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贴士(家长锦囊)

“双减”之后,孩子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不少家长希望孩子能利用课余时间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但具体不清楚怎么做。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如何为孩子选择书籍?

怎样帮孩子建立起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本文中,两位阅读专家就家长们最关心的选书、培养阅读习惯等问题,谈谈她们的看法。

专家介绍

赵小华,静安父子阅读联盟专家委员会成员、知名阅读推广人

杨涤,长期从事绘本创作与推广、爱丽丝研究院创始人

四个建议让孩子爱上阅读

有人说,“双减”之后,书房就是最好的“辅导班”。可是如何才能让孩子在书房“坐得定”,真正地爱上阅读,是许多家长烦恼的。对此,赵小华提出四点建议:

1.营造家庭书香环境

家庭是培养孩子爱阅读的摇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建造一座“图书馆”,图书馆可以是一间书房、一个书架、书桌上的一角等;采购一些可爱的卡通书立、书签、标签纸等;和孩子一起选购书籍……总之,让孩子能在家中随时看到书、摸到书、读到书。

当然,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沉迷于电子产品中无法自拔;多在孩子面前展现静心、专心阅读的场面;在孩子的生日、庆祝日,为孩子精心挑选一本书作为礼物……这些都是更为重要的软环境。

2.充分利用身边的图书馆

比如学校图书馆和全市、区优质图书馆,如上海图书馆、浦东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等。现在上海中小学生电子学生证是可以在80%以上的公共图书馆进行借阅的,没有学生证的话,也可凭借身份证或户口本办理读者证。每张卡可免费借阅15本书。有些时候,家长买了很多书放在家里,但孩子觉得“这些已经是我的物品了,我什么时候想起来再读都是可以的”,往往孩子就会将这些书“闲置”,但如果是借来的书,有借阅时间和数量的限制,孩子会更珍惜。

另外,图书馆里有海量的图书期刊以及电子书等资料,除了纸质书,孩子还可以免费查阅这些资料。

3.参加各类阅读文化及娱乐活动,共同分享阅读的美好体验

在我们身边,有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比如上海定期举办的上海书展、上海国际童书展(CCBF);图书馆、书店、绘本馆也会举办像作家见面会、主题读书会、读书竞赛等活动;还有静安父子阅读联盟定期举办大作家进校园、亲子阅读体验坊等活动。家长可以多多关注。

4.在书中开启自己的兴趣或研究之旅

如果孩子对某一个问题感兴趣,比如有的孩子很喜欢养昆虫,他就可以找到这方面相关的书籍,看一看和自然科学有关的内容,或者还可以看看关于动植物的相关数据。

家长小贴士(家长锦囊)(1)

书籍选择的五个参考维度

在图书资源无比丰富的今天,家长应该如何为孩子选择适合的书籍?杨涤曾询问过很多家长,一些家长说他们给孩子选书,是看一些大V、公众号的推送。她表示,除了这个方法外,家长可以参考下面五个维度:

1.年龄

不同年龄阶段,为孩子选择的书籍应是不同的。家长可以从字数和内容两方面来考虑。年龄越大,看的书籍字数越多,内容也应该越深。

2.主题

每本书的主题是不同的,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他挑选他感兴趣的主题的书,可以让孩子更容易深入阅读。

3.出版社

一般来说,优质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是有质量保证的。家长可以认准一些出版社,如信谊、爱心树、启发、蒲公英、蒲蒲兰、译文、接力、中少、浙少、奇想国、读客、读库、果麦、中信等。

4.童书奖

国内奖项: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信谊图画书奖、丰子恺图画书奖等。

国外奖项:凯迪克大奖、国际安徒生奖、凯特·格林纳威奖、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图双年奖等。

5.作家

一个好的作家往往是一个好的阅读质量保证的基础,家长和孩子可以关注作家,去找到喜欢的作家的更多作品,打开它,阅读它。

家长小贴士(家长锦囊)(2)

培养阅读习惯,这个误区要注意

很多家长希望,“双减”之下,孩子能利用好课余时间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赵小华表示,阅读习惯的确是要建立的,但我们对阅读习惯可能有一个误区,好像孩子只要每天有读书的习惯就叫阅读习惯。

她认为,阅读习惯包含两个内容:一个是我们每天有一个读书的习惯。另外一个,我们怎么去读一本书,也是有习惯的。比如我们看书是马上打开,直接看内页,还是说先看正文再看序,这也是一种阅读习惯,这是真正阅读本身它的习惯。

第一层次阅读习惯的建立,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阅读计划,而不是把几本书买来给孩子,孩子有时间就读,没时间就不读,这是不行的。阅读还是要有任务的,只有有了任务,我们才会认真对待这件事。任务要分几方面:

1. 一个月读完几本书?

这个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可能有些孩子阅读习惯不是很好,或者读书的量不大,那我们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个月我们只读一本或者两本书,以此作为一个要求。

2. 每天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和时长

阅读时间可以安排在做完作业后、临睡前,或者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

时长需要家长计算一下,比如有两本书,这两本书共有多少字数,字数一般在目录页或者扉页等地方标注。

小学阶段孩子的阅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家长可以据此测算一下,估算出孩子读这本书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能有的小朋友还达不到每分钟300字的速度,那按一分钟读200字或者150字,估算读完这本书大概的总用时量是多少,然后把总的时长分散到每一天当中。这样孩子就会有长期的坚持,会慢慢养成读书的习惯。

第二层次阅读本身习惯的建立,希望孩子能够做到4个字:不写不读。读书不一定非要写读后感,还可以将书上自己感兴趣或觉得精彩的部分勾画下来;写一句话,表达对这本书的一个感受或者一个评判;写一个推荐语,将这本书介绍给家人、朋友……关键在于要学会做笔记、做批注,学会在书上记录下来。如果是借阅的图书,孩子可以自备笔记本来做阅读记录,养成好习惯。

另外,每读完一本书要建立一个小小的仪式,比如:读完一本书,给这本书画一个插图;找家人或朋友,这个故事讲一遍给他听;写一个推荐语……因为有了仪式感,孩子会觉得我完成了一个任务,因而产生成就感。

有些孩子一开始阅读习惯不是很好,但如果孩子能很完整地按照约定把这本书读完了,家长也可以给他一点小小的奖励和鼓励,这样孩子会觉得这是一个美好的事情,完成了一个任务他有一个成长的成就感,对孩子建立阅读习惯会有一些好处。

转载来源:“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微信号

原作者:雁琪

编辑:袁曼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