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游地府戏曲表演(他被称为戏迷皇帝)

他被称为戏迷皇帝:积聚民心用了整整十五年,而失去它只用了一天

作者:月润江南

全文10183字,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1

【猛将兄李存勖】

后唐庄宗李存勖,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五代时期后唐王朝开国皇帝,唐朝重臣、晋王李克用的长子。

李存勖小小年纪就经常跟随父亲四处征战,十一岁时随父亲讨伐军阀王行瑜取胜,与父亲一起到长安向朝廷报功。李存勖年少英武、威风凛凛,大唐皇帝唐昭宗非常欣赏这位英姿飒爽的少年将军,轻轻抚摸其背,夸奖道:“此子日后必定是国之栋梁,一定不要忘了对大唐尽忠啊!”

此后,唐昭宗逢人便夸李存勖,称赞他“可亚其父”,意思是说,李存勖将来一定能超过其父亲李克用,其父与之相比,只能屈居亚军。从此,李存勖遂得别名“李亚子”。

开平二年(公元908年)正月,其父晋王李克用去世,李存勖作为长子顺利继位,袭封晋王。

据说,李克用临死时,交给儿子李存勖三支箭,嘱咐他一定要完成自己的三个遗愿:“一是朱温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二是燕王刘仁恭是我所立,却背叛了我,三是契丹耶律阿保机与我约为兄弟,也背叛了我,投靠朱温。我未能灭此三贼,死有余恨。现在,我交给你三枝箭,你将来一定要消灭这三个敌人,告慰我在天之灵。”

后唐庄宗 李存勖

2

【攻灭后梁】

李存勖的第一箭射向了世仇——后梁太祖朱温。

刚刚继位的李存勖,首先迅速解决了亲叔叔李克宁的叛乱风波,清理了门户。

之后,他力排众议,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在茫茫大雾的掩护下,于凌晨突然出现在被后梁军队围困近一年的潞州城外,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向没有任何心理准备还在酣然入睡的梁军发起了突袭。

梁军大败,扔下无数粮草辎重,抱头鼠窜、落荒而逃,长达一年的潞州之围顿解。

消息传到汴州,朱温吓得不轻,朱脸立马成了猪肝色,沉默良久之后,叹道:“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克用虽死犹生啊!至于我家的那些崽子,不过是一群蠢猪废物而已。”(“生子当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尔。”)

公元912年6月,朱温的三子朱友珪发动宫廷政变,将父亲朱温弑杀,篡位夺权,引起天下大乱。

继承顺位排在朱友珪之后的老四朱友贞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更何况他还是朱温的皇后张氏所嫡出,在讲究嫡长子继承制的封建时代,无疑有着天然的血缘优势。

于是,第二年的二月,在朱温的女婿赵岩(就是死守陈州的赵犨的儿子)、朱温的外甥禁军高级将领袁象先以及大将杨师厚的支持下,朱友贞杀入皇宫,将皇帝宝座上的朱友珪拖下来杀了祭祖,夺取了皇位。

朱友贞随后登基,是为后梁末帝。

不过,朱友贞在这血染的皇位上还没有高兴太久,一个可怕的仇家就寻上了门。

这个仇家不是别人,正是李存勖。

原来刚刚坐上皇帝宝座的朱友贞,急于想搞点政绩出来收服人心,于是在政变功臣——小舅子赵岩的建议下准备把帝国北面一向兵骄将悍不好管理的魏州(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东北)一分为二。

消息不胫而走,兵变迅速发生,叛乱的士兵占据魏州,并积极向晋王靠拢,请求晋国的援助。

李存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送上门来的好机会,他立刻出兵,占领魏州,并将其作为梁晋争霸的桥头堡,不断向南推进,经过数年的攻伐,梁朝黄河以北的领土,都落入了李存勖的腰包。

现在横在梁军和晋军面前的就只有一条黄河了。

决战的时刻终于到来。

公元923年10月2日,后唐军队在李存勖手下大将李嗣源(猛人)的率领下,抱着必死的决心,坚决地不要大后方,坚决地置左右两侧的敌军于不顾,迅速机动地渡过黄河,猛插大梁帝国的心脏——都城汴州,上演了一出五代版的“千里跃进大别山”。

大梁王朝被这致命的一击彻底打倒,都城陷入一片混乱。

10月9号,汴州失守,中原易主。

仅仅七天,长达二十年的梁晋之争就划上了句号。

朱温的眼力不错,他的儿子终究打不过李克用的儿子——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灭掉后梁之后,李存勖将父亲给自己的箭,郑重地送回家庙,告诉父亲,第一个复仇任务圆满完成。

唐太宗游地府戏曲表演(他被称为戏迷皇帝)(1)

后梁太祖 朱温

3

【手刃叛徒】

李存勖的第二箭射向了叛徒刘仁恭。

刘仁恭原来是卢龙节度使帐下将领,率旗下士兵奉命戍守边关,后来由于已过轮换日期,卢龙方面却未安排替换,士兵想念家乡,遂爆发兵变,推举刘仁恭为领袖,回师攻打卢龙都城幽州(今北京),战败,刘仁恭仓皇逃往河东归附李克用,李克用待之甚厚。

刘仁恭逃到河东落脚之后,不断游说李克用攻击卢龙。

经不住刘仁恭的甜言蜜语,公元894年,李克用终于出兵,攻陷幽州。

公元895年,李克用亲自上表,向朝廷举荐刘仁恭为卢龙地区代理军政长官(卢龙节度使留后),不久,唐政府正式下发命令,任命刘仁恭为卢龙节度使。

刘仁恭任卢龙节度使之后,日夜琢磨的却是,如何背叛李克用,自己单飞。

公元897年,大唐皇帝唐昭宗被地方军阀——镇国节度使韩建挟持至华州。李克用准备举兵勤王,因此向刘仁恭征兵,谁知,忘恩负义的刘仁恭却搬出来各种奇葩的理由予以搪塞。

李克用勃然大怒,亲自率军征讨幽州,却不料,最终大败而归,刘仁恭趁机摆脱李克用控制,自立门户。

作为一个叛徒,刘仁恭的品行可想而知,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其子刘守光自然是耳濡目染,有样学样。

刘守光曾经与父亲刘仁恭的爱妾罗氏通奸,亲自给父亲戴上了一顶油光锃亮的绿帽子。

刘仁恭发现奸情后,大怒,将儿子刘守光一顿棍打,断绝了父子关系。

公元907年,宣武将领李思安进攻幽州,刘仁恭却躺在大安山的别墅中享乐,幽州城没有戒备,情况十分危急。

刘守光立刻从城外率军,进攻李思安,击退敌军之后,刘守光趁机率军控制幽州城,并自称卢龙节度使。随后,派兵进攻大安山,正躺在别墅里酒池肉林、莺歌燕舞的刘仁恭乖乖做了俘虏。

不久之后,刘守光就将其父刘仁恭下狱囚禁起来。

卢龙的内乱,给了李存勖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公元913年,李存勖看准时机,正式出兵,讨伐自称燕帝的刘仁恭之子刘守光。

几乎没有费多大力气,李存勖就攻陷了燕国都城幽州,将刘仁恭及其儿子刘守光生擒。

公元914年,李存勖在家庙前举行献俘仪式,将刘氏父子捆绑献于家庙,告慰父亲在天之灵。随后,刘仁恭被押送至代州(今山西省代县),以刀刺其心脏所流的血来奠祭李克用之墓,然后斩首。

第二个复仇任务圆满完成。

唐太宗游地府戏曲表演(他被称为戏迷皇帝)(2)

4

【北逐契丹】

李存勖的第三箭射向了契丹国主耶律阿保机。

当年,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想联合契丹,共同对付当时势力强大的朱温。于是,李克用与耶律阿保机取得联络,双方在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见面,结盟成功,两人还结为异性兄弟,共同约定日期,一起讨伐后梁。

但是,耶律阿保机回到契丹之后,眼看朱温势力较大,琢磨来,琢磨去,很快就反悔了,还另外派人和朱温结成同盟,彻底背叛了李克用。

李克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气得差点晕倒。

第二年的春天,李克用连气带累,背上生出来一个毒疮,终于病倒,最终离世。

可以说,耶律阿保机的背盟,客观上成为了李克用的催命符。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所以,这个仇,李存勖必须报。

公元917年三月,耶律阿保机出兵围攻幽州。四月,晋王李存勖亲自率三千精锐北上逆击契丹,至幽州城六十里处,与契丹兵相遇。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猛将兄李存勖小宇宙立刻爆发,带头冲锋,率军猛攻,大败契丹,耶律阿保机狼狈遁逃。

公元921年十二月,不甘心的耶律阿保机蛰伏四年之后,再次率军南下,围攻幽州。晋王李存勖再次出马,率军五千北上救援幽州,在幽州城南沙河附近,与万余契丹铁骑迎面相遇。

契丹人一看到是猛将兄李存勖的部队,吓得立刻掉头就逃。

李存勖马上分兵追击,契丹人慌不择路,纷纷抢渡沙河,坠河溺死者甚众。

耶律阿保机率败兵退至望都,李存勖穷追不舍,一直跟着屁股一路猛砍,追到了望都。

耶律阿保机迫不得已,只得接战。

李存勖亲自率领万余骑兵,带头冲杀,大将李嗣昭率三百精锐骑兵,横向而击,两支劲旅相互配合,终于将契丹人打得打败。

耶律阿保机再次被李存勖揍得灰头土脸,无可奈何逃回了北方,从此不敢再轻易南下。

至此,历经十余年的征战,李存勖基本完成了父亲的遗命。

公元923年,东征西讨威震四方的晋王李存勖在魏州称帝,他以大唐帝国的继承人自居,国号为唐,史称后唐。李存勖是为后唐庄宗。

唐太宗游地府戏曲表演(他被称为戏迷皇帝)(3)

5

【李天下】

作为当时最为强盛的割据政权,军事天才李存勖所建立的后唐得到了众多地方割据势力名义上的尊奉,就连长期割据凤翔的老流氓——岐王李茂贞(就是绑架唐昭宗的那位)也俯首称臣。

成为中原新主人的李存勖春风得意,陶醉于自己赫赫武功的他,的确有点飘飘然了。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终于打下了一片江山,是该放松放松,洗个脚,按个摩了。

就像朱温好色一样,李存勖也有自己的爱好,不过他对儿媳妇不感兴趣,而是对戏曲异常痴迷——品味到底还是比老朱高一点啊。

用现在的话说,是个地地道道的票友,不光听,FANS李还喜欢自己上台秀一段。

现在咱当皇帝了,想蘸白糖蘸白糖,想蘸红糖蘸红糖,李存勖当然就卯足了劲准备好好享受一下了。

于是,他为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整天和一帮戏子混在一起,不遗余力地推动后唐戏曲文化运动的发展。

有一次,李存勖精心打扮一番,粉墨登场,和众多戏子伶人一道上台表演,过过戏瘾。

作为史上最会演戏的皇帝,戏迷李存勖上台之后,果然很敬业,演得很是投入,分外传情。

演出效果棒棒哒!

演到得意之处,这位仁兄还摇头晃脑地连喊了两声“李天下!李天下!”

这时,一个戏子突然从人群中蹿出,挥起大巴掌“啪!啪!”两下,照着李存勖就扇了两个大嘴巴。

事发突然,众人不禁目瞪口呆。

李存勖莫名其妙挨了两巴掌,也是一脸懵逼,怒道:“为何打我?”

这个戏子嬉皮笑脸地回答:“李(理)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叫了两声,还有一人是谁呢?”

李存勖一听,咦……这龟孙,说的有理!

于是,竟然转怒为喜,毫不介意,反而给了这个戏子大把大把的赏钱。

贵为一国之君,被戏子当众打脸,居然心安理得,不以为意,甚至乐在其中,予以重赏。

李存勖同志,你是欠抽呢?还是欠抽呢?还是欠抽呢?

如此荒唐一幕,足见沉迷戏曲的李存勖中毒之深。

在李存勖不遗余力的推动下,学而优则仕的规矩在戏曲事业发达的后唐顺理成章地变成了“戏而优则仕”。

于是,两位戏子——陈俊和储德源在李存勖的授意下,屁颠屁颠地当市长(刺史)去了。

为后唐帝国浴血奋战,立下汗马功劳的全体将士终于明白:

这个皇帝原来是个可以共患难而不可以共富贵的主。

全国哗然,将士寒心。

说起来,民心其实是个很奇怪的东西。

让天下归心很难,比如说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辛辛苦苦几十年好不容易才赢得天下人心。但是要失去,却是太容易了,周幽王陪着褒姒妹妹玩了一把火,就把民心玩完了。

所以,江山易得,民心难得,贪欲难失,民心易失。

戏迷皇帝李存勖积聚民心用了整整十五年,而失去它只用了一天。

不过他似乎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玩的更HIGH了。

于是,皇帝的身边开始聚集了一圈又一圈的小人。

子曾经曰过: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可惜,李存勖仿佛是要和子较劲。小人和女子他全都养上了,而且,一个都不能少。

这个女子就是李存勖的败家媳妇——刘氏。

唐太宗游地府戏曲表演(他被称为戏迷皇帝)(4)

6

【败家媳妇】

刘氏出身穷苦人家,五岁时被李克用大军掳走,后来运气不错,成了李存勖生母曹夫人的婢女。

曹夫人非常疼爱她,自幼教习歌舞曲赋,这刘氏长大后出落成了一个水灵灵的漂亮姑娘。

曹夫人想着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就把她许配给了自己的儿子李存勖为妾。

恰好,这个刘氏也是一个戏曲的超级粉丝,两个人胃口倒是挺对的来,李存勖因此对她愈加疼爱,后来又生下儿子魏王李继岌,母凭子贵,于是被册封为皇后。

自古以来,所谓皇后,当然应当母仪天下,言行举止堪为天下百姓之表率。

然而,这位刘皇后,和“母仪天下”相比,差得简直就是十万八千里。

有一件事情颇能说明问题。

当年,刘氏虽然被大军掳走,但是,其父亲尚在人世,靠四处行医为生,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后来,刘父听说女儿出息了,于是,乐呵呵地跑来晋王府认亲。

刘氏当时正好与李存勖的两个妃子韩氏、伊氏争宠,抢夺皇后宝座。

在那个讲究门第出身的年代,要想做皇后,第一条便是看家族背景,而刘氏卑微的出身,就是她心中的一块心病。

在争夺皇后宝座的关键时期,刘氏更是唯恐他人知晓自己出身太低。

于是,面对着前途和亲情,刘氏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后者。

她立马发飙,怒斥其父是冒牌货,一口咬定这就是个贪图富贵的骗子,命王宫侍卫将亲生父亲暴打一顿,轰了出去。

可怜,刘父不但一场富贵梦化作泡影,还吃了亲生闺女一顿“竹笋炒肉”,怎一个“惨”字了得。

后来,刘氏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居然认了朝中大臣张全义为父,以此证明自己属于血统高贵、如假包换的名门闺秀。

自己送上门的亲爹不认,却舔着脸去认大臣当爹,刘氏,果真是历代皇后中的一朵奇葩!

知晓内情的李存勖,觉得自己媳妇的这件事实在太过奇葩,于是便有意开刘氏的玩笑。

一天,李存勖故意穿上破衣烂衫,背着一个破破烂烂的采药筐,儿子李继岌则戴着一顶破帽子,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

两人一边向卧房中走去,一边学着刘父的声音,拉开嗓子大喊道:“老夫看望女儿了!”

刘氏见状勃然大怒,抄起家伙就把宝贝儿子李继岌揍了一顿,顺便把丈夫李存勖也轰了出去。

后来,李存勖意犹未尽,又根据媳妇的奇葩故事编了一出戏,名字就叫《刘山人寻女》。

戏迷皇帝李存勖亲自扮演主角:刘父——刘山人,算是过足了瘾。

刘氏闹的这一出闹剧,足以看出其人品之卑劣。

出身卑微的刘皇后大概是小时候穷怕了,有了地位和权力之后,就变着法儿的捞钱。

遵循见面分一半的原则,全国各地进贡国库的东西她先搬走一半,以至于后宫的金银财宝堆积如山,放都放不下了。

不过就这样,她还不满足,又自个儿开起了“公司”,颇有点经营头脑的她亲自当起了CEO,手下的那帮宫女、太监自然就成了项目经理,全被派到宫外,打着国营的旗号贩卖货物——“皆称中宫所卖”,赚了个盆满钵满。

有一年,天下大灾,就连士兵也吃不饱了,为了保证军队家眷的正常生活,防止士兵哗变,大臣们都建议皇后出资赈济军队。

守财奴刘皇后先抬出来一张梳妆台,然后把年幼的皇子抱出来放到上面,不紧不慢地说:“皇帝家也没有余粮啊!现在就剩这么一点了,你们要是觉得不够,就把皇子卖了,换点钱买粮食给士兵们吃吧!”(“诸侯所贡,给赐已尽,宫中所有惟此耳,请鬻以给军!”)

大臣们一听吓得汗流浃背,屁滚尿流,从此,再也不敢和刘皇后提半个“钱”字。

哎,谁让他们摊上这么一个无赖兼贪财的主子呢!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有这么一个守财奴皇后,下面的官员自然就想尽一切办法搜刮钱财来孝敬,于是充分发扬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精神,发明了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税种,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真可谓“万税万税万万税”。

戏迷皇帝再加上一个败家媳妇,李存勖的皇帝宝座已经摇摇欲坠了。

唐太宗游地府戏曲表演(他被称为戏迷皇帝)(5)

7

【铁券魔咒】

公元925年9月,李存勖下令后唐军队出兵征讨南方割据政权蜀国(即前蜀),远征军以魏王李继岌(刘氏的宝贝儿子)为名义上的统帅,大将郭崇韬为实际的军事指挥,向蜀国发动了统一战争。

这次远征在军事统帅郭崇韬的正确指挥下,进展异常顺利(当然,腐败的前蜀政权也帮了大忙),仅仅七十余天,就将割据四川三十五年的前蜀王氏政权消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蜀国好像总是给人弱弱的感觉)。

然而,这空前的胜利并没有给劳苦功高的郭崇韬带来任何好处,反而要了他的命。

要他命的,正是李存勖所养的那群小人和女子。

作为辅佐李存勖的重要功臣,身居后唐枢密使(掌握全国军权)要职的郭崇韬办事非常规矩,在朝廷内外尤其是军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为人正直,忠心耿耿,多次劝阻李存勖远离奸猾狡诈的小人,重新振作,这自然引起了皇帝身边那群戏子和宦官的不满,由此种下了祸根。

征蜀战争刚刚结束,朝廷就派来了钦差向延嗣来劳军,而郭崇韬一向看不起这些小人,再加上军务繁忙,没有亲自出城迎接,这就把 MISS向 给得罪了。

向太监回到皇宫,添油加醋地大肆污蔑郭崇韬,说他在蜀地收受贿赂,贪墨公款,拥兵自重,威胁魏王,使得李存勖对郭崇韬产生了猜疑之心,而贪财又愚蠢的刘皇后则要求李存勖立刻下旨诛杀郭崇韬,不过戏迷皇帝还没有昏聩到仅凭几句谗言就自毁长城的地步,并没有答应,只是派出了监军赴四川调查相关的情况。

刘氏生怕远在四川的宝贝儿子有什么不测,于是绕过李存勖,发了道“教命”(刘氏的诏书被称为“教命”,与皇帝的诏书具有同等效力),让魏王李继岌秘密诛杀了有功之臣郭崇韬。

这次败家媳妇刘氏算是真的败到家了。

郭崇韬被诛的消息让帝国上下人人自危,因为郭崇韬不仅官居要职,劳苦功高,而且他是后唐王朝赐予免死铁券的三位元勋之一,有了免死铁券的尚不能自保,更何况其他人。

不过免死铁券这个玩意实际上和催命符是一个概念,每一张铁券的后面其实都隐藏着一行小字:本皇帝保留最终解释权。

所以,千万别把这个东东当真,相反,它还是个烫手的山芋,因为后唐王朝已经有两位拿着免死铁券的大臣GAME OVER了(郭崇韬和朱友谦),朝廷上下自然都把目光聚集在了NO.three身上——谁让你拿着铁券呢!

唐太宗游地府戏曲表演(他被称为戏迷皇帝)(6)

8

【魏州兵变】

很不幸,李嗣源就是这个NO.three。

李嗣源是李克用的养子,李存勖的干哥哥,也是一位猛将兄。

他手下的500骑兵号称“横冲都”(横冲直撞的意思),所向披靡、威震四方,也为自己赢得了“李横冲”的美名。

我们前面提到的五代版“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精彩战役就是他的得意之作。

李嗣源为后唐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无可争议的开国元勋,李存勖还曾对他说:“天下将与兄共有之”(当然,皇帝也有激动的时候,听听就行,千万别当真啊),足见其功劳之大,地位之高。

可是,高处不胜寒啊。

随着两位劳苦功高的大臣相继伏诛,李嗣源的心里已经是七上八下了。

就在李嗣源提心吊胆的时候,一次突发事件改变了他的一生。

具有优良兵变传统的魏州再次发生兵变!(如果大家没有忘记的话,后梁末帝朱友贞也曾在魏州兵变上栽了跟头。)

对皇帝的荒唐举动和帝国的腐败现状万分失望的士兵们决定不再给李存勖卖命,于是他们在军官赵在礼的率领下,占据魏州,对抗朝廷。

李存勖终于尝到了自己亲手种下的恶果。

戏迷皇帝李存勖已经不再是当年威震四方的李亚子了,手足无措的他在朝廷大臣的一致要求下只得命令在军中威望颇高的李嗣源率军平叛。

李嗣源立刻带兵前往魏州。

可是,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政府军在奔赴魏州的路上也发生了兵变,并挟持了李嗣源,对戏迷皇帝失去信心的他们目的很明确:大哥,带小弟们混吧!

起初,李嗣源非常犹疑,担心洗不脱干系,甚至打算一个人回首都向李存勖说明一切。这时,一个关键的人物跳了出来——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

石敬瑭劝阻道:自古以来,哪有军队哗变,主帅没有任何关系的?就算你真的没有这个心思,别人也不会信啊。而且犹豫不决是兵家大忌,应该迅速行动。我愿意率三百骑兵直扑汴州,则大事可成!(“岂有军变于外,上将独无事者乎?且犹豫者兵家大忌,不如速行。愿得骑兵三百先攻汴州,夷门天下之要害也,得之可以成事。”)

猛将兄李嗣源这才下定了决心,决定好好干一票。

唐太宗游地府戏曲表演(他被称为戏迷皇帝)(7)

李存勖 宠信戏子 终致误国

9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由于李横冲的名头实在是太大,他一到魏州,叛军在赵在礼的率领下立刻归附,而其他各地兵变的士兵听说新立的主子是横冲哥哥,一个个飞奔而来,归心似箭。(个人魅力不得不服啊!)

很快,急先锋石敬瑭率骑兵渡过黄河,直奔汴州。

无奈之下,李存勖只好从烟雾缭绕的戏台上下来,再次拿起已经有点生疏的武器,亲自上阵。

为了鼓舞士气,宰相建议犒赏军士。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李存勖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可是连年的挥霍,加上刚刚的平蜀战役,国库已经所剩无几了,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守财奴刘皇后守着的那堆金山了。

不过有了上次赈灾的教训,大臣们实在是不敢开口,只好皇帝亲自求刘皇后了,大概刘氏也明白了形势的严峻,这次居然(请注意这个词)答应了。

可惜,当戏迷皇帝李存勖屁颠屁颠地来劳军时,士兵们却没领情,他们说:灾荒之年没有赈济,现在慰劳我们又有什么用呢,我们的妻子家人都已经饿死了啊!(“吾妻子已饥死,得此何为!”)

于是,就在这样的局面下,李存勖率领二万五千人的部队战战兢兢地向汴州进发。

结果可想而知,还没走到汴州,士兵就逃了一大半,为了稳定军心,李存勖对剩下的士兵好言相劝,表示征蜀得胜的大量钱财正在运返首都的途中,只要一入库就全部分给大家。

可是手下的士兵显然对这张空头支票已经不感兴趣了,他们说:皇上啊,你该赏赐的时候不赏赐,现在再赏已经晚了啊,就算赏了我们,我们也不会感激你的恩德了。(“陛下与之太晚,得者亦不感恩。”)

“赏罚不明,百事不成。”

戏迷皇帝终于明白他已经是民心尽失,大势已去了。

无奈之下,李存勖只好率领残兵原路返回洛阳,准备固守都城,拼死一搏。

四月,李嗣源大军抵达洛阳城下,李存勖率军迎击,最后的帝国反击战开始。

然而,此时的后唐政府军仿佛患了兵变的瘟疫,政府军刚刚集结完毕,兵变再次发生,被李存勖任命为从马直指挥使(禁军骑兵部队首领)的戏子郭从谦(注意他的身份)反了,他是被诛杀的元勋功臣郭崇韬的干侄子(报应啊!),在他的煽动下,叛军一哄而上,将李存勖团团包围,李存勖虽然勇猛可也敌不过这么多的叛军啊。

一片混乱之中,李存勖被乱箭射中,身受重伤,逃到绛霄殿廊柱下休息,口渴难耐,疲惫不堪。

宦官看见后急忙跑到后宫告诉刘皇后,这个败家媳妇居然只让人送了一碗肉汤过来,压根就没来看看自己的丈夫,而是赶紧收拾金银细软,和小叔子李存渥一起逃出宫去了,在逃亡的路上,还不忘和小叔子做了一回露水夫妻,最后逃到一个寺庙里削发为尼,最终被李嗣源派人搜了出来,剁掉,结束了一个守财奴可悲的一生。(真是怀疑曹夫人的眼光啊!)

留在宫中的李存勖最终伤重不治身亡。

太监们怕皇帝的尸体被叛军凌辱,干脆将“李天下”生前最喜爱的乐器一股脑地掩盖在他的身上,点燃尸首将其火化了。

戏迷皇帝终于在众多乐器燃烧的“噼噼啪啪”声中,达到了人生最高的“艺术境界”!

李存勖死了,最终死在他曾经宠幸的戏子手里,此时距他登基称帝刚好3年。

“上马英雄,下马狗熊”的李存勖用自己大起大落的一生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做了最佳的注解。

唐太宗游地府戏曲表演(他被称为戏迷皇帝)(8)

10

【戏子误国】

回顾猛将兄李存勖的一生,我们不免感慨:马背上曾所向披靡,功成名就,荣登皇帝宝座;马背下却痴迷戏曲,宠幸戏子,最终身死国灭。

这样真实的历史,简直就是比电视剧还要精彩百倍、发人深省啊。

北宋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如此评价道:“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可见,戏子误国,并非虚言。

近些年,演员的天价片酬、奢华婚礼、别墅豪宅、狗血丑闻,屡屡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刷新社会的道德底线。

这些娱乐圈戏子们乌七八糟的东西,严重地污染了我们的社会环境,也严重地误导了我们的青少年、祖国的下一代,君不见,疯狂追逐明星、荒废学业者有之,妄想一夜成名、投机取巧者亦有之。

种种乱象,不胜枚举,长此以往,实在是不得不令我们为之警惕,为之担心!

2017年的9月15日,中国“天眼”之父,国际天文界的一流科学家南仁东先生与世长辞,然而,各大媒体几乎很难见到这个消息,整个朋友圈没有他,所有热门的社交网站上都没有他。

那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是范冰冰和李晨,是薛之谦和李雨桐。

多么悲哀!

中国近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曾经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纵观中外历史,从来没有一个民族是因为戏子而强大起来的,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是因为娱乐而繁荣起来的,真正强盛的民族和国家,从来靠的都是科技,靠的都是勤劳,靠的都是实干!

戏子家事天下知,英雄孤坟无人问。

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

需要我们认真反思,需要我们有所行动!

令人欣慰的是,国家已经看到了娱乐圈的乱象,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

2017年9月22日,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等四家协会联合发布了“演员限酬令”,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强力调控下,娱乐圈的种种乱象必将得到有效整治。

我相信,终究会有那么一天,演员、歌手等等职业只是一份普通工作,追星圈粉、娱乐八卦不再是一种全民现象,真正赢得社会尊重和认可的,是那些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科学家,是那些在各行各业勇于挑战的创新者,是那些在各条战线保家卫国的无名英雄!

民族复兴!天佑中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