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皇陵的前世今生(当年雄伟的北宋皇陵)

北宋皇陵的前世今生(当年雄伟的北宋皇陵)(1)

北宋皇陵成农田

天子驾六,服紫御金,腾龙飞鹤。在漫长的皇权时代,皇帝便意味着至高无上,活在珍宝遍布和蓬莱仙风之中,深远的距离感和天堑般的隔绝让诸位皇帝都活在无限的神秘之中。

生而如此,死亦当然。天子之崩,举国哀嚎,万民穿白,而对于自身陵寝的选择,也是皇帝一生都在不停做的事情。风水选择,珍宝陪葬,帝陵便像那天外仙山一样神秘而庄严,雄伟不亚真正的宫殿。

然,皇陵变迁,岁月更改,沧海桑田,现状唏嘘,令人感慨。

雄伟皇陵,彰显皇权

千年之前,赵匡胤结束了唐朝之后纷乱多年的混战时代,结束腐败不堪的后周统治,建立起强大而影响深远的北宋王朝,而自己也成为了开国之祖,牌位高放。

而随着国力的飞升,北宋王朝的统治日趋稳定,在这国泰民安之时代,皇帝安稳,自然对于自身的皇陵有充分的选择,这也促进了北宋皇陵规模的不断扩大。

北宋皇陵的前世今生(当年雄伟的北宋皇陵)(2)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

北宋皇陵,规模宏大,营造年久。从宋太祖乾德六年始建,前后经历160余年,此地土木不停,动工不止,形成了前后相连的广大陵墓群。

千年之前,北宋的前七位皇帝和赵匡胤的父亲先后被安葬于此,在此处居高山,眺望守护着子孙的美好汴梁,七帝八陵,遥相呼应,默默守护,安稳平静。

此外,帝陵不会孤单而立,后妃,宗族后代,功臣贵臣的陵墓也往往伴君侧,世代守护。

北宋陵寝全盛时曾达到两千五百万平方米,地广含灵,肃穆冷清。这千座的陵墓也在默默注视着国家的兴衰,或赞叹不已,或唏嘘不停。

北宋皇陵的前世今生(当年雄伟的北宋皇陵)(3)

北宋皇陵

桑田变迁,满目苍凉

这气势宏伟、规模巨大的皇陵,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露天艺术博物馆,见证着宋代的发展变迁。辉煌过往,集大成就,沧海岁月飞过,这里便是最好的纪念;伫立不动,风华归还,时代瑰宝。

可这瑰宝并未在历史中被丝帛密封,安稳留存。

在千年的巨变当中,这浩大的皇陵便逐渐的湮灭在历史的风尘之中,不见天日,也最终无人知晓,消失于人们的视线和历史记载之中,无人提起,终被遗忘。

年代久远,战争频仍,兵荒马乱和朝代更迭使得前朝的珍贵留存难以保留,往往会遭受灭顶之灾。

损毁烧摧,意外轰塌,众人分踏,最终不见,遗忘于时代之中。

北宋皇陵的前世今生(当年雄伟的北宋皇陵)(4)

帝陵遗迹

在古代,每当朝代更替,前朝的皇陵往往成为最早被破坏的地方,战争的极大消耗使得许多投机分子转向对盗墓的热衷,这无疑是巨大的破坏。

北宋灭亡之后,金兵南下,铁蹄无情,开封地区多日乌云密布,已成空城。埋藏了无数珍贵珠宝的皇陵自然成为金兵劫掠的目标,身处漩涡,在劫难逃。

在这片曾经雄伟而肃穆的土地上,马蹄乱行,锹铲叮当。所有的皇陵都难逃劫难,均成为了被盗掘的目标,再无青松翠柏,遍地土石乱瓦,地洞横开。

在这其中最为凄惨的莫属宋哲宗赵煦,曾经的大宋天子,竟然曝尸荒野,成为野兽的食物,烈日野风,骤雨雷电。奉旨前来的谕使方庭硕只能用自己的衣服来草草收裹这位天子的尸骨,惨烈景象,实难想象。

北宋皇陵的前世今生(当年雄伟的北宋皇陵)(5)

宋哲宗赵煦

随着朝代的不断更换,这里早已成为了荒芜的无人郊野,乱草枯树,野兽横行,凄凉难堪,曾经夺目的宝石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变得暗淡不已,萧条离索。

封建王朝,唯我独尊,在始终宣扬自身正统的同时,对于前人的帝陵总会不屑一顾。

在缺少应有的保护和修缮下,坚石难敌厉风,梁柱难挡烈阳,在自然环境的摧残下,我们可以想见,北宋皇陵究竟命运如何。

如今的北宋皇陵,经历无数劫难,战争洗礼,大多数的地标建筑均已不再。伴随着朝代更迭的钟声和土地易主的锣声,慢慢化为烟尘,随风而逝。

杂草丛生,修筑的地面逐渐被泥土和地被覆盖;千年的风土积累,使得这里早已不现当年的整齐规制,仅有少量的遗址尚存,其余大部分陵区已然变成了农田,伴随着庄稼人一代代的希望继续存在。

农田覆盖,水土浇埋,逐渐的氧化和遗忘,使得人们不再记得曾经的北宋皇陵,而那曾经无比雄伟的北宋皇陵,就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难以找寻。

北宋皇陵的前世今生(当年雄伟的北宋皇陵)(6)

如今的北宋皇陵

如今的农田中,还尚存些许遗留,帝陵铺神道,两侧立石像生,神道已不复存在,幸而坚固的石雕像还保留较为完整,万幸之中,提供给考古工作者最珍贵的北宋研究资料。

这现存在的物证,帮我们再次回到了那片被埋没的土地,雄伟皇陵,神道壮观,石像威武,人们暂时忘却了沧海桑田,又再次嗅到了大宋王朝遗留的芬芳。

但时间流逝,往日的荣光也只能停留在记忆之中,不断重复却无可奈何。

现世仅存农田,遗落遍散荒野,这些都以化为庄稼和黄土的部分,被永远地传承,伴随着庄稼人的欢喜而热烈,悲伤而列入疮痍,损坏却无人怜惜。

曾经象征着王权的设计,逐渐成为了随处可见的散石,甚至成为妨碍种植的祸害。

北宋皇陵的前世今生(当年雄伟的北宋皇陵)(7)

帝陵遗迹

这些文物究竟何去何从,是永恒的消失在农田当中,威武不再,光泽暗淡,还是应该以其他的形式留存,用沉默的方式细说这年代的飞速更替和残酷的时代变迁。

作为大宋王朝的珍贵见证,这些皇陵承载了太多的使命,可现状却让人们唏嘘不已。

时空的遗忘,流年的忘记,都让这些存在千年的文物风沙满面,不再动人,这看似空冷的周遭,是陪伴了他们千年,不曾更改。

周围村庄人一代换一代,生老病死,这里的石像就像看着曾经自己的子孙指点江山一般,看着这里的平安喜乐,这是时代的传承,也是帝陵最沉默的守护。

北宋皇陵的前世今生(当年雄伟的北宋皇陵)(8)

北宋皇陵的石像

皇陵需活,感慨良多

现今,这些石像散落在农田角落,陪伴着每年的秋收而欢欣,冬荒而冷凉,像是见证着生命周期和兴衰坠落的遗落华表,伫立稳固,风雨不动。

随着历史而风化的文物,我们已经无法追寻,只能通过文献记载来无限想象,但对于这些幸运的存留之物,我们是否应该妥善保管,加以流传呢?

这些文物是大宋王朝的亲身经历者,它们身上的泥痕断伤,就是这历史最好的记载。

曾经的肃穆荣光,换作今日的偏隅他乡,如若石像有命,他也一定会为自己黯然神伤,终将泣下沾裳。

历史使命,尚有功名,对于这些北宋文物,我们不仅应该荣获至宝,更应该妥善保护。

北宋皇陵的前世今生(当年雄伟的北宋皇陵)(9)

北宋帝陵遗迹

宋陵公园的泛扩大便是良好的选择,洛阳城、西安城的成功典范,为我们保护这些难以移动的艺术瑰宝提供了解决办法。

对于帝陵的保护,既是对天子陵寝的保护和尊重,也为国人留下一份珍贵的历史。

这些代表了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和礼乐规制的产物,终将应该在更安全和敬仰的位置安稳存在,千年不倒,永世流传。

长久飞烁过,几度奈何流年,石像神道伴着黄土,不知走过多少星辰幻月,沧海桑田,身不动而周遭更迭无数,神不散却外表空壳难成。

时代赋予帝陵文物承载之功,我们更需保护好这往日的雄伟,为我们留下一份珍贵而美好的记忆。

流传百代,历久弥新,时间飞速,到此仍似静止,安静美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