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协会处理劣质产品(消费者意见和黑榜公司)

从观察角度,黑猫投诉平台是一个为消费者意见服务的公益平台。

来源 | 经理人传媒旗下《经理人》杂志

消费者协会处理劣质产品(消费者意见和黑榜公司)(1)

来源/pixabay

赶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之前,新浪旗下的黑猫投诉平台提前发布了2021年度消费者投诉红黑榜,该榜单涉及网上商城、二手交易、航司、影音直播、数码产品等15大领域。

根据红黑榜,以网上商城为例,被列入红榜的企业品牌如,京东、得物、苏宁、元气部落Box、小红书;被列入黑榜的企业品牌如,淘宝、天猫、天猫超市、拼拼有礼、淘特。再以数码产品为例,被列入红榜的企业品牌如,小米、联想、OPPO、VIVO、好记星;被列入黑榜的企业品牌如,APPLE、索尼、柠檬阅读、金正、罗技。

关于黑猫投诉平台红黑榜涉及两个问题:第一、该平台是否具有公共性?第二、该平台的红黑榜评选维度是什么?

从黑猫投诉平台页面展示来看,主要以消费者投诉意见及商家反馈沟通信息为主,没有广告,也没有互联网软文、推文。因此,从观察角度,黑猫投诉平台是一个为消费者意见服务的公益平台。

再看红黑榜评选设计,主要是基于“有效投诉量”“回复量 确认完成量”“回复率”“完成率”等多个维度的影响因子,而计算权重得出的最终数据排行。因此,以其评选维度基本定性了红黑榜性质:通过消费者投诉信息的大数据沉淀,总结企业对消费者一年来的态度。

进入红黑榜的企业,不乏世界500强,以及处于垄断市场地位的公司。

其中,被贴上黑色“标签”的企业,会被公众重点关注。

今年,淘宝、APPLE、索尼等公司获得消费者投诉相关的总数值非常低。要讨论的是,这些在户外、互联网、地铁、楼宇等投入大量形象广告的企业,为什么反而会获得如此低的消费者关系评价值?来分析一下理由:

首先,进入黑榜的公司,是否没有注意到黑猫投诉平台的存在?不可能。因为投诉信息数据大多链接至搜索引擎,而且随着负面信息量增大后,更易在互联网上扩散影响。

其次,针对有关客户的意见、投诉,进入黑榜的公司,是否只关注其官网或若干渠道上的消费者意见?也许这些公司“藐视”黑猫投诉平台。

第三,进入黑榜的公司是否“店大欺客”?这些公司大多拥有“市场权力”,不仅针对其供应链企业,而且在处理终端消费用户关系上,实际上已经长期养成了一种“权力习惯”。

我们认为,黑猫投诉平台及其红黑榜,具有媒体监督属性,而进入黑榜的公司是否乐意,并不重要。我们关注的是,不管是来自什么渠道、反映什么情况的消费者,其意见理应被得到尊重。此外,需要反思,如果消费者所提意见能够在“正常渠道”中被满足,他们又何必跑到第三方平台,将个人投诉公布于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