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口袋公园建设加速(洛阳高新区推进全域创建)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宜龙 通讯员 王思臣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更是城市居民的幸福底色。

今年以来,高新区围绕“为民、利民、惠民”的总要求,开展全域创建,全力推进洛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擦亮城市名片,城市形象更加靓丽,城市文明蔚然成风,辖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大大提升。

创建文明城市口袋公园建设加速(洛阳高新区推进全域创建)(1)

齐抓共管 打造城区好环境

每隔24小时,高新区就会举办一次特殊的“通报会”,通报的内容,是区创建办暗访组收集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绿化养护、文明出行、黄土裸露、车辆停放等问题。通报完毕,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负责人当场认领责任,并作出限期整改承诺。

抓细抓小,直面问题红红脸、出出汗,是高新区文明创建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文明城市创建不是一项单一的工作,体现了对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综合考量,需要统筹考虑、协调推进。高新区8月初成立了以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为指挥长,各责任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专班,建立了常态化创建长效机制,形成“上下联创、城乡联动、条块联合”的工作格局。

创建文明城市口袋公园建设加速(洛阳高新区推进全域创建)(2)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高新区坚持突破难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大力开展居民小区综合提升、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车辆停放集中规范三项专项治理活动;坚持提高标准,推行四个统一。统一规范小区公益广告宣传栏、统一规范小区便民服务栏、统一规范“四官”服务进社区公示牌、统一规范各楼栋口的小区公告栏。组织纪工委、综合执法局两支巡查督导队伍,双班督查,限期整改,跟踪落实。

创建任务分包。县级领导按片分包,每个乡镇(街道)办由2名县级干部双班制负责;点位三级分包,全区41个点位均由县级领导、科级干部和具体工作人员3级责任人分包,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老旧小区分包,全员上阵,机关工作人员全部下沉,分包老旧小区,协助乡镇(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开展创建工作。

工作层层推进。人手一本测评手册,每个行业召开现场会,每天分包领导督导,每天所有点位全查,每天问题通报曝光,每天盘点问题台账,每天纪工委和创建办全域督查,每天一个碰头会,每天一个工作总结。

同心协力 文明创建常态化

“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健身步道、游乐设施啥都有,乱丢垃圾的少了,随意遛狗的也没有了,小区里还有志愿服务队伍上门服务,帮我解决了不少难题呢!”清晨,正在周山森林公园晨练的居民王哲感慨万千。他说,每天亲历着周围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心情好极了。

为更好改善城区环境,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高质量完成,今年以来,高新区制定和完善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分包工作制、高新区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机制等制度,明确第一责任人职责,形成日常工作督查与专项工作督查相结合的常态化创建督查体系,建立了创建工作指挥群,制作工作通报29期,印发整改通知30期,实现了随时调度、全员调度、全方位调度。

创建文明城市口袋公园建设加速(洛阳高新区推进全域创建)(3)

高新区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文明城市创建中的短板,从群众关心的问题抓,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改,补足文明城市创建中的薄弱环节。

个人文明一小步,社会文明一大步。

高新区坚持志愿服务贴近百姓、服务百姓的基本准则,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进社区活动,敬老爱老、道德培育、社会治理等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新风拂遍高新区大街小巷每一处角落。

自8月以来,高新区组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专班,创建工作涉及的12个重点部门按照责任分工,每天推进上报工作进展情况,交流发现问题,积极参加重点区域集中现场工作会商,形成了日报告、日调度、日会商工作格局。形成“上下联创、城乡联动、条块联合”的工作格局。城建、执法、市场监管、交管等重点执法部门将工作力量下沉一线,配合街镇、社区推进基层创建,形成了全区共创共建文明城市的热潮。

城乡同频 让百姓更多受惠

“去年高新区对干涸的甘泉河进行了治理,建成了水清岸绿、风景宜人的甘泉河湿地公园,就像住进了花园一样!”家住丰鑫社区的居民李铭指着附近他家的楼房自豪地说,城市居民文明程度的提升,得益于高新区各部门共治、共建、共管的决心。

高新区位于城市主城区的西南部,整体属于城乡结合区域,城市建设底子薄,发展不平衡。全区56个村居中只有5个是城市社区。外来人口多,流动人口多,城中村、老旧小区多,管理难度大。

创建文明城市口袋公园建设加速(洛阳高新区推进全域创建)(4)

近年来,高新区按照“三区融合”发展的总体部署,把文明创建的触角从城市延伸到乡镇,城乡同频共创,让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到了文明的“红利”。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高新区对照文明创建标准,持续深化乡风文明提升行动,破除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全面提升乡镇文明水平。区创建办积极与文明办等单位联手,把文明创建工作与平安乡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筑牢文明根基,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城乡同频,共创文明。如今,文明创建早已转化为居民的自觉行动,在高新区城乡大地蔚然成风。

丰李镇推动全社会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共识,尹屯、丰李等村普遍建成了家风家训馆,用传统家风家训文化精髓滋养民众心灵。

徐家营街道丰润路社区将居民平时分享的家训家规、参加的家风活动以积分形式存入“家风银行”,鼓励居民用文明行为“支取”社区便民服务。

辛店街道连年开展“好婆媳”评选表彰,倡导和谐文明的家庭关系,得到了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点赞。

区文明办举办网上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以爱心故事、孝老爱亲的榜样力量为切入点,传播文明,引领风尚,营造崇德向善的氛围。

“不断用文明创建提升城市品位,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满意度。”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付晓毅说,全域化推进文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名片就会越擦越亮。

编辑:洛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