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

上期链接:第一个俄罗斯王朝:基辅罗斯的诞生、巅峰和衰败

时间进入13世纪,曾经统一的基辅罗斯大公国已经实质上分裂成数个国家。

其中最强大的便是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后文简称弗拉基米尔公国。本视频主要讲述蒙古人是如何摧毁基辅罗斯政权的,加利西亚王国留到波兰主线里讲,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放在下一期讲述。

1223年的某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队黑影骑马赶到加利奇公国的领主城堡。为首的人摘下兜帽,露出了东方人的面孔。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1)

守卫大吃一惊,但来者很快阐明了身份,他叫科腾(Köten),是钦察游牧部落联盟的可汗之一,此番前来有十万火急的消息带给他的女婿加利奇大公“大胆的”姆斯季斯拉夫(Mstislav Mstislavich the Daring),后者邀请他进来谈话。

科腾表示有一群骑兵突然在东方出现,所到之处只留下了死亡和毁灭。说话时,可汗的眼睛被恐惧占据,他继续说道:“这些可怕的陌生人占领了我们的国家。明天,如果您不来帮助我们,他们也会占领您的祖国!”房间内的灯火被风吹得忽明忽暗,远处传来一阵凄厉的狼嗥。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2)

让我们暂且拨动时针,将时间推回五年前。

蒙古入侵

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Genghis Khan)还在指挥对金朝的战争,此时蒙古恰好与西部的花剌子模王朝(Khwarezmia dynasty)接壤。花剌子模本为地理名称,最初的涵义是“煮熟的鱼”,后来又诞生了土地的涵义。这是一个从塞尔柱帝国独立出去的,由逊尼派突厥人建立的政权。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3)

可汗本无意对花剌子模产生冲突,他按照礼节派遣了一支约450人组成的骆驼商队,盼望与花剌子模构建贸易协定。结果商队被讹答剌城的总督亦纳勒术(Inalchuq)截住,有可能商队中确实有间谍,也有可能是他想独吞财宝。

总之亦纳勒术不由分说直接屠杀了所有商队成员,仅有一人生还。成吉思汗并不想与花剌子模翻脸,于是他再次派遣使节希望苏丹阿拉·阿丁·穆罕穆德二世(Muhammad II of Khwarazm)能惩处凶手。补充一下他的另一个译名就是摩诃末。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4)

结果苏丹本人就是主谋,也是他命令亦纳勒术屠杀蒙古商队的,理由是他认为所谓的通商只是蒙古人为入侵做的准备。所以,苏丹再次下令斩首主使,还把两个副使的胡子剃光赶走了。成吉思汗将这一事件视为奇耻大辱,立刻率军进攻花剌子模。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5)

我为什么要详细描述这件事,因为征讨花剌子模是蒙古帝国的第一次西征,也是把蒙古从东亚的地区性游牧民族政权变为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多民族、多文化帝国的开端。

当然,蒙古帝国这个名词也是后世史学家的发明,在当时没有这样的记载。蒙古人仅用两年时间就灭亡了花剌子模王朝,当成吉思汗的骑兵在撒马尔罕向西眺望时,征服文明世界的大门打开了。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6)

成吉思汗的继任者窝阔台(Ögedei Khan)命令大哥术赤(Jochi)的嫡次子拔都(Batu Khan)率军继续向西入侵欧洲。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7)

这支西征的蒙古军队名义上是由统治着咸海草原和乌拉尔山区的拔都所统帅,由于集结了众家族长子,所以这次远征又被成为“长子西征”。

其中旭烈兀在第三次西征中毁灭阿拉伯帝国建立了伊尔汗国,但是在1260年9月3日的艾因贾鲁之战中败给了埃及马穆鲁克王朝,蒙古帝国向西方的扩张就此终结。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8)

第二次西征军队真正的领导者是60岁高龄的老将速不台,他一生南征北战,东至朝鲜,西抵波兰,南到波斯,都有他的赫赫功勋。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9)

参与第二次西征的蒙古军力大约为13-15万人,其中蒙古人只有不到3万。

战争起源于1236年秋天,蒙古与伏尔加河流域保加尔人的建立的卡玛突厥国爆发战争。最初冲突难以考证,只有阿拉伯史学家伊本·阿迪尔简单提到1223年末,一支小规模蒙军与保加利亚军发生了几次冲突。

过程很简单,蒙古人摧枯拉朽地毁灭了这个国家。伏尔加-保加利亚的第二大城比拉尔(Bilär)被攻破之后,蒙古人杀光了从僧侣到婴儿的所有人,夺走了所有物品,然后将这座伏尔加河流域最繁华的城市之一烧的干干净净。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10)

随后,蒙军顺河而下开始进攻钦察部落联盟,其首领忽鲁速蛮直接投降了蒙古人,其中一位首领八赤蛮(Bačman)坚持抵抗蒙古人,但最后还是被活捉处死。逃亡的钦察人一部分在欧洲做雇佣兵,还有些人成了马穆鲁克。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11)

1237年春,蒙古人攻陷了阿兰人的都城蔑怯思,南钦察草原被吞并,基辅罗斯门户洞开。

蒙古人为什么这么强大

视频放到这里,相信最多的弹幕和评论就是讨论蒙古人的军事为什么这么强。所以我想先定个调子,或者表明一下我的看法。但由于篇幅所限,我不能说太详细,概括来说是以下几点:

重要程度从前到后排列。

1. 是成吉思汗完成了统一蒙古诸部的政治壮举,把原本强大但分散的力量捏合在一起。随着怯薛军的建立和大札萨令的颁布,进一步把草原骑兵制度化。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12)

2. 对同时代所有军队降维打击的强大机动力、凝聚力和集结效率。超强的机动力可以让蒙古军队选择对他们有利的地形战斗,对敌人最薄弱地点展开猛攻,而且非常容易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最常见的情况是打了败仗跑得了,打了胜仗对手全得死。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13)

3. 极为出色的分化瓦解能力,将敌人逐个击破,广泛吸收各民族精英为其效力。

4. 蒙古人崛起之时正赶上小冰期,东亚到西亚的牧场更加广阔,进一步降低军事成本。

5. 同时期所有主要文明国家全都属于内讧、分裂或衰落阶段,没有一个国家能有蒙古人那样的团结和凝聚力。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14)

6. 蒙古人通过吸收大量仆从军和炮灰作战,包括驱赶妇女儿童攻城。瓦解敌方时期,减少本民族伤亡,达到以战养战,越战越强。

7. 蒙古军队极为残忍,所到之处敢抵抗者一概屠戮殆尽。就算不抵抗有时也会被屠杀,人口的减少,也意味着后方更加安定。

8. 蒙古人是纯粹的征服者,只对战争本身感兴趣。特别是在非核心区域,基本没考虑过建立长期统治必须的基层行政单位,对被征服地区只是要求当地缴纳税赋。所以蒙古帝国的战争机器运行成本极低,收益极高。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15)

9. 达到同时代巅峰的军事技术,小到军粮战马盔甲武器,大到各类攻城器械一应俱全。

那么蒙古人,代价是什么呢?

代价就是一旦蒙古大军停止征伐开始试图统治领土,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几乎所有被征服民族的文明层级都比蒙古人高。没错,诗词歌赋,四书五经这些东西在战场上屁用没有,但蒙古人杀得死人,却杀不死这些文化。不仅杀不死,还要去接纳这些事物,否则就无法建立有效的统治。

所以我们会看到,四大兀鲁思马上就被同化,然后在歌舞升平中迅速堕落,纷纷走向消亡的结局。草原上的一阵旋风,在吹遍欧亚大陆后,又回到了草原。

卡尔卡河战役

蒙古人从来不缺战争借口,甚至敌人会主动为他们创造。钦察诸可汗之一的科腾(Köten)不愿服从蒙古人的统治,逃到基辅罗斯警告他的女婿加利奇大公,这就是开头的故事。

姆斯季斯拉夫大公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他知道钦察人已经是以彪悍善战闻名,但如今竟然吓成这样,对手的实力深不可测。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16)

意识到这个神秘对手的巨大威胁,姆斯季斯拉夫没有托大,摒弃前嫌与钦察人结盟,并得到了基辅的姆斯季斯拉夫三世,以及弗拉基米尔的尤里二世的支持。

蒙古人正等待术赤的主力支援,并不急于对罗斯开战。于是便向后者派出使节表达和平的意愿,但基辅大公还是处死了蒙古特使,战争就此爆发。

罗斯-钦察联军的准确数量难以考证,据估计大约在45,000到80,000之间,蒙军在23,000人左右。和大多数悲剧的战役一样,罗斯联军空有数量,但指挥并不统一。各位大公在战术选择上出现了严重分歧,最后导致他们各自为战。

蒙古人用诱饵吸引罗斯联军追击,双方在靠近亚速海的卡尔卡河附近正面交战。过程无需赘述,罗斯人的互不配合为蒙古人的逐个击破创造了绝佳机会,甚至在罗斯联军最危险的关头,基辅大公带着一万人选择保存实力。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17)

击败联军主力后,蒙古人又包围了基辅军,蒙古人承诺只要他们投降就可以活命。姆斯季斯拉夫三世相信了蒙古人,结果蒙古人刚进来就翻脸,基辅军也全军覆没。

罗斯联军的确切损失不可考,诺夫哥罗德编年史认为联军损失了10\9的部队。除了带领卫队拼死突围的加利奇大公外,其余九位大公被装进毡毯里压在地板下,地板上蒙古贵族开庆功宴会,把下面的人全部压得粉身碎骨。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18)

这就是1223年5月31日的卡尔卡河战役(Battle of the Kalka River),是阿提拉之后第一次整建制被东方人消灭的正规军。后来蒙古人攻灭伏尔加-保加利亚,为全力进攻基辅罗斯解决了后顾之忧,当时蒙古人称前者为“斡罗思”。

至于罗斯诸王,并没有充分利用宝贵的13年时间进行准备,还是日复一日的争吵和内斗。当然,站在上帝视角的我们,也无权对他们苛责。在蒙古正式入侵之前,基辅罗斯一共分裂成了56个公国和1个王国。

王公通常以自己几百人的亲兵为核心征召平民作战,除了精锐亲兵能配备优质的铠甲武器和接受训练之外,其他征召兵只能穿布衣或简单的皮甲作战。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19)

当时只有完成早期封建化的弗拉基米尔、梁赞和斯摩棱斯克三国有成建制的常备军队。蒙古军队分别由拔都、拜达尔、贵由、蒙哥和阔列坚五位宗王统辖,这就是术赤兀鲁思,即术赤部众的意思,具体涵义我在前两期视频中讲过。

蒙军总数在10~15万人之间,但作为核心的蒙古族只有不到3万人,大部分是被征服地区的仆从军。

1237年秋天,拔都的军队兵临梁赞城下。他派遣使节希望梁赞大公尤里一世·伊戈列维奇(Yuri Igorevich)向他缴纳什一税,并发誓效忠。尤里拒绝了,并说道:“如果我们投降,你们就会占领所有罗斯土地。”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20)

尤里决定派遣他的儿子费多尔为使节进行和平谈判,也是要侦查蒙古人的力量。在宴会上,拔都表示可以不打仗,但要求费多尔将他的妻子送到汗的床上。费多尔拒绝了,于是蒙古人就把所有使节全部杀死。索要费多尔的老婆只是为了羞辱他,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尤里一世在边境的沃罗涅日河集结军队,特别是等待北方弗拉基米尔的支援。然而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二世轻视蒙古人,也乐见梁赞被削弱,并没有派兵来援。

尤里一世率军顽强抵抗,也给予了对手一定损失,但还是战败了。根据《梁赞毁灭的故事》记载,梁赞大公就是战死于此。但根据别的编年史记载,他是死在梁赞城的防御战里。

1237年12月16日至21日,防卫空虚的梁赞城只坚持了五天。城破之后,梁赞人在街道上抵抗,而后在石头教堂里抵抗,但这些都是徒劳的。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21)

梁赞城不再哭泣,因为从老人到孩子已经被蒙古人杀得一干二净,城市本身被烧成灰烬。梁赞是第一个陷落的罗斯城市,但梁赞的命运是所有中部罗斯城市的缩影。

梁赞被毁灭后,弗拉基米尔大公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派遣两个儿子率领弗拉基米尔的所有精锐部队前往科洛姆纳城进行防御。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22)

蒙古人在1238年1月1日进攻科洛姆纳,双方进行了血腥的战斗,成吉思汗的小儿子库尔坎甚至阵亡在这里。但蒙古人还是取得了胜利,残余的罗斯军队逃到了一座贸易小城,蒙古人在1月20日占领这里,她的名字叫莫斯科。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23)

2月7日,弗拉基米尔城陷落,3月4日,弗拉基米尔大公集结最后的力量与蒙古人在锡特河展开决战,结果再次全军覆没。

随后,蒙古人大肆劫掠破坏了至少14座罗斯城市,只有诺夫哥罗德和普斯科夫幸免于难。

其中有一座基特城(Kitezh)尤为特殊,据传说在蒙古人攻城之前,基特市民跪地祷告,突然一阵泉水从城市周边喷出,将基特城淹没在一个湖泊中。《古墓丽影:崛起》里的最终章基特城就是以此为灵感制作的。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24)

此时,整个基辅罗斯中部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蒙古人的铁蹄了。1240年12月,基辅陷落。城中的50,000百姓被屠杀48,000人,40座重要建筑被焚毁36座。

基辅战役的结束,宣告了蒙古第二次西征在斡罗思主要战事的终结,也宣告了基辅罗斯政权的灭亡。

为了遵从大汗“打到海边去”的旨意,蒙古大军又向加利西亚与波兰、匈牙利发动了战争。加利西亚国王丹尼尔一世也曾努力抗击蒙军,奈何实力不足,他最终决定在1246年前往萨莱对拔都宣誓效忠。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25)

碍于篇幅所限,匈牙利战事本文不作赘述,蒙古入侵波兰的故事我会在之后波兰本篇的视频里详细介绍。

在东欧撤兵后,蒙古人在原基辅罗斯的土地上建立了术赤兀鲁思政权,其中东边咸海一代由拔都的哥哥斡尔达掌管,称作奥尔达兀鲁思。

西边的主要地区自然也就是拔都兀鲁思,它们又被称作白色部落和蓝色部落。拔都在伏尔加河下游的某地建立撒莱城(Sarai)作为首都,萨莱这个词源于波斯语,就是宫殿的意思。

蒙古战争转折点(史上最惨烈的战争)(26)

我对蒙古人对外扩张成功的原因做了深入剖析,对基辅罗斯政权的衰亡也做了详细介绍,仍然为大家奉献了满满的干货。下一期,我会讲述术赤兀鲁思对罗斯文明的影响,莫斯科公国的崛起,以及莫斯科大公是如何打败蒙古人,统一罗斯的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