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通过驾考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史上最严驾考规则实施)

想要通过驾考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史上最严驾考规则实施)(1)

10月1日起,由公安部发布的新版《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内容和方法》正式实施。随着这部“史上最严驾考规则”的实施,不少考生感叹:“通往驾照之路,更难走了!”

驾考之路之所以难走,除了驾考本身有难度之外,学员与驾校之间的各种纠纷也是一大“拦路虎”。本期“法治微沙龙”特别邀请到浙江一墨律师事务所律师鲁秦,就学车话题给大家上一堂“微课”,教大家如何正确处理纠纷、依法维权。

想要通过驾考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史上最严驾考规则实施)(2)

本期“法治微沙龙”特邀律师鲁秦

驾考新规来了

原来的合同还有效吗?

先来说说大家最关心的问题:随着新考规的落地实施,学员与驾校之前签订的培训协议还有效吗?答案是:继续有效!

“学员向驾校支付学费,驾校对学员进行驾驶技术方面的培训,学员和驾校之间建立了合同关系。因此,即便是考规出现新变化,考生与驾校之间的协议仍然是有效的。”鲁秦说,虽然新考规或使驾考难度有所增加,但不存在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情形,“因此,无论是学员还是驾校,都不具有合同的法定解除权”。

举个例子来说。2012年10月,上海一驾校通过团购的形式招收了大批学员。双方签订合同后不久,麻烦来了——由于2013年起驾考实行新规,驾考难度有所增加,校方以此为由要求补收学费或者解除合同,但被学员们拒绝。之后,驾校不再为这批学员安排培训,并通过团购网站将学费退还给了学员,单方面解除了合同。这20余名学员将驾校告上法庭,要求驾校按照当时驾驶员培训的市场价赔偿差价及误工费、交通费等相关损失。经过审理,上海浦东法院支持了学员们的诉求。

“驾校虽然是通过团购招来的学员,但团购并不会影响合同的性质。”鲁秦解释,驾校拖延履行、单方面提高学费以及单方面退费解除合同等行为,都是典型的违约表现,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驾校方面认为,之所以无法履约,是因为碰上了新考规这样的“不可抗力”因素,“如果继续履行合同,费用会增加,对驾校来说不公平”。对此,鲁秦并不认同。“合同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鲁秦解释,一般来说,相关驾考规范和要求都会提前向外界公布,因此,驾校在与学员形成合同关系的时候就应预料到新规实施后带来的影响,这也是被告驾校的观点没有被法院采纳的原因,“而且,即使新考规在学员和驾校签订合同之后才公布,也完全可以克服,不会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同样也不属于‘不可抗力’”。

想要通过驾考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史上最严驾考规则实施)(3)

学员驾车出交通事故

要不要承担责任?

学员开车上路,自然是小心翼翼。但即便再小心,也总有出现意外的时候,比如发生交通事故。

常州市的驾校学员小王就遇到了这样一桩烦心事。2015年7月,小王在教练刘某的陪同下在道路上进行驾驶训练,与何某驾驶的轿车相撞。小王与何某都不同程度受伤,车辆也受了损。

之后,何某诉至法院,要求小王、驾校及保险公司承担赔偿损失。法院审理后认为,驾校作为肇事车所有人,应该予以赔偿,但驳回了何某对小王的诉讼请求。

这是为什么呢?“驾校是一个具有特殊行业属性的单位,教练员理应尽到更高的安全保障注意义务,对事故的发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鲁秦说,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我国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时候就对相关责任予以了明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20条规定,学员在学习驾驶中有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或者造成交通事故的,由教练员承担责任,“所以说,小王不仅不用承担赔偿责任,而且还能向驾校方面主张自己所遭受到的相关损失。”

根据最高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相关司法解释,“接受机动车驾驶培训的人员,在培训活动中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当事人请求驾驶培训单位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换句话说,学员学车时出车祸,责任应由教练员和驾校来承担。

不过,教练员并非“背锅侠”。鲁秦提醒说,如果交通事故是因第三方责任人侵权而导致的,且该侵权人在事故中负全部责任,比方说别人追尾教练车导致学员受伤的话,驾校及教练不承担责任。

驾考屡考屡败

学员只能自认倒霉?

作为学员来说,没什么比考不到驾照更糟心的了。屡考屡败,学员只能自认倒霉?

“作为驾校,有义务根据教学计划,对学员进行驾驶技能培训,并保证完成一定课时的教学任务。”鲁秦说,如果驾校履行合同有瑕疵,比如对学员的教学课时不足,最终导致学员未能通过考试,那么应承担部分违约责任。

2014年,江苏省海门市的张女士学车2年仍未考到驾照,一怒之下起诉驾校。“每次都是考前才安排我练车,临时抱佛脚,导致我连续3次考试都失利。”张女士认为,她屡次没有考过的原因和驾校不合理的教学安排有关,要求返还培训费用5000元,赔偿误工费6000元。最终,法院支持了张女士的部分诉求,判决驾校返还费用2000元。

“学员最终能否通过考试并非判断合同履行的主要标准,而应该看驾校是否依约完成了全部教学任务。本案中,驾校还是有安排张女士学车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张女士也掌握了一定技能,因此法院驳回了她的其他诉求。”鲁秦解释说。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学员如果想要维权,就一定要收集好相关证据。”鲁秦说,根据民事诉讼法中“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如果学员不能举证因驾校没有充分履行培训义务,从而致使自己未能通过驾考的话,就应该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法律知识,可以关注本报微信公众号,我们会定期推送大家关心的话题。如果您有想听的课程,也可在关注本报微信公众号后发微信给我们,我们将从中选择话题,邀请专家来为大家上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