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传读书笔记(听书笔记杨振雄)

杨振宁传读书笔记(听书笔记杨振雄)(1)

从十二月十八日开始,我向大家介绍了评弹唱腔的三位祖师爷马如飞、陈遇乾和俞秀山,以及上个世纪以来最著名的四十位弹唱方面的大师和名家。今天开始我向大家介绍“巧嘴”姚荫梅先生的一篇关于“说表”的讲课记录。因为篇幅很长,准备分几次介绍。

“懂、通、松、重、动”——我的演唱经验

姚荫梅讲述 洪子元整理

评话和弹词,虽分两门,但都以说为主,所以评弹是语言艺术。有人说,语言就是说话,除了哑巴,谁都会说话,说话不是很容易吗?事实上,大大不然,会说话的不一定会说书。说得好与说得不那么好,大有高低,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解放前,评弹艺人都是个体,拜师、学艺也是一个一个地拜和收的。学生基本上是听会的。大约在启蒙阶段,要念“挂口”、背“赋赞”、喊“嗓子”、做“手势"等,有的老师也教徒弟怎样起“角色",究竟怎样“说”全靠自己留心用耳朵听、眼睛看了。实习,要凑巧碰到“代”师傅一回书的机会,或是回家把听来的书说给家长、亲友和邻居们听。前后约莫三年时间,就算学会了。

学弹词还要先学弹“小弓”,练指法,个把月左右开始学弹琵琶。随即要读“开篇”,半年后帮老师“插边花”,再由老师教几句“老俞调"。如果遇到负责任的老师就带徒弟拚双档,除唱开篇外,还要背一、二档唱词,并在书中起些书童、丫环等零碎(次要的)角色。这阶段主要还是听书,只是从坐在书场角落里听,改为坐在台上听而已。以后,逐步加重说、唱、起角色的分量,也差不多二、三年的光景,总在听老师的书有十几遍之后,自己会说、会唱,经老师认可,就放徒弟出来说书了。那时跟师,没有完整的脚本,即便同出一师门下,除了唱词、赋赞、挂扣可能相同外,其余各各不同。有的重说,有的重唱,有的重噱,有的重表演,都是根据各人自己的文化水平、吸收能力、嗓音条件、个人喜好……等去模仿、钻研,而各有发挥因此,同一部书,说法互异,听起来味道也是不同的。(一)

杨振宁传读书笔记(听书笔记杨振雄)(2)

《武松》第二十三回 “血溅鸳鸯楼”

【故事梗概】两个心腹被张都监叫去厨房催菜,刚刚走到楼梯口,就与上楼的武松撞个满怀,武松不由分说就将两人杀了。武松进房,先把离自己最近的蒋门神杀了,张都监只得拿起桌上的蜡扦,向武松刺去,武松将身一偏,张都监又朝武松扑去,地上一滑,武松顺手就是一刀。张团练离开武松最远,跳到墙边挂的大环刀下,刚想拔刀,见蒋、张两人已经被杀,一时竟呆若木鸡,也被武松捅了一刀,因用力过猛,钢刀也折断了。武松下楼,听到女人叫喊声,床上躺的是张都监的老婆,武松用手一掌一捏便送她去了西天。在玉兰的指引下武松离开将军府,又出了城,很快到了十字铺酒店,孙二娘知道了经过,连连拍手称快,于是把武松装扮成和尚模样,上二龙山投奔花和尚去了。《武松》全书到此结束。

【细节点评】本回书除了武松“血溅鸳鸯楼”外,还有两个精彩的看点,一个是孙二娘给武松剃度“出家”,一个是武松险闯孟州官兵检查关卡。

评弹艺术的五个要素,“理、细、趣、味、奇(技)”中,“奇“(或“技”)字最为难得”,“奇”指书情的奇特,即所谓“出奇致胜”也;“技”是演员的绝技,如口技,琴技,扇子功等绝技。本回书的结尾,说到武松被孙二娘打扮成一个行脚和尚的模样,准备上二龙山投奔鲁智森,走到孟州边界时遇到了关卡官兵的检查,这时听客以为难免又是一场恶战,结果谁也没有想到,武松竟十分轻松地出了关,原来是关卡上的小兵故意放了他。杨先生这时说了一个细节,他说小兵先看到了武松袖子里暗藏的戒刀,接着又注意到他脸上的金印,却故意像遇到了邻居一样与武松打招呼,问长问短,显得十分亲切。等武松走后,边上的小兵问他,这个和尚你认识他吗?答曰,“认识,他就是武松。”又说我若不放过他,我与你还想活命吗?再说武松是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我干嘛要抓他?我以为这个细节的安排十分合理,而且还让人回味无穷。不要以为敌人阵营里一定都是敌人,其实也有不少天良未泯的好人;反过来讲,我们的公安系统里,也不是绝对的可靠,也有被敌人收买的坏人(有些电视剧里有这类情节),总之绝对的纯是不存在的。武松是吉人自有天相,凡是小说、艺术作品大多会这样处理,所以说奇怪,也不奇怪。

【方言解读】大杨先生说书,苏州谚语用得不是很多,今天是最后一回书,我在这里把苏州话中的缩脚韵给大家介绍一下。缩脚韵常常是利用一句四字成语(或词组),说者只说出前面的三个字,故意隐去第四个字,留给听者自己去想象(有时还利用了同音字表达)。缩脚韵常被用来回答别人的问题,回答自己姓氏时用得最多。它是苏州人特殊的一种说话方式,体现了他们的风趣和智慧。下边是数字“一”到“十”的缩脚韵:大年初(即“一”)、眼目清(即“两”)、竹布长(即“三”)、瞎三话(即“四”)、五月端(即“五”)、滴沥笃(即“六”)、皇亲国(即“七”)、七勿搭(即“八”)、露天牌(即“九”)、腰推背(即“十”)。

【唱篇听写】

武松(杨振雄):“英雄本色有肝胆,杀敌除奸暢胸怀。壁上题名字,留与朝廷看,杀人真凶就是俺。不许官僚害父老,不让黎民受非灾,大丈夫一人作两个事一人担。仇与恨,深似海,杀官僚, 除民害,鸳鸯楼变作了断头台。怒火心底烧,杀人不眨眼,血债需要血偿还。红烛光中尸横地,衣襟染满了血斑斑。” 玉兰(杨骢):“君子豪绅不好杀,你速速远离莫徘徊。你虽未翻案仇已报,你可以封刀戒法出龙潭。斜月西沉将破晓,你在天亮前抢步越城关。” 武松:“武松是倒提了钢刀浑无力,下扶梯,步蹒跚,忽听得夜半高声唤玉兰。”

武松(杨振雄):“打虎英雄出了家,罪衣脱下换袈裟。剃度剪发乔装扮,前发齐眉毛,后发乱如麻。紫铜箍一道头上戴,把脸上两行金印遮。拂尘频挥舞,佛珠手中拿,仿佛是怪诞和尚去募化,活像个行者头陀一身袈。他不念经,不吃斋,饱一餐,狗肉当素斋,从未曾参拜如来念法华。心中不发慈悲念,他并不是看破红尘出了家,只为出家更好杀官家。试问官僚头颅有多少,俺这口戒刀要开杀戒,要杀得天下的官僚心害怕,要杀他个改朝换代人心快。横空孤雁飞,满地尽风沙,茫茫何处是我家,出家人到处便为家。发开大步朝前走,见前边岗哨刀枪袈,行人出境仔细查,挺身无所惧,若然盘问咱,把你这辈官兵的脑袋,杀他一个尽开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