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雪用的是什么(人工增雪催化剂影响健康)

近期,华北地区出现入冬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一次降雪过程然而,就在人们的微信朋友圈被雪景照刷屏时,不少地方也流传着这样一个消息:这次下雪是人工增雪人工增雪用的炮弹含碘化银,请大家注意不要让孩子吃雪;玩雪后及时洗手,防止碘化银对皮肤的伤害;雪融化后的三四天内碘化银飘浮物多,记得戴口罩……,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人工增雪用的是什么?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人工增雪用的是什么(人工增雪催化剂影响健康)

人工增雪用的是什么

近期,华北地区出现入冬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一次降雪过程。然而,就在人们的微信朋友圈被雪景照刷屏时,不少地方也流传着这样一个消息:这次下雪是人工增雪。人工增雪用的炮弹含碘化银,请大家注意不要让孩子吃雪;玩雪后及时洗手,防止碘化银对皮肤的伤害;雪融化后的三四天内碘化银飘浮物多,记得戴口罩……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获悉:针对2月13日至14日降雪过程,河北、山西等地开展了增雪作业。

针对碘化银催化剂影响环境、危害健康的说法,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专家、研究员李集明强调,这是谣言。

“根据本次增雪使用的碘化银催化剂用量和影响面积估算,即使全部碘化银均降落到地面上,每平方公里也仅有0.21克碘化银。按照降水量折合成银离子浓度,银离子含量约合0.000035毫克/升,这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和我国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均为0.05毫克/升),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李集明说。

相关科学研究表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产生的银离子含量低,对环境的影响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中银离子含量标准。

去年,全国人工影响天气科技咨询评议委员会组织环境保护、相关领域的专家,专门针对碘化银等催化剂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再次进行了论证。专家组认为,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使用的碘化银催化剂用量少、分布范围广,单位体积所产生的银离子浓度远低于国际和国内水环境质量标准,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目前也没有证据表明人工影响天气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长期的累积不利影响。

有人担心,天气系统的上游地区开展人工增雪,会对下游地区的降雪量产生影响,导致下游地区降雪减少。

“空中的水汽和云不是像地面的河水那样可以直接利用的水资源。在大范围降水过程中水汽不断补充,上升气流不断变化,云不断形成和发展。”李集明说,“在大范围的系统性降雪天气过程中,人工增雪只能对当地的云产生作用,它不会像河水一样上游截留、下游水量减少,因此对下游地区云层的降雪量不会产生影响。”

“国内外开展了大量人工增雪、增雨外场科学实验,长期统计结果表明,正确运用人工催化技术,可增加的降水量一般为自然降水量的6%至25%。”李集明表示。

随着我国作业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益不断提高,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减灾、水资源安全保障、抗旱防雹、降低森林草原火险、生态修复等方面,发挥着日益明显的趋利避害作用。据人民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