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哪天开始暑伏(2022-2026年全都是母伏)

最近几天我们河北这里的天气太热了,每天都是30多度的高温,这也让许多家庭的空调排上了用场不仅如此,远在浙江的杭州,早在昨天就已经官宣了,杭州当地将在5月24日的今天正式进入气象学上的夏天杭州官宣入夏,证明入伏和数伏的日子都已经不远了听说最近5年都是母伏,什么是母伏?三伏因何而生?母伏会不会更热?,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2022年哪天开始暑伏?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2022年哪天开始暑伏(2022-2026年全都是母伏)

2022年哪天开始暑伏

最近几天我们河北这里的天气太热了,每天都是30多度的高温,这也让许多家庭的空调排上了用场。不仅如此,远在浙江的杭州,早在昨天就已经官宣了,杭州当地将在5月24日的今天正式进入气象学上的夏天。杭州官宣入夏,证明入伏和数伏的日子都已经不远了。听说最近5年都是母伏,什么是母伏?三伏因何而生?母伏会不会更热?

母伏何解?最近5年真的都是母伏吗?

母伏的说法与阴阳五行有关,阴阳五行学说是咱们中国古人创造的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奉行阴阳五行学说的咱们中国古人,把数字和月份也相应赋予了五行和阴阳的属性。

就1——10的数字来讲,五行上的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着数字7和8、1和2、9和10、3和4、5和6。对应着木的1和2当中,1为阳木,2为阴木;对应着火的3和4当中,3为阳火,4为阴火;对应着土的5和6当中,5为阳土,6为阴土;对应着金的7和8当中,7为阳金,8为阴金;对应着水的9和10当中,9为阳水,10为阴水。

就月份来讲,4和9代表金的阴阳两面,3和8代表木的阴阳两面,1和6代表水的阴阳两面,2和7代表火的阴阳两面,5和10代表土的阴阳两面。

由此可见,在古人对数字阴阳的讲究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从数理上辨认金、木、水、火、土,只认卜10以前的数,10为0,10以上的数都要去掉个位以上的十位、百位等。

而以《易经》为代表的古代阴阳文化中还认为,乾卦和坤卦是最基本的两个卦象,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当代学者周予同和郭沫若等人都考证认为,乾坤二卦的形状恰似男女两性的生殖器。

基于以上原因,民间便视每年入伏日当天或单或双的不同,将伏赋予了公伏和母伏之分。农历上的单日入伏即为公伏,农历上的双日入伏便是母伏。

包括今年在内的2022年——2026年的最近5年,各自入伏的公历日所对应的农历日期分别是:2022年7月16日,对应壬寅年六月十八;2023年7月11日,对应癸卯年五月二十四;2024年7月15日,对应甲辰年六月初十;2025年7月20日,对应乙巳年六月二十六;2026年7月15日,对应丙午年六月初二。这一看上去就全都是在农历上的双日子入伏,所以说,最近5年都是母伏是真的也是没错的。

年有四季之分,干嘛还要设伏?

每年都有春、夏、秋、冬的四季之分这是不假的,起始于每年公历5月5日到5月7日之间立夏交节,到每年公历8月7日到8月9日之间立秋交节才结束的一大段时间,从日期上划分属于漫长的夏季。

不过,要是从气候学上讲,不同的地方,当平均气温连续5天超过22℃时,才算当地正式入夏,直到那个地方以后又有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22℃的日子出现时,才意味着当年整个夏季的结束。

设伏中的“伏”字,并不是指“伏兵”,而是在说“潜藏”。这就好比说,字典中尽管对“伏”字有着多种解释,但却只有“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这一种说法与咱们所说的设伏中的“伏”字贴切合意。

会意的“伏”字从人从犬,不管是人还是由人养着的动物家族中的犬类,在暑热的伏天里,都会被热的喜欢躺着或趴着不动。

要是从五行的角度和意义上说,当暑热的夏季来临后,木荣且生火,旺火又会克金,金畏火,便会潜藏。即便是依照二十四节气划分的夏季结束,对应着秋的畏火金一时间内也不会从潜藏中显露真身。所以,立秋交节并不等于真正的入秋。

古籍《释名》中说,“伏者,金气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四气代谢,皆以相生。至立秋以金代火,故庚日必伏。”但实际上即便是每年的立秋节气来临,暑伏也依然并没有结束,三伏的节奏和步调都还照常在进行当中,数伏还得继续数下去。立秋日也时常是在最热的中伏里,难以入秋也难求凉爽。

所以说,尽管年有四季之分,再设个“伏”,也是特别切合已经突破了夏季范围之内的整个暑伏日期里高温酷热的实际。

数伏对应的是长夏。长夏属于五行学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在五行中属土。由于古人以五行配四季时缺一,便安排了长夏。长夏有一说对应的时间是每年公历的7月7日到8月6日。如果是这样,则数伏中绝大部分的日子都赶在了长夏当中。

同样都是暑伏,母伏会比公伏更热吗?

母伏会不会比公伏更热,没有特别具体的气象统计资料对此给与支撑和解释说明。不过,民间谚语上却有2种说法。一说是“雨淋公伏头,晒破狗舌头”,一说是“雨淋母伏头,炕头起蘑菇”。

一般来说,农谚俗语都是来自于民间人士对过往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总结。从上述农谚中可以看出,年逢公伏的数伏时段里,天气上被民间认为是,晴天多雨日少。因此,也会导致空气的相对湿度较低,从而带给人干热和大热的感觉。反观年逢母伏的数伏时段里,则被民间认为是,雨日多晴天少。虽然降雨频繁,但在数伏的高温日子里,由于雨多使得空气相对湿度特别大,天气上给人的感受常常是比干热和大热更加难熬的潮热和闷热,使人的体感上会觉得更热。

国家气候中心早前曾经对2022年5——9月间的气候趋势给出过预测。在涉及热不热上预测说,预计今年夏季,东北南部、华北中东部和南部、华东、华中、西北东南部、西南东部、华南北部和东部以及新疆、甘肃西部、青海西部、西藏西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全国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华东、华中、新疆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东北地区出现持续性低温的可能性较小。

#五行##数伏##阴阳##今年三伏持续40天##今年7月16日入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