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如何评价流浪地球2 如何评价电影流浪地球2

一般来说,续作要打破第一部有很多困难。

《流浪地球2》做到了。

外媒如何评价流浪地球2 如何评价电影流浪地球2(1)

如果说《流浪地球1》的成功,是大家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到了中国科幻的工业化进度,看到了中国科幻带球跑路的脑洞,《流浪地球2》,还有什么新奇大招可以给我看?

《流浪地球1》有许多“运气”成分,这个运气不是贬义词,是说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想为中国科幻出份力气,进口买得多了,想支持一下国产。《流浪地球2》,拿什么还大家的期待与热情?

我觉得整个剧组,肯定都想明白了这点,我们这代人看西方的科幻灾难看太多了,《流浪地球2》还能怎么翻出花来?

他们诚惶诚恐,不怕辛苦,害怕的是辜负。

好在我是真的看到了诚意。

《流浪地球2》的实力,就是比《流浪地球1》更实在。实在,是砸出来的。用工业砸地很瓷实,把故事砸地很瓷实。

我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自家小孩天资一般,一次大考有幸拿了全年级第一,自个吓个半死,此后兢兢业业听课,刷题,让他休息,他不听。

你是害怕家长失望啊?

是,也不是,为了自己!

所以你现在应该明白《流浪地球2》有多诚意了。

2

接下来说说情节,电影里的两大派系之争。

移山派和数字派。

人类面临末世浩劫,到底该怎么办?

外媒如何评价流浪地球2 如何评价电影流浪地球2(2)

如果你看过星际穿越,也有类似的两大方案。Plan a,解开引力方程,操纵引力,把人送上太空。plan b,去别的星球用5000颗受精卵建殖民地。他们的解决办法,是骗库珀一行人去探索可移民星球,因为plan a方案不可行。库伯后来知道真相,跌入黑洞,还是采取了plan a的方式,和女儿共同拯救了全部人类。

你看,这种不同就很微妙。

这也是《流浪地球2》的特别之处,它传递了中国人独有的浪漫。我不需要谎言,也不需要勾心斗角,我直面困难。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夸父逐日,中国神话你听说过吗?以及你知道吗?中国人安土重迁的精神里有一股拙劲,我就是信了,然后,我要把它办了。

这也是我想说的,这部电影的优秀,在于它找到了中国科幻的根基。

西方科幻的文化根基,与基督教文化背景有关,如果中国人像库伯一样谈及,嗯,是人类自己的力量把自己送到此处的,奇迹不是因为有上帝,也不是有什么不可知的某种力量。

你想想,那味道对吗?

流浪找到了自己的“髓”——从中国神话中,找到一种朴素的,勤劳的,甚至有些愚蠢的,力量。

《流浪地球1》,我就是要带球跑。《流浪地球2》,你不是不信带球可以跑吗?我就验证给你看。

我们信,我们的孩子会信,我们不行了,还有一百代人去移山。

我们这些中国人,看上去很傻,你们以为我们只会脸朝黄土背朝天?但认真起来,打不死的。

我们这些中国人,有些行为很玄学,比如有一小块土地,就琢磨着要种点什么。

漂亮国是不会懂的。

3

我觉得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流浪地球中的命题,对年轻人的意义。

我们这代人,下一代人,都是看赛博朋克长大的。

《流浪地球2》的数字化生命,对普通观众来说也许超前了一点,对年轻人来说,“数字化”概念不少见,他们玩赛博朋克2077,生下来接触的是数字货币,谈恋爱有什么用,手机网络游戏不好玩吗?

现在的年轻人,多数人是肉体活在现实世界里,精神活在网络中,在我看来,我们都是半数字化的人。你的精神移民到网络世界中无法自拔,有区别吗?

有人肯定说,这又怎么了?这跟流浪又有什么关系?

我看电影时,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数字化,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最优解?数字化啊,很多朋友肯定觉得,那是永生啊。

不是这样的。

《流浪地球2》的数字生命,只展现了数字生命的初级形态,就像Moss一开始只是550a,它有个漫长的迭代过程。我相信,数字化生命技术迭代到成熟的那一天,一定不是丫丫数字生命那么局促的生存环境,是光怪陆离的,诱惑刺激大于生命。数字化生命技术刚被实行时,可能很多人会犹豫,但如果真有那么发达呢?我相信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住进去。

看看目前,我们这些半数字化的人,生存环境又有多美好?

互联网是不是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精神太空?

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带来了深层次的社会变革,极大改变了财富的分配方式:财富和资源以更快的速度向少数人集中,资本更加贪婪,资本制造大量奶头乐,让穷人沉迷在某游、某手、某音里,麻木而不自知。

如果有一天,资本可以控制数字化技术,让人付费入驻呢?真人肉身进入地下城都要靠抽签,凭什么入驻到芯片中,就应该免费?

赛博朋克,意识上载的去路,是资本家的胜利,他们会成为终产者,剥削奴役所有的无产者。

两系之争,落点为什么,不是躲进数字世界,非要是活在现实世界中,干一件巨困难的事?

我想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脚踏实地地体验。

这一点,我谢谢导演抛出来一个命题,让我们可以探讨。

真正理解刘慈欣,理解数字化到底是什么的人,也会理解人类为什么不能大搞特搞facebook,有了毒品一样的元宇宙,谁还会去探索宇宙的星辰大海。

也许,你不赞同我的观点,没关系,你可以驳斥我。

如果你赞同,那我们就是同志了!

4

这一点,谈人类。

李雪健说的好啊,人类把最精密的保密系统,都用在了彼此毁灭之上。

什么是人类呢?为了止战,他们发明了火药,当他们发现了火药的威力之后,又引发了新的战争。所以我丝毫不怀疑,数字化生命技术被政治化,经济化以后,人类是什么命运。

三体里有一幕,当逃亡主义出现后,许多发展中国家要求美、俄、日、中和欧盟进行技术公开,将包括宇航技术在内的所有先进技术,无偿提供给国际社会,以使得人类所有的国家和民族在三体危机面前享有同等的机会。

结果怎么样?有人反对。那有限技术公有化行不行?也不行。有人说我国的国家安全更重要。技术强国间直接分裂,致使建立地球联合舰队的方案破产。

然而电影却选择了全球各国,纷纷交出了核爆武器,就为了人类大同的梦想。

眼下战火还在全球纷飞的年代。可以说,这是《流浪地球2》不切实际的浪漫。却是脚踏实地的幻想。

雷迪亚兹在三体里说,人类生存最大的障碍来自自身。

外媒如何评价流浪地球2 如何评价电影流浪地球2(3)

可为什么还是希望人类更团结,哪怕有代价?

我觉得是因为人类总是太蠢了吧,就像黑格尔说的,We learn from history that we do not learn from history。

所以这种声音,放在人类制造过的战争,生成的历史之中,就像是微弱的火苗,火苗不会永远祛除黑暗,但火苗的存在,可能会让人暂时想起太阳,太阳底下每个人都平静安详地过着日子,和平有多美好。

5

最后说一点感想吧。

《流浪地球2》的工业化,科技感,未来感,让我很感慨。

科技的发展在科幻世界故事中,一直都是双刃剑。550c大量生产,意味着真人大量失业,而550c迭代到w,又可以有足够的运力解码,从而拯救人类。

球状闪电也曾说,剑可以铸成犁,有些犁也可以铸成剑。

怎么运用,是人类的事,就好像因为科技进步了,我才能在流浪的视听特效中沉醉,才能被李雪健老师修复后的声音震撼,才能被XXX的再现,冲击了心灵,洒下一把热泪。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技术的呈现,代表着,他已经“活”过来了。

没错,科技的进步,让人囿于自己的手机中沉迷,也让人能看到一些“奇迹”。

究竟怎么用,完全关乎人类自己的选择。

外媒如何评价流浪地球2 如何评价电影流浪地球2(4)

不管怎么说,《流浪地球2》都值得进去一次,带上家人。亲历过浩劫之后,很想很想家人。

这也是我第一次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这段话什么意思。

“地球像有一种生命力,它有它独特的气质,变幻的表情。都说距离产生大爱,会让你有一种升华,有很多东西会变得“很小”,比如说得失;有些东西会变得“很大”,比如说对家人的爱。”——空间站首位女航天员王亚平。

刘慈欣和郭帆,一个文一个武(电影),就是当今中国科幻的希望,一个能够看到我们在世界科幻界占据一席之地的希望。

说什么特效啊制作啊演员啊都是虚的,流浪地球2展现出来更深层次的东西,是中国核心价值观。

家国,师徒,亲情,友情,团结。

这些完全中化的思想贯穿电影剧情,主题与剧情相辅相成,无时无刻都在向观众传达着大家习以为常但是外国人看着新鲜的中式核心价值观。

都说文化入侵文化入侵,世人都知道韩国电影的极端,日本电影的内敛,美国电影的英雄,印度电影的夸张。

而现在,个人不夸张的话,至少现在,我们又出了一部能够向世界展现中国思想,向世界宣传中式思维的史诗级里程碑科幻电影。

而这部电影不极端,不内敛,不英雄,不夸张。

只有两字。

格局。

文章转载改编自知乎(匡靖、王尼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