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九品中正制(东晋王羲之孔侍中贴)

王羲之九品中正制(东晋王羲之孔侍中贴)(1)

王羲之行书,《孔侍中帖》和《频有哀祸》二帖连为一纸。纸本,24.8×41.8cm。字幅中央纸缝处钤有“延历敕定”朱文印记三方。《孔侍中帖》原为手卷,1941年(日本昭和十六年)改为轴装。

《法书要录》载褚遂良《右军书目》“行书都五十八卷”第十四卷中著录。

现藏日本前田育德会,与《丧乱·二谢·得示帖》同为唐代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迹摹本。《频有哀祸·孔侍中帖》在活泼的行书笔意中带有凝重之感。在章法结体上又显示出欹侧取妍的艺术效果。

王羲之九品中正制(东晋王羲之孔侍中贴)(2)

原文

九月十七日羲之报①:且因孔侍中信书②,想必至。不知领军疾,后问③。[3]

注释

①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九月十七日”,王祥北《〈孔侍中帖〉书写时间考》考证为公元334年(东晋晋咸和九年),王羲之年32岁。

②且因孔侍中信书:“孔侍中”,徐邦达在《古书画过眼要录·晋隋唐五代宋书法》,刘涛在《中国书法全集》第19卷分别考证“或以为孔愉”,但同时认为孔愉任侍中一职时,王羲之年龄只二十余岁;王祥北《〈孔侍中帖〉书写时间考》进而考证“孔侍中”为孔愉的从子孔坦。

③领军:容庚在《王羲之及其墨迹》考证为是王羲之的从弟,中书令、领将军王洽。

结体

“欹侧”是王体行书最典型的特点,唐太宗李世民所言:“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左欹、右侧、上欹下侧和左欹右侧局部是斜的,但整个字又是正的,……《孔侍中帖》,第一个“九”字,只有两笔,下端已是左低右高,再加上一点斜势,表现出欹侧欲飞的神态。第二行的“孔”字,左半向右倾斜,右面的竖弯钩也似乎在向右倒,但下部的拐弯平而有力,使这一笔起了墙壁的作用,顶住了左旁右倒的力量,表现出“似欹反正”的特色。

章法

《孔侍中帖》行动线趋向平稳,与《姨母帖》相似,但各段动线吻合,“孔侍”两处错位较大的断点,成为流畅的节奏中有力的顿挫,使平稳中有生动之致。 

布白

《孔侍中帖》局部书法作品中,如能分黑布白运用得宜,则可明亮通气,无笔墨处亦成画境。王羲之尺牍作品,既没有大块密集的黑点画,也没有大块虚起的空白处,总是虚实相混,疏密匀停,静中有动,但动势不大;动中有静,但静而不僵,舒缓自若,清新隽逸,是一种最美的布白形式。而清笪重光《书筏》分空白为两类:“匡廓之白,手布均齐;散乱之白,眼布匀称。”

匡廓之白如《平安帖》的“当、复、悉”字,《何如帖》的“赖”结体中的“口”,生成较大的空间,与其它繁重的笔画,相映成趣。《丧乱帖》中的“毒、甚、心、纸”字,匡廓之白,如近于圆规的使转,别成一境界。

散乱之白如《二谢帖》的“再拜”、“所送议”字,《孔侍中帖》的“问”字,《丧乱帖》的“何言”字,散乱之白,无完整的匡廓,使黑白的布置,可以不齐而齐,如夜深初静,风烛摇曳未定,令人难以捉摸。[5]

行气

《孔侍中帖》六行,主要为行书,其中有的字规矩若楷,有些字纵肆如草,间集一起,却和谐一体,绝无格生之感。“九月”起始,扩大,“十七日”收敛,但以浓重而与前两字映衬和谐。“报”字用笔虽然粗重,但左敛右放,于起笔落笔之间交待清楚,笔姿揖让向背,结体敦实而又趋势若动,工而灵活。第二行最后两字“至不”之间距离似乎稍大,但整幅看来却又泯然不显,恐系为与第一行末字“固”相衬,故“不”字中竖极重而下长。第三行之“领”字,第一撇放之甚长且远,其他皆依附其侧,而精神振奋,皆赖此一笔之力。第四行“不”字,中竖已然偏左之甚,为了救正,竟将末笔之点,偏向右边平放出去。“忘心”二字之神态笔致可称率意信手,但恰到妙处。两个“心”字虽有似处,而又来路去路大不相同。末两行最为精彩,“旨遣”两字相连,“遣”字之一捺仅蜷缩稍微一露,试着若放长笔必致与上部并列而板滞失神。“取”字“又”旁的写法特殊处理,能带动全字的精神。“息”字的心字距上一行“忘心”之“心”不远,易显雷同,但其姿神又以收敛含蓄为意趣。“羲之”两字起连,“羲”字大小省笔,与“之”衔接,似成一字,甚是巧妙。最后“报”字最后三笔连成一笔,细锋轨迹益增神采。

王羲之九品中正制(东晋王羲之孔侍中贴)(3)

1、 “孔侍中”考

现在公认的说法倾向于“孔侍中”为孔坦和孔愉。从《晋书·孔愉传》中可知,孔坦是孔愉的从子,二人关系非常密切。那么他们是不是都做过“侍中”,他们做“侍中”的时间和王羲之的活动是否有联系,是确定他们是否该帖中“孔侍中”的主要依据。

先来看孔愉。

孔愉,字敬康,会稽山阴人也……建兴初,始出应召,为丞相掾,仍除驸马都尉、参丞相军事,时年已五十矣……帝为晋王,使长兼中书郎、司徒左长史,累迁吴兴太守。沈充反,愉弃官还京师,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太常……寻徙大尚书,迁安南将军、江州刺史,不行。转尚书右仆射,领东海王师。寻迁左仆射……年七十五,咸康八年卒。

从这份履历来看,孔愉的确做过“侍中”这个官职,但已经是他五十岁以后了,而且时间还很短。那么,他做“侍中”的起止时间各是哪一年呢?

他开始做“侍中”与一件历史事件有关,在上述的引文中也明确说到,“沈充反,愉弃官还京师,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太常”。那么,“沈充反”这一年,当是孔愉就任“侍中”的同一年。

永昌元年正月乙卯,大赦,改元。戊辰,大将军王敦举兵于武昌,以诛刘隗为名,龙骧将军沈充帅众应之。

永昌元年是公元322年,这一年是晋室南渡后第一次面临重大困难之年,主要是当时掌握朝廷大权的王敦兴师谋反,这个举动给晋宗室和王氏家族都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和考验。沈充也加入到谋反行列,与王敦东西呼应。当时,孔愉正任吴兴太守,恰在沈充的管辖之内,因此,他毅然弃官还京,也因此而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和同僚们的好评。由此可见,孔愉最早于永昌元年(322年)开始做“侍中”。

他于哪一年不做这“侍中”的呢?这份简历没说具体时间,只有这样的话:“寻徙大尚书,迁安南将军、江州刺史,不行。转尚书右仆射,领东海王师。寻迁左仆射。”咸和三年二月,“司徒王导、右光禄大夫陆晔、荀崧等卫帝于太极殿,太常孔愉守宗庙”。这时孔愉已是“太常”。那他何时任“太常”的呢?也没有确切记载,但我们能找到,他在此之前的任职信息。

(荀)奕字玄欣。父忧去职,服阕,补散骑常侍、侍中。时将缮宫城,尚书符下陈留王,使出城夫。奕驳曰:“今陈留王位在三公之上,坐在太子之右,故答表曰书,赐物曰与。此古今之所崇,体国之高义也。谓宜除夫役。”时尚书张闿、仆射孔愉难奕,以为:“昔宋不城周,《阳秋》所讥。特蠲非体,宜应减夫。”

这条史料讲张闿做“尚书”时,孔愉是“仆射”。这是哪一年呢?“(奕)父忧去职,服阕,补散骑常侍、侍中”,荀奕就任散骑常侍时是在他服父亲之丧后,“永昌初,(荀组)迁太尉,领太子太保。未拜,薨,年六十五。谥曰元。子奕嗣”65。永昌元年(322年)荀组去世,按礼荀奕得服丧三年,三年满后才能任职,那么,荀奕重新任职当在太宁三年(325年)初了,可知,孔愉至少在太宁三年初就是“仆射”了。

另,我们知道了张闿担任“尚书”的时间也就知道了孔愉担任“仆射”的时间。孔愉的“仆射”之职是在解除“侍中”之后就任的。张闿在何时担任“尚书”之职的呢?

张闿,字敬绪,丹阳人,吴辅吴将军昭之曾孙也。少孤,有志操。太常薛兼进之于元帝……帝晏驾,以闿为大匠卿,营建平陵,事毕,迁尚书……峻平,以尚书加散骑常侍,赐爵宜阳伯。迁廷尉,以疾解职,拜金紫光禄大夫。寻卒,时年六十四。

张闿担任尚书之职是在元帝驾崩以后的事。

永昌元年春正月乙卯,大赦,改元。戊辰,大将军王敦举兵于武昌,以诛刘隗为名,龙骧将军沈充帅众应之……十一月,以司徒荀组为太尉。己酉,太尉荀组薨。闰月己丑,帝崩于内殿,时年四十七,葬建平陵,庙号中宗。

元帝崩于永昌元年(322年)的闰十一月,但是张闿并没有立即就任尚书,而是奉命“营建平陵”,事毕后才被任命为尚书。尚书之职也一直任到“峻平”,再“以尚书加散骑常侍”。太宁元年二月,葬元帝于建平陵,帝徒跣至于陵所。三月戊寅朔,改元,临轩,停飨宴之礼,悬而不乐。

太宁元年也就是永昌二年(323年),斯年三月才改元为太宁。那么,张闿当在太宁元年(323年)二月开始担任尚书之职,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的前后,孔愉已经是仆射了。那么,孔愉担任“侍中”的时间就只是永昌元年(322年)到永昌二年(323年)这不到一年的时间。

王羲之生年是303年,永昌年间的王羲之才二十岁,还没有踏上仕途,书法的造诣也根本谈不上,也不可能与地位和年龄都要高出他一大截的孔愉进行频繁的书信往来。因此,孔愉就不大可能是《孔侍中帖》中的“孔侍中”。这个“孔侍中”另有其人。

再来看孔坦。

孔坦,字君平,会稽山阴人,大司农孔侃之子,与王羲之兄长籍之同为晋王世子司马绍文学,曾任扬州刺史王导的别驾,后任吴兴内史,侍中,再后任廷尉,咸康二年(336年)卒。

孔坦是何时开始做“侍中”,又何时离开这个职位的呢?

及峻平,以坦为吴郡太守……于是迁吴兴内史,封晋陵男,加建威将军。以岁饥,运家米以振穷乏,百姓赖之。时使坦募江淮流人为军,有殿中兵,因乱东还,来应坦募,坦不知而纳之。或讽朝廷,以坦藏台叛兵,遂坐免。寻拜侍中。

可见,孔坦在苏峻之乱平息后,先被任命为吴兴内史,再“拜侍中”的。“明帝太宁三年正月,荧惑逆行,入太微。占曰:'为兵丧,王者恶之。’闰八月,帝崩。后二年,苏峻反,攻焚宫室,太后以忧逼崩,天子幽劫于石头城,远近兵乱,至四年乃息。”“成帝咸和二年五月戊子,京都大水。是冬,以苏峻称兵,都邑涂地。”太宁三年的后二年就是咸和二年(327年),后四年就是咸和四年(329年),可见,孔坦最早在咸和五年(330年)才开始担任“侍中”。

那么,他何时不再担任“侍中”了呢?

(孔坦)由是忤导,出为廷尉,怏怏不悦,以疾去职。

亮报书曰:“廷尉孔君,神游体离,呜呼哀哉!得八月十五日书,知疾患转笃,遂不起济,悲恨伤楚,不能自胜。”

可见孔坦去世之前改任“廷尉”,原因是“忤导”。“时成帝每幸丞相王导府,拜导妻曹氏,有同家人,坦每切谏。及帝既加元服,犹委政王导,坦每发愤,以国事为己忧,尝从容言于帝曰:'陛下春秋以长,圣敬日跻,宜博纳朝臣,谘诹善道。’由是忤导,出为廷尉,怏怏不悦,以疾去职。”我们知道他去世之前是廷尉,开始做廷尉的时间就是他最后一次“忤导”以后。

咸康元年春正月庚午朔,帝加元服,大赦,改元,增文武位一等,大酺三日,赐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米,人五斛……三月乙酉,幸司徒府。

没有具体说“幸司徒府”发生了什么事,但《资治通鉴》中有这样的记载:

咸康元年三月,乙酉,帝幸其(王导)府,与群臣宴于内室,拜导并拜其妻曹氏。侍中孔坦密表切谏,以为帝初加元服,动宜顾礼。帝从之。坦又以帝委政于导,从容言曰:“陛下春秋已长,圣敬日跻,宜博纳朝臣,谘諏善道。”导闻而恶之,出坦为廷尉。坦不得意,以疾去职。

咸康元年(335年)三月,孔坦被“出为廷尉”,那么,这年的三月之前还可称他为“孔侍中”。

这样,就可以确定孔坦从咸和五年(330年)到咸康元年(335年)三月这段时间是“侍中”,共不满5年。不论他何时被任命为侍中,但能确定他结束侍中之职的时间在咸康元年(335年)三月,也就是说,该信札当写在公元335年孔坦“出为廷尉”之前,则335年三月是该贴书写时间的下限。又据此信写于“九月”,则可进一步确定该信书写时间下限为咸和九年(334年)的九月十七日。

咸和九年(334年)王羲之多大?王羲之的生卒年主要有两种说法,而普遍认同是303年生,361年卒,那么,咸和九年王羲之32岁。

咸和九年,太尉、征西将军陶侃去世,庾亮被“迁亮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领江、荆、豫三州刺史,进号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假节。亮固让开府,乃迁镇武昌”,王羲之则被“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累迁长史。亮临薨,上疏称羲之清贵有鉴裁。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咸康六年(340年)正月庾亮卒。

(孔坦)临终,与庾亮书曰:“不谓疾苦,遂至顿弊,自省绵绵,奄忽无日。修短命也,将何所悲!但以身往名没,朝恩不报,所怀未叙,即命多恨耳……”俄卒,时年五十一。亮报书曰:“廷尉孔君,神游体离,呜呼哀哉!得八月十五日书,知疾患转笃,遂不起济,悲恨伤楚,不能自胜。”

由此知,孔坦在他去世那年的八月十五日曾经给庾亮写过一封信,写完信后就去世了。那么,王羲之写该信件时的下限当在孔侍中去世的前一年,也即咸康元年(335年)。咸和九年六月,乙卯,太尉、长沙公陶侃薨。辛末,加平西将军庾亮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

这样,王羲之随庾亮到达武昌的时间当在咸和九年六月以后。从咸和九年到咸康六年(340年)正月之前,王羲之都在武昌做庾亮的参军和长史。

在王羲之做庾亮参军之前,也就是咸和九年六月之前,王羲之与孔坦是有书信来往的可能的,因为,孔坦与王羲之的兄长王籍之同为司马绍文学,两人相熟是可成立的。而且,王羲之在之前的任上时也有直接收到孔坦来信之可能,王羲之虽然出仕较晚,但在此之前的仕宦之路则一直比较顺利,并且很可能在一个地方任职时间较长。可以推想,也许在咸和九年六、七月间,当王羲之还没收到孔坦的来信时就接到了朝廷的调令,立即奔赴武昌做庾亮的参军去了,这样,王羲之才有可能写信给家人或者老部下询问孔侍中回信之事。因为,只有他在询问他所致信之人时,才有“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不知领军疾”等语。那么,这封信就只能写在咸和九年(334年)的九月十七日。

在孔氏家族是否还有别的人在王羲之时代做过侍中?这些人是否有和王羲之通信的可能?《晋书》中除了记载有孔愉和孔坦担任过侍中以外,还记载了另外两个孔氏族人担任过这个职位。一是孔安国,“(孔)安国字安国,年小诸兄三十余岁……孝武帝时甚蒙礼遇,仕历侍中、太常……义熙四年卒,赠左光禄大夫。”二是孔琳之,“沉子廞,位至吴兴太守、廷尉。廞子琳之,以草书擅名,又为吴兴太守,侍中。”孔安国是孔愉最小的儿子,要比其他几个儿子小三十多岁,可见这是孔愉老年得子。孔安国是众位兄弟中最为知名的一位,也是成就最高的一位。他在孝武帝时才开始做侍中,孝武帝于咸安二年(372年)七月即位,“孝武帝讳曜,字昌明,简文帝第三子也。咸安二年秋七月己未,立为皇太子。是日,简文帝崩,太子即皇帝位。”就算是孔安国在咸安二年的七月被任命为侍中,但王羲之已去世十一年。孔琳之则更晚,“义熙六年,高祖领平西将军,以为长史,大司马琅邪王从事中郎。又除高祖平北、征西长史,迁侍中。”义熙六年(410年)以后,孔琳之才担任侍中,这时的王羲之已经去世快五十年,更加不可能与之通信了。

由上可知,“孔侍中”为孔坦,《孔侍中帖》书于咸和九年九月十七日。

2 “领军”非王洽

有人认为该帖写于永和九年至升平二年之间的四五年间,主要原因是把其中的“领军”定位为王洽。容庚先生也认为这个“领军”就是王洽。真是这样吗?

洽字敬和,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弱冠,历散骑、中书郎、中军长史、司徒左长史、建武将军、吴郡内史。征拜领军,寻加中书令,固让,表疏十上。穆帝诏曰:'敬和清裁贵令,昔为中书郎,吾时尚小,数呼见,意甚亲之。今所以用为令,既机任须才,且欲时时相见,共讲文章,待以友臣之义。而累表固让,甚违本怀。其催洽令拜。’苦让,遂不受。升平二年卒于官,年三十六。二子:珣、珉。

王洽,字敬和,导第四子。理职明敏,拜驸马都尉,累迁中书令。书兼诸法,于草尤工,落简挥毫有郢匠乘风之势,虽卓然孤秀未至运用无方,而右军云'弟书遂不减吾’,饰之过也。升平三年卒,年四十四。敬和行草入妙。妻荀氏亦善书。

这两条史料,有一个大的出入,就是王洽的卒年和年龄有不同。《晋书》中是“升平二年卒于官,年三十六”,《书断》中则是“升平三年卒,年四十四”。虽然都在升平年间的二、三年,有计算方面的差别,终究相差不大,但在岁数上却相差将近10岁,令人困惑。那我们就在岁数上来进行辨析,看看王洽是不是该帖中的“领军”。

再来看《书断》,“升平三年卒,年四十四”,升平三年是公元359年,那么,王洽就生于公元315年,即西晋建兴三年。从建兴三年到咸和九年共20个年头,王洽刚好二十岁,正是刚刚踏入仕途的年纪,不可能是“领军”之职。

所以说,王洽不可能是《孔侍中帖》中的“领军”。也就是说《孔侍中帖》写于“永和九年至升平二年之间的四五年间”的说法值得商榷。

3 小结

综上所述,《孔侍中帖》就写在咸和九年(334)的九月十七日。这一年王羲之32岁。

王羲之九品中正制(东晋王羲之孔侍中贴)(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