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天子过河(天子呼来不上船)

相信很多喜欢的古诗词的朋友都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以前觉得很简单的一些诗句,经过深入了解以后才知道原来背后还有那么多知识点,有些原本的理解原来并不准确,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为什么叫天子过河?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叫天子过河(天子呼来不上船)

为什么叫天子过河

相信很多喜欢的古诗词的朋友都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以前觉得很简单的一些诗句,经过深入了解以后才知道原来背后还有那么多知识点,有些原本的理解原来并不准确。

就像我们小学便学过的出自“诗仙”李白之手的《静夜思》,首句是“床前明月光”。很多人对于这一句的理解都是:清冷的月光洒在床前的地面上。但是这样的解读背后一直是存在争议的,关于这里的“床”一直以来都有几种不同的解读。其中认可度最高的解读是这里的“床”指的其实是井栏,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床。

因为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在秋天,所以如果理解成普通的床,那么这个床无疑是离窗户很近的,不管是从保暖角度还是人们的习惯放置角度,床都不太可能直接放在窗户旁边。而且井栏在古代又被称为“银床”,李白站在窗前看着院中井栏前面撒下的月光,这样的场景显然更为合理。

而在古诗词中,像这样具有争议性的字眼其实并不少见。本期笔者就和大家分享一个。“天子呼来不上船”这一名句相信大家也都很熟悉,它出自“诗圣”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写的是“诗仙”李白醉后豪气纵横,狂放不羁的神态。

我们一直以来对于它的理解都是“皇帝在湖上举办宴会,召李白来写诗作序,但是李白却因为酒醉不肯上船”。但是这样的解读其实一直都是有争议的,而它的争议点就在于句中的“船”字。那么这里的“船”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关于这个“船”字,据笔者查证,现在有4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便是我们普遍理解的水中航行的船。在这种解读中所谓的“不上船”是李白因为喝醉酒自己难以登船,最后是由高力士扶上去的。但有些人认为如果是这样理解的话,那么会让人觉得很怪异,也和后面的“自称臣是酒中仙”不是很连贯。

第二种解读“船”的意思则是“衣襟”。当时唐玄宗召见李白,李白因为喝醉酒所以敞开着衣襟,扣子都没有系。这种解读也是有据可依的,在《康熙字典》中便有记载“衣领为船,或言衣襟为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当年唐玄宗召李白入京,他都是兴高采烈地喊着“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显然对于皇帝召见他是觉得很荣幸的。所以这次召见他没必要像第一种解读中那般抗拒。再者,李白真就那么大胆,不听皇帝的话?

第三种解读则是这个字属于误写,它实际上是“穿”。这种解读的意思和第二种解读意思差不多,都是李白在唐玄宗召见的时候衣冠不整。

最后一种解读“船”则是指代“皇权”。皇帝召见,李白不听从,这无异于是藐视皇权,意思是不想上皇室的“贼船”。但我个人对于这种解读并不认可,要知道那是在封建王朝,皇权至高无上,即便是你再高傲,对于皇权也是心存敬畏的,不可能会有这是“贼船”的想法。而且即便有也是不能泄露丝毫的,毕竟这一不小心就是杀头的大罪。

对于以上四种解读,以我个人的理解,我觉得前两种解读都说得通,第三、四种解读就有点牵强的意味了。那么到底哪种解读才是正确的呢?其实对于这种诗句的理解,真的就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言之有理有据即可,真要追究个谁对谁错,除非是有流传下来的典籍清楚说明,否则只能是各种解读共存的局面。

当然不管是哪种解读,都不应该背离作者的原意,也不应和作品有逻辑冲突,同时也要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只要满足以上这些条件,那么任何一种解读都可以说是正确的。

对于“天子呼来不上船”中的“船”,你又是怎么理解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