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看不厌的电视剧西游记(国剧系列之西游记)

前言:这个系列我考虑以国产电视剧为桥梁,来还原整整一代(或者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在重温这些伴随我们成长的故事的同时,也试着为大家描摹一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审美文化主潮的变迁轨迹。从20世纪80年代的古典雅致,到90年代犀利的现实主义,再到新世纪的偶像化和后现代化,此中呈现出的整个中国社会精神气质的变迁,让我们怀旧的同时,也应该能够进一步引发我们去思考“我是谁、我们来自哪里”的问题,当然你不做思考也完全不打紧,毕竟,回忆美好过去本身就是足够有乐趣的事情。闲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聊!

百看不厌的电视剧西游记(国剧系列之西游记)(1)

“唐僧和他的徒弟们最讨厌什么?”

“寒暑假,

因为每逢寒暑假,他们就被迫跋山涉水、赴汤蹈火,再去西天取一次真经。”

这是这是一个曾经在社交网络非常火的有关1986版《西游记》的段子,四十多年过去了,《西游记》重播2000多次的纪录至今无人能破,它在几代人的儿时记忆里从未缺席。

大家喜欢将1986年播出的这版《西游记》称之为“1986版”,但叫作“1982版”其实更为精确。因为当年试拍的一集《除妖乌鸡国》早在1982年就已经登上了央视荧屏。之后在1982年至1985年总共3年时间里才拍完前十一集,央视于1986年春节期间播出了前十一集,当时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还是由张暴默演唱的。

1987年1月29日(即农历正月初一),为了介绍《西游记》的拍摄情况和推广该剧,央视还特意播出了一台名为《齐天乐》的晚会。

百看不厌的电视剧西游记(国剧系列之西游记)(2)

为宣传一部剧集推出一台晚会,央视当时真的是倾全台之力了

直到1988年2月1日,全部25集才正式在央视荧屏上播出。一个摄影师、一台摄像机、耗时六年,整个剧集才拍摄完成,摄制组所经历的磨难可不比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所遭遇的少多少。

剧集在央视播放之后创造了89.4%收视奇迹,无可置疑,这一版是迄今为止所有根据西游记改编的影视作品中最为成功、影响最大的一部,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它有了一种超越时代的恒定感。

时至今日,我们还能在大街小巷、各大景区的小摊上看到粗制滥造的塑料金箍棒,以及各类大大小小的周边衍生产品,“西游记”已经渗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部以神话题材创作的电视作品创造了一个新的神话。

  • 一个戏曲导演和一个戏曲老戏骨

杨洁是在1981年文艺部的一次会议上和《西游记》结缘的。当时中央电视台提出要把四大名著搬上电视荧屏,最先提上议程的就是《红楼梦》和《西游记》。可要创作我们的古典四大名著如此大部头的电视剧谈何容易,要知道当时电视剧制作的水平尚处在起步阶段,与会人员都不敢主动请缨。

见所有都沉默不语,时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的洪民生主动问杨洁:“敢不敢接《西游记》?”杨洁几乎是脱口而出:“为什么不敢?” 但杨洁在拍摄《西游记》以前一直都是戏曲节目的导演,她来执导《西游记》,周围反对之声随之鹊起,杨洁顶着争议,找来当时同在戏曲行当里的老搭档戴英禄和邹忆青担任编剧。就这样,她领取了这个无比艰巨的任务。

当然,她所面临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当时的中国电视剧来说,神话题材的创作是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而且“西游记”还是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到底该如何改编呢?

百看不厌的电视剧西游记(国剧系列之西游记)(3)

唐僧与女儿国王可算是杨洁创造的中国荧屏第一个CP组合了

杨洁做出了一个果断的原则性界定:忠于原著,慎于翻新。她最终采用了单元剧的方式来呈现,每一个故事相互联系的同时再保保持独立性,对于原著中的一些敏感话题和讽刺意味浓厚的情节做了大刀阔斧地删改,总体风格偏向于童话化、低龄化,尽量做到老少咸宜。

杨洁在她后来的回忆录里写道:“《西游记》,“游”是一条贯穿线。从大唐景色到异国风光,表现了路途的遥远和取经的艰辛。通过“游”字把中国绚丽多彩的名山大川、名扬四海的古典园林、历史悠久的佛刹道观摄入剧中,增强它的真实感和神奇性,并达到情景交融、以景托情的效果。”

于是,为了能展现最符合原著描写的场景,开拍前她跟工作人员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跑遍远近七十个景点。比如《三打白骨精》的取景地张家界黄石寨,当时景区尚未开发,杨洁在勘景途中差点坠落悬崖。

有太多困难需要去克服,比如在电视剧原声中融入电子音乐就遭到反对了,再比如最初热播后遭遇的“糟蹋名著”的责难,但疯狂的收视率打了所有人的脸。事实证明,那个时候,杨洁的“西游”是最符合时代的改编。

无论20世纪80年代的这版《西游记》有多少瑕疵,它终究是不可替代的。之后,西游题材的改编方兴未艾,但后来者都无法撼动它的地位。

当然,该版本最为经典的还是六小龄童对于孙悟空的塑造,这既是孙悟空的传奇也是六小龄童的传奇。

《西游记》的师徒四人中,只有孙悟空的角色是全程由一人饰演完成的。唐僧换了三个扮演者,猪八戒和沙僧也是由两易其主。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客观也有主观原因。总共只有25集的剧集历经“换角”风波后《西游记》还能成为一代经典,这几乎称得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可《西游记》做到了。

百看不厌的电视剧西游记(国剧系列之西游记)(4)

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最经典的标杆

六小龄童回忆起自己如何“演活”孙悟空时提到,有四点很重要:猴的动物性、神的传奇性、人的社会性和佛的神圣性。为此,他下了很多功夫。例如,跟猴子一起生活,真真切切地感受原始状态里的“猴气”。他出生在“猴王世家”,曾祖父那辈便已经开始专演猴戏,然后就是他的祖父、父亲、哥哥和他。六小龄童的父亲自六岁开始学猴戏,因此取艺名为“六龄童”。到了他哥哥章金星演猴时,父亲就给章金星取名“小六龄童”。不幸的是,1966年章金星患病夭折了。等到80年代要拍电视剧《西游记》时,父亲思忖良久,决定把哥哥名字中的“小六”颠倒一下,于是便有了“六小龄童”的名号。

不仅有“猴”的一面,孙悟空的形象还糅合了人、神、佛、魔的特性,不同的情境里他都能给出相应的演绎。

86版“西游记”的成功绝对离不开六小龄童的绝世演绎,即使现在章先生以孙悟空代言人自居、“文体两开花”的梗更是让大家笑话他的自不量力,但无可否认,他的精彩演出是“西游记”当年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他的孙悟空形象也成了文化长廊里不可磨灭的艺术形象。

  • 众多戏曲老戏骨共同创造的神话

2004年,《西游记》剧组“二十年”聚首,“唐僧”“悟空”“八戒”“沙僧 等主要角色悉数到场;2013年,《西游记》剧组“三十年”聚首,“沙僧”缺席,因为扮演者之一闫怀礼已于2009年去世。而2017年,杨洁导演也驾鹤西去。人们不禁感叹要等到“四十年”的三度聚首时,不知还有多少老面孔能与观众见面。用“物是人非”来形容绝不为过。如今,在流量小生霸屏的年代里,我们经常为剧中凤毛麟角老艺术家的精彩演出而赞叹,但当年的《西游记》可是一众老戏骨为主力的团队,他(她)们都是戏曲行当出来的角儿和腕儿,在当时还未被商业力量过度裹挟的演艺行当里,这其实是常态,人们反而觉得不值一提、理所应当了,如今回头看才觉得弥足珍贵。

86版西游记从导演、编剧再到演员,大多都有着深厚的戏曲功底。

导演杨洁在执导《西游记》之前一直都是戏曲节目的导演;主演里扮演孙悟空的六小龄童出身自绍剧猴戏世家,在拍摄前是一名昆剧演员;猪八戒的扮演者马德华同样也是昆剧演员,而三位唐僧的饰演者中的迟重瑞则是京剧演员出身。

配角中的“戏曲背景”更是囊括了京剧、评剧、越剧、黄梅戏、湘剧等多个剧种。“车迟国王后”赵丽蓉是评剧界成名已久表演艺术家,“唐僧母亲”马兰是黄梅戏“五朵金花”之首,“玉兔精”李玲玉当时也已在越剧界名声鹊起。

百看不厌的电视剧西游记(国剧系列之西游记)(5)

甜妹子李玲玉那时还耕耘于戏曲舞台

从梨园行当跨界到镜头前的“老戏骨”们,眼角眉梢都带着功夫,一颦一笑全都是戏。由于制作经费紧张,在当时的主要角色中,“孙悟空”和“八戒”每集的酬劳是最高的,“唐僧”和“沙僧”次之,但最高的也没超过百元。老前辈们表演功夫之扎实、对名利之淡泊、为艺术之拼命,之后是很难有后辈可以与之媲美了。导演杨洁曾坦言:“因为我们是在搞艺术,用性命在拼搏,用心血在创造。”

正是“老戏骨”们的精彩演出,以至于多年后,再有其他版本的西游记故事出现,人们都习惯于拿着他们来作衡量标准。尽管它在诸多细节之处未必都遵循了原著,但正是这一个西游题材的巅峰存在,大家对于《西游记》的任何翻拍作品的争议就会一直存在。

  • 当我们怀念“西游”时,其实是在怀念那个时代

1986版《西游记》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视史上的启蒙,也许不够精致,但它所承载着的美学意义和精英色彩却是此后中国电视史中绝无仅有的。它是专属于中国人的集体美 学教育,正是在这个奇幻的神魔世界里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荧屏传统文化的美感。

当我们在怀念“西游”时,其实是在怀念那个时代。已经走过四十多年的《西游记》,如今看来恐怕是“槽点满满”。但难能可贵的是,不完美的影像为国人留下了最完美的国剧印象,在《西游记》之后,中国电视剧即将迎来一个自己的黄金时代。

多年后,基于香港无厘头大家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兴起的一波新西游潮流,网络作家今何在创作了小说《悟空传》,其中中孙大圣的一段话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也西游情结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永远萦绕的英雄情结。

“大圣,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凌宵。”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好的,那个时代一去不回就不回吧,但我们依然怀念她!

国剧经典回望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点赞。

注: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进行删除。另外,此文由本人所撰,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否则本人将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相关权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