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胰岛素能诊断糖尿病(别再将这种低血糖误诊成精神病了)

血清胰岛素能诊断糖尿病(别再将这种低血糖误诊成精神病了)(1)

很多人非常关注低血糖问题,那么低血糖的病发原因有什么呢?今天医生和大家聊聊!

血清胰岛素能诊断糖尿病(别再将这种低血糖误诊成精神病了)(2)

低血糖的病发原因有哪些?

造成低血糖的原因,一般都是与饮食、运动或药物有关。

饮食方面包括延误用餐、进餐时间不固定、刻意减少含糖食物的摄取。

高强度运动会增加肌肉对糖份的需求,因此会出现立即的降糖现象或12到24小时持续的降糖现象。

血清胰岛素能诊断糖尿病(别再将这种低血糖误诊成精神病了)(3)

糖尿病 低血糖 胰岛素 肿瘤 胰岛素瘤

此外,如果是注射胰岛素剂量过多、注射胰岛素后未进食、饮食量减少但胰岛素未减量,或是服用了会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口服药,也有可能在饮食搭配不合理的状况下,发生低血糖。

而除了上面所说的原因之外,还有一种状况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那就是胰岛素瘤(Insulinoma),且胰岛素瘤可能完全与糖尿病没有任何关系。

血清胰岛素能诊断糖尿病(别再将这种低血糖误诊成精神病了)(4)

糖尿病 低血糖 胰岛素 肿瘤 胰岛素瘤

胰岛素瘤是什么?

要了解什么是胰岛素瘤,还得先了解胰腺肿瘤开始了解。胰岛素瘤属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一种类型。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组特殊类型的胰腺肿瘤,仅仅占胰腺肿瘤的1%~2%!大部分患者在40~60 岁发病,男女发病率相近,目前对此病发生机制仍然不明。

近年来随着胰腺肿瘤诊治技术的进步,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认识的加深,这种疾病日益受到重视。

血清胰岛素能诊断糖尿病(别再将这种低血糖误诊成精神病了)(5)

糖尿病 低血糖 胰岛素 肿瘤 胰岛素瘤

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还可以再分为有功能性的肿瘤和无功能性的肿瘤,有功能性的肿瘤有很多种,除了胰岛素瘤以外,还有胃泌素瘤,其他如生长抑素瘤、胰高糖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胰多肽瘤等等。

其中胰岛素瘤相对来说算是最常见的了,胰岛素瘤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发作的心慌乏力、出虚汗、意识障碍等低血糖症状,发作时测定周围静脉血糖与胰岛素比值大于0.3,多能正确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胰岛素瘤易误诊为反应性低血糖、精神病和其他器质性脑病(如脑血管意外、 脑炎、癫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等),长期的低血糖状态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血清胰岛素能诊断糖尿病(别再将这种低血糖误诊成精神病了)(6)

糖尿病 低血糖 胰岛素 肿瘤 胰岛素瘤

不过好在胰岛素瘤属于偏良性的肿瘤,成长速度缓慢,而且在早期的时候,哪怕瘤体还比较小,也会引发症状出来,容易被察觉到,如果病人足够重视,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并不难以发现,从而能够及时接受治疗。

如何确诊胰岛素瘤?

诊断胰岛素瘤的依据是典型的Whipple三联症(Whipple triad),

①自发性周期性发作低血糖症状、昏迷及其精神神经症状,每天空腹或劳动后发作者;

②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

血清胰岛素能诊断糖尿病(别再将这种低血糖误诊成精神病了)(7)

糖尿病 低血糖 胰岛素 肿瘤 胰岛素瘤

③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可立即消失。至于第二步检查则若是侦测血中胰岛素浓度上升且不含抗体,几乎可以断定是自发性高胰岛素低血糖症。诊断确定后,接下来才是肿瘤定位和定性的问题,目前腹部 B 超、内镜超声、CT 和核磁共振成像为临床诊断胰岛素瘤的基本影像手段。

胰岛素瘤要如何治疗?

在确诊为胰岛素瘤之后,通常是愈早进行手术切除肿瘤愈好。

否则,病人因需多吃含糖分食物以缓解症状,加上胰岛素的同化作用而导致肥胖症,导致神经症状发生的可能性也越高。

血清胰岛素能诊断糖尿病(别再将这种低血糖误诊成精神病了)(8)

糖尿病 低血糖 胰岛素 肿瘤 胰岛素瘤

胰岛素瘤本身恶性程度非常低,可以说是对人非常友好的肿瘤了,加之现代医学科技进步,对于肿瘤定位更加精准,手术是治疗胰岛素瘤的最有效治疗手段,而绝大部分的胰岛素瘤又非常的小,很少有超过2cm的,因此手术难度并不高,手术风险相对很低的,病人预后非常好。

因此,大部分病人切除后不需要像其他肿瘤病人一样做化疗、放疗等等。

总而言之,胰岛素瘤的病人最重要的事就是要重视自己,若是反复发生低血糖,应及时就医查明,否则胰岛素瘤的发现和下诊断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一定要配合好医生!

您还有哪些健康养生方面的问题,头条关注南方健康,三甲医院医生顾问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

血清胰岛素能诊断糖尿病(别再将这种低血糖误诊成精神病了)(9)

#夏季养生正当时##清风计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