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子在娘家嫂子暴怒了(小姑子瞎掺和娘家事)

| 小酒杂谈

作为小姑子或者大姑姐,如果在娘家嫂子和父母闹矛盾,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当然所有的姑娘心里都会心疼自己的父母,但是聪明人和自以为聪明的人做法会截然相反。

特别是已经出嫁的姑娘,真正为了娘家好的话,尽量不要管那么多事,能相处就多处,不能相处,多陪伴好父母即可,至于其他,不宜说太多,否则会被人指点手伸太长,管的太多,不但不利于父母和弟媳、嫂子相处,反而会无限放大他们之间的矛盾。

01

艾娟因为琐事与小姑子发生争执,被小姑子燕燕打得已经住院一个星期了,说起当天被她殴打的情形,艾娟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她被燕燕抓住头发按倒在地就是一顿狂踹,别说没有把她放在眼里,按照当时的架势,她都有可能被小姑子打死。

她说:“把我头发都揪掉了,脸上及背上都被她抓伤了,随后她又往我肚子上跺几脚,还一个劲跺我的腿。”

小姑子在娘家嫂子暴怒了(小姑子瞎掺和娘家事)(1)

艾娟表示住院已经一个多星期,打完人的小姑子没有给她任何说法,甚至医药费还是自己出的钱,现在白天是母亲和妹妹照顾,虽然婆婆晚上会来,但是除了睡觉还是睡觉,什么都指望不上。

得知妹妹将妻子打到住院的时候,艾娟的丈夫建军还在外地出差,他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看到妻子被打得满身伤痕,他也很心疼,经过与妻子沟通,他也想知道妹妹为何再次对妻子下狠手,并希望得到一个正式的道歉。

建军说:“不管怎样,那是我老婆,我俩过一家呢,有啥事儿,她想怎么处理都可以。”

在夫妻俩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建军的家里,燕燕也讲述了当天发生的一切,她表示天气逐渐炎热,她给母亲买了新衣服顺便送了过来,当时嫂子并不在家,原本想着就是送完衣服就回自己家,就在准备走的时候恰巧嫂子回来。

燕燕说:“我就是准备走呢,发现电动车钥匙没拿,我拍门她不开,后来她听我拍门声音太大她就出来了,一会儿说我跺门了,一会儿说我用石头砸门了,我听了以后很生气,我作为这家的闺女,我又不在家吃不在家住,用得着锁门吗?”

可听完燕燕的描述,艾娟却表示事情根本不是燕燕讲的那样,她肯定地表示小姑子当时就是用脚跺门,只是用手拍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声音,而且当时只是听到有人拍门,声音越来越大,原本她听到敲门声正准备去开门时,却听到了小姑子在门外对她破口大骂,简直让她气愤至极。

她说:“我在门里听到她给她兄弟媳妇打电话骂我了,她说我跟狗一样恶狠,回来就把大门锁住。”

小姑子在娘家嫂子暴怒了(小姑子瞎掺和娘家事)(2)

可燕燕对于嫂子的说法矢口否认,她表示刚开始她根本没有张嘴骂人,门打开后嫂子上来就揪着她的头发,她的手上和脸上也都满是嫂子的抓痕,腿上也满是淤青。

听到燕燕的说法,艾娟有些当即反驳说:“是她先动的手,我打开门质问她说谁是狗?她上来揪着我的头发开始打起来了。”

姑嫂各执一词,调解员只能向艾娟的婆婆求证,她表示自己当时在旁边的树下乘凉,听到儿媳和女儿的打骂声,就慌忙上前阻拦,她也并没有看清楚到底是谁先动的手。

了解完事情的原委,调解员认为这件事儿燕燕有错在先,明知道家里只有嫂子一人,敲门的时候应该叫一声,而不是自顾自地使劲敲,甚至让嫂子感觉是在故意跺门一样,这放在谁身上都会来气。

听完调解员的批评,燕燕委屈地低头抽泣起来,她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指责嫂子太强势,容不得人。

听到燕燕这样说,艾娟更是气急败坏,她指着燕燕说:“做人要凭良心,当个闺女光想当娘家的家,门儿都没有啊,咱俩没生气之前,这个家相处的咋样?你自己说。”

小姑子在娘家嫂子暴怒了(小姑子瞎掺和娘家事)(3)

燕燕也不甘示弱地说:“咋样你自己心里清楚!”

燕燕的回答,完全在艾娟的意料之内,这个小姑子一向都是这样否定她,她表示刚开始两人的关系相处得还算不错,可渐渐她发现作为嫁出去的姑娘手伸的有点太长,凡是娘家的事儿都想掺和掺和。

艾娟说:“不知道为啥,只要她一回来我俩都生气,我问她很多次为啥回来老找我的事儿。”

确实,只是敲门开门这样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儿,姑嫂矛盾怎么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场面?

02

跟嫂子有着同样疑问的还有燕燕,她也纳闷想知道两人的关系为何会变成如今这样,她说:“我也想知道因为啥,也不争吃也不争喝,因为一点小事儿都能吵起来,脾气都不好吧,跟说话的方式也有关吧。”

追根溯源,两个人矛盾的开始其实最初就是因为嫂子的一句话引发的,那次大早上嫂子就阴阳怪气瞎吆喝,后来又不知道为何嫂子还把她的衣服直接扔到了猪圈里,也是因为这件事儿姑嫂彻底结下梁子。

小姑子在娘家嫂子暴怒了(小姑子瞎掺和娘家事)(4)

艾娟承认十年前的春节期间,大早上起床她就看到房间门口被泼了一滩水,她当时只是跟丈夫唠叨,说是谁这么不长眼大早上把水泼到屋门口,谁知道这话被小姑子听到,气急败坏地上前就是大喊大叫承认说是她泼的。

艾娟说:“当时我忙着梳头,她上来就照着我的眼抓了一下子,差点把我的眼抓瞎。”

小姑子在娘家嫂子暴怒了(小姑子瞎掺和娘家事)(5)

当时小姑子将她抓伤以后就跑了出去,她也气愤地追了出去,追到门口就找不到她的影子了,接下来婆家人的做法更是让她寒心。

她接着说:“我眼睛当时就流血了,看东西也模糊起来,家里人没有一个说到医院给我看看的,她跑出去的同时,把我晾晒在院子里的衣服扔了一地,她还把我的羽绒服撕得粉碎,我可生气就把她的衣服扔到猪圈了,当时隔壁的叔给我掏了几百块钱让我去看眼,后来经过调解,公婆说赔我钱呢,到了第二天又变卦了,接着又开始各种吵,又动手打。”

面对嫂子的说法,燕燕并不愿意承认,她表示当时是嫂子将泼水的事儿强加在她身上,可当时她还没有起床。

她气愤地说:“她说的那话是啥意思?家里除了他们只有父母和我,都是自己一家人,我跟她说我就这态度,你能咋样我?吵起来以后她还跺我,最后才打起来。”

她认为嫂子当时就是拐弯骂她或者父母,一时气不过才去理论。

艾娟表示这件事儿只不过是她进这个家以来被小姑子打的其中一次,她与丈夫结婚将近十三年,光两人打架都有五六次,每次打架也都是她受伤更严重,而两人闹成这样,婆家人一直都是置若罔闻,放任不管的态度。

艾娟说:“说句实话,也在于当老人的不做主,如果第一次打架,老人都协调着解决清楚的话根本就不会发生后来的这么多次,关系也不会闹这么僵。”

她认为就是因为丈夫和公婆的不作为才导致姑嫂矛盾越闹越大,越来越僵。

此时艾娟的丈夫建军也表示这么多年来,妻子和妹妹因为性格不合确实打了很多次架,而每次打完以后都是不了了之,家里没有人组织着坐在一起心平气和的把事情解决掉,而他对妻子和妹妹的脾气了如指掌,认为不管跟谁说,没有一个愿意妥协的,所以他也没怎么管过这些事儿。

他说:“我觉得闹成这样,我妹妹身上的问题更大一点。”

小姑子在娘家嫂子暴怒了(小姑子瞎掺和娘家事)(6)

他再次解释道,一边是妻子一边是妹妹,他其实左右为难,认为父母帮忙解决才是最合适的,可父母也是睁只眼闭只眼,这样也间接助长了妹妹嚣张的气焰。

艾娟的婆婆也认为儿媳和女儿性格都很强势,不管说谁都不会听,所以他们只能听之任之,谁挨打谁受着。

看到老人这样的态度,调解员认为两人闹到这种程度确实跟老人无形的纵容有关,姑嫂发生矛盾作为明事理的老人都应该当即指出是非对错出来,把错误指正出来,不管他们认可不认可以后都会有所收敛。

艾娟的婆婆听完调解员的一番话也意识到这件事她没有很好地处理,以后她也会积极协调好儿媳和女儿的关系。

而对于燕燕这么多年做出的很多过分的事情,调解员希望她作为妹妹能够主动给嫂子道歉,可此时的燕燕却依然不愿意服软,站在那里沉默着不说一句话。

看到她这样的态度,调解员十分气愤,本来作为出嫁的姑娘就不应该在娘家这样横行霸道,做好自己的本分,孝敬好父母就可以,如果没有她的搅合,哥嫂及父母在一起相安无事,是她的暴脾气和不愿忍让才会把娘家闹成这样,难道非得闹得哥嫂离婚才能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吗?

调解员气愤地说:“你都三十多了啊?你嫂子被你打得站都站不住,你都不知道扶她一下,她浑身都在颤抖。”

沉默片刻,在母亲的劝解下,燕燕终于开口对艾娟说:“以后我改改脾气学好点,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请嫂子原谅,既然是一家人,你也包容一下。”

小姑子在娘家嫂子暴怒了(小姑子瞎掺和娘家事)(7)

此时的艾娟也没打算为难燕燕,她说:“我接受她的道歉,我也是脾气上来什么都不顾了,气头上都是一样的,都相互原谅吧。”

既然燕燕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愿意改正并且还给她道了歉,艾娟也不打算再追究下去,但是燕燕必须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医药费已经花了一千五百块钱,她希望小姑子先拿出两千块钱出来让她看病,出院以后她会把清单打印出来给她看,多退少补。

燕燕同意了嫂子提出的方案,并表示会在第二天去医院看望嫂子,她也希望通过这次的教训,让两人遇事都克制一下自己的脾气,更希望姑嫂关系恢复到从前。

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遇到一个强势且不讲理的小姑子不亚于遇到一个传说中的事儿精婆婆,谁都不愿意服软,谁也不服气谁,争斗十几年最终还是弄的双方都伤痕累累,其实最主要的还是作为丈夫的角色,虽然左边是妹妹右边是妻子,但是事情总要有个是非对错,该袒护还是该批评其实没那么难,女人性格强势,映射出来的就是家里男人的软弱。

不管是父母的刻意纵容还是确实不知道如何处理,作为已经出嫁的姑娘,实在不应该掺和娘家的事儿,不管是处于好心还是替父母鸣不平,最好的方式是劝解帮助妥善解决问题,而不是在有矛盾的时候还要更加激化矛盾,这样只会惹得自己一身骚。

我是小酒杂谈,每天分享不一样的人生故事,喜欢就关注我吧!

您觉得已经出嫁的姑娘应该管娘家的事儿吗?欢迎在评论区共同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联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