第7号台风又要来)(1)

8月历史平均有6个台风生成

那么

关于台风的这些“冷知识”

你都知道吗?

1 最早、最晚生成的台风

我们都知道,台风一般生成于赤道附近的热带洋面,并且主要集中在夏季。那么一年中生成最早和最晚的台风,你知道在什么时间吗?

第7号台风几时减弱(第7号台风又要来)(2)

此前监测到的台风胚胎生成发展图像

最早生成的首个台风

1979年第1号台风“爱丽斯”,确实是个“急脾气”,在新年第一天早上8点,就宣告了自己的诞生。

最晚生成的末个台风

2000年第23号台风“苏力”,就赶上了当年的“跨年晚会”!

“苏力”在当年12月30日8时生成,在海上过了新年后,于次年1月5日减弱消失。

2 移动路径最复杂的台风

在西太平洋地区,台风移动大致有三条路径:西移型、登陆型、转向型。造成台风路径多种多样的原因,主要是台风在大气运动过程中,受到复杂大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台风的移动路径到底能有多复杂,你细品这两个:

1986年第16号台风“韦恩”,它旋转,它跳跃,它终于迷路了!

其强度经历了两次加强和减弱,路径发生了5次显著转变,其中包括4次180度转向,在海洋与陆地间画出多个圈圈!

第7号台风几时减弱(第7号台风又要来)(3)

在海上纠结的台风可不止这一个。

1991年第19号台风“耐特”就像个迷路的小孩,经历了西进、东行、再西进、南下、北上等5次大角度转变,其中还包括3次逆时针打转。

第7号台风几时减弱(第7号台风又要来)(4)

3 近60年登陆我国最强的台风

根据《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6个等级

我们平时所说的“台风”,是指强度达到热带风暴及以上强度的热带气旋

第7号台风几时减弱(第7号台风又要来)(5)

看过强度划分后,有请这位1960年以来登陆我国最强的台风登场

2014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

于当年7月12日14时生成;

18日,15时30分登陆海南文昌(17级以上,70米/秒,890百帕)

18日,19时30分再次登陆广东徐闻(17级以上,62米/秒,910百帕)

19日,7时10分第三次登陆广西防城港(15级,50米/秒,945百帕)

可以看到,“威马逊”前两次登陆时都达到超强台风级,就连第三次,也是以强台风之姿登陆广西。其强度可见一斑!

第7号台风几时减弱(第7号台风又要来)(6)

图为台风“威马逊”登陆海南前

4 最“长寿”的台风

统计显示,台风的平均生命史约为148小时(约6天)。也就是说,多数台风会在6天里走完它的一生。但不包括下面这个:

1972年第3号台风“丽塔”

这位台风中的“长寿者”,在当年7月7日20时生成后,先后在山东荣成和天津塘沽登陆,随后穿过北京、河北、内蒙古等地,总共历时540小时(22.5天)才减弱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台风“丽塔”从生成到取消编号的过程中,甚至生生“熬死”了当年比它更晚生成多个台风!

第7号台风几时减弱(第7号台风又要来)(7)

5 台风共存之最

“多台共舞”是尤为壮观的场面,几年前,我们就曾经历过。

第7号台风几时减弱(第7号台风又要来)(8)

2015年,台风“灿鸿”、“莲花”和“浪卡”一字排开

其实,全球各海域均存在多个台风共存的现象,西北太平洋为全球多台风出现最多的海域

统计显示,1960年出现过更为壮观的“五台共存”现象

第7号台风几时减弱(第7号台风又要来)(9)

此前还有一次“多台共存”发生在1994年10月,当时共有4个台风共存。

第7号台风几时减弱(第7号台风又要来)(10)

6 降水最多的台风

台风降水造成的洪涝灾害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是颇具危险性的气象灾害

而另一方面,台风带来的降水,也能够有效改善陆地的淡水供给和生态环境

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

在登陆台湾后,移速突然减慢。在西南季风、台湾特殊地形和双台风(第9号台风“天鹅”)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台湾中南部出现极端强降水,8月5日1时至10日24时,阿里山6天累计降水量高达3059.5毫米

第7号台风几时减弱(第7号台风又要来)(11)

第7号台风几时减弱(第7号台风又要来)(12)

8月台风最爱登陆哪里?

看过了这些“冷知识”

你还知道哪些台风之最

欢迎留言给我们!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核:段昊书

专家顾问: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工程师 王皘

文章来源:中国气象报、中央气象台

微信编辑:黄小树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报、中央气象台以及网络

合作洽谈:010-58993075(段老师)

转载授权请于文末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