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哪些梅花园景区(康乐村罗氏有一绝)

位于海珠区凤阳街康乐村的罗氏祠堂,

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建筑。

从南雄珠玑巷迁徙,

罗氏子孙开枝散叶,

足迹遍布珠江三角洲。

居住在康乐村的罗氏后人

也依旧保持着流传数百年的传统。

广州有哪些梅花园景区(康乐村罗氏有一绝)(1)

▲蔡晓素 摄 ※

在康乐村的罗氏祠堂进门靠右的一面墙上,挂着族里一些活动的陈年旧照,其中不少是水仙花塔。

用水仙花头雕造成水仙花塔,是罗氏后人一直延续下来的技艺,这种水仙花塔在康乐村堪称一绝,广州市内也是独一无二的。

广州有哪些梅花园景区(康乐村罗氏有一绝)(2)

▲墙上的照片记录了族里的一些大事。蔡晓素 摄 ※

广州有哪些梅花园景区(康乐村罗氏有一绝)(3)

罗氏宗祠留存三百多年

每天早上,都有一群古稀老人坐在罗氏祠堂门前,闲聊着生活和罗氏的历史。康乐村罗氏族长贵叔今年已经81岁高龄,对于罗氏祠堂的历史,贵叔却能如数家珍。

在他的记忆里,罗氏祠堂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曾经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维修过,而在几十年前,他也见证了罗氏祠堂一次修整,最初的罗氏祠堂有三间,后来拆掉了一间,现在的罗氏祠堂,右边是洪圣庙,左边是维昌罗公祠。

广州有哪些梅花园景区(康乐村罗氏有一绝)(4)

▲罗氏宗祠内景。蔡晓素 摄 ※

广州有哪些梅花园景区(康乐村罗氏有一绝)(5)

罗氏成不少村落开村之祖

走进罗氏祠堂内院,内堂供奉的是开宗岭南始祖罗贵,体现了罗氏子孙的尊主奉孝。祠堂内两侧代表的是罗氏各个支系后裔的和睦相处。

广州有哪些梅花园景区(康乐村罗氏有一绝)(6)

▲祠堂内两边厢房。蔡晓素 摄 ※

根据罗氏宗祠《岭南罗贵世系总谱》中记载,罗贵在南宋时期(1311年),迫于社会动乱,便率领33姓97户人家从南雄珠玑巷启程,向珠江三角洲集体迁徙,成为了珠三角不少村落的开村之祖。

中华罗氏宗亲联谊会会长罗河勝告诉e家君,罗氏的迁徙为珠江三角洲的农业开发带来了主力军,后来,罗氏逐渐散居在广东、广西等地,但是宗亲后代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每年的端午成为各地罗氏宗亲相聚重要时刻。

广州有哪些梅花园景区(康乐村罗氏有一绝)(7)

▲宗祠内的享堂。蔡晓素摄

水仙花塔成罗氏族人一绝

提起水仙花塔,八十多岁的罗奶奶指着祠堂里墙上的照片告诉e家君:“我年轻的时候也做过,但是已经有二十几年没做了。”

每年春节,康乐村罗氏后人都会在祠堂内搭起水仙花塔,而每一个水仙花头都要雕造成蟹爪的形状,这才是它最独特的地方。

据罗奶奶介绍,蟹爪水仙采用的是福建水仙,个头较大,花头饱满,一刀刀雕造出来,而传承这项工艺,是清一色的罗氏族人。

广州有哪些梅花园景区(康乐村罗氏有一绝)(8)

▲雕好蟹型后,还要将水仙花球用竹签围成一个圆圈。

(网络图片)

崇尚水仙花或与拜“水神”习俗有关

造水仙花塔是罗氏宗祠流传数百年的传统,这种工艺到底与何种文化习俗有关呢?族里的老人也不甚了解,他们推测,可能与罗氏族人崇拜水神有关。

康乐村罗氏祠堂前原本就有涌道,而据《海珠古祠堂》中记载,大禹在民间被奉为水仙圣王,也叫水仙王,潮汕地区也有水仙庙供奉水仙爷,即大禹。而罗氏祠堂左边就是洪圣古庙,可以看做是祠堂的一部分,洪圣,也称作南海之神,也就是水神。

广州有哪些梅花园景区(康乐村罗氏有一绝)(9)

▲在祠堂里摆放水仙花塔是罗氏后人每年春节的风俗习惯。

(网络图片)

e家君手记

无论水仙花塔起源于何种文化信仰,在今天看来都是一种宝贵的工艺。但这项绝活却面临着成为“绝唱”的困境,如今愿意学习这种工艺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图文记者 蔡晓素】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Nancy】

来源:微社区e家通新凤阳(xxsbejtfy)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