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事记之合纵连横博弈时代(91.晋阳之战之三卿伐赵)

本书是长篇连载,依据清华大学收藏的2400年前的竹简《系年》内容所创,也是笔者多业余爱好考证春秋战国历史的读书笔记。

希望大家不要抄袭,如有连续多篇转载,还请注明出处,以免互相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笔者曾用“自在的蓝星”用在头条发表,“主序蓝星”用在起点发表,“拂柳长春”用在其他网站。头条网站《战国系年连载:......》系列与其他网站的《战国系年传奇》均为同一本书。

战国大事记之合纵连横博弈时代(91.晋阳之战之三卿伐赵)(1)

上一章说到,智瑶、韩虎、魏驹三卿密晤,定下伐赵之计。约定仲秋夜出兵。

正文: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仲秋夜,月明大地美人颜,秋风送爽无凉意。秋收之喜与明月相合,美人之美与秋月相合。恰也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绛都城,街市上,游人嬉闹于街头,小贩吆喝声不断。

这夜,比往常的夜市热闹了许多,辛苦了一年的人们,都趁着这个月圆之夜欢庆秋收喜悦。墨子也带着三位弟子,来到街上与绛都人共同分享这仲秋之夜。

“师父,这绛都的仲秋夜晚堪比洛邑啊,我在那洛邑渡过几次仲秋夜,其热闹程度也不过如此啊。”禽滑厘跟在墨子旁边,县子硕,高何跟在身后。

墨子笑笑不语。

县子硕接过话道:“我也有幸去过齐国之都,但那里与这里相比却是差上好多。”

“当你们熟读晋国史籍,便知道为何这绛都之城堪比天子之城。唯有自强、自省、用贤、兼爱而已。多读史籍,用心分析,便不用这般感叹,一切水到渠成。”墨子道。

墨子等人这般闲情逸致,游街逛景,但赵氏府中,却刀光剑影暗闪,车配马鞍低鸣。

自赵无恤下令以来,人人紧绷着一颗神经,即便入夜也是如此,巡逻放哨轮替着,不敢有丝毫懈怠。

戌时已过,自黄昏入人定,街上人声渐消,人们渐入沉睡。

然而就在人定之末,即将夜半之际,绛都城,智氏府门大开,一队人马悄声出来,小步前进,方向赵府。另有魏氏,府门也大开,也有一队人马出来,整装好,小步前进,也是奔向赵府。同一时间,韩氏,中门大开,一队人马出现,也奔向赵府。

在距离赵府一箭之地,三方人马停了下来,有那三方哨兵互相通信确认之后,以哨兵火光为号,火光一起,三方人马疾冲奔向赵府。

那边一动,却不曾想早已被赵府守望的暗哨发现,就听赵府内一阵锣响,那整装待命的赵府士兵纷纷操起刀戈,据守城墙,那弓箭如雨般射向围攻的兵马。

见偷袭败露,智瑶大怒,一声高喝:“冲!率先冲破赵府城门者,赏十金!捉拿赵府大夫者,赏百金!捉拿赵无恤者,赏千金!”

一时间,喊杀震天。

有了这般赏金,攻城的士兵将领,不要命地前冲。

赵府,虽说是府邸,但这等上卿之府,自是修建得不一般,也有那城墙,哨楼。若想攻入这等府邸,必然要用到飞梯。早有那士兵架起飞梯,搭在城墙上,向上攀爬。

赵府士兵见敌方有架梯攀爬,近处以滚石、火油阻挠,远处以弓箭克之。

攻城之战不同于陆地之战,只能靠士兵破城。

智瑶望着眼前的赵府,撮着牙花,本以为趁着仲秋之夜,游荡过街市后,赵府的人会陷入梦乡,自己趁此偷袭,又有月光相助,会很容易攻入,怎知这赵府好像提前知晓一般这样一场夜间偷袭却变成了普通的攻城之战。

魏驹与韩虎也是纳闷,这场本应很顺利的偷袭怎会如此。驱车来到智瑶跟前,决定与智瑶好好商量一番。

“智上卿,这有些不对劲啊,那赵府怎么像是知道有事一般,全都做好了防御,这般攻法,咱们这点人马可是攻不进啊!”魏驹道。

智瑶沉着脸:“难不成军情泄露?这也太不正常了!”

韩虎也皱眉道:“自决定以后,韩府上下禁止人员出动,当不会是韩府之人!”

“也不会是魏府之人,魏府也禁止了人员出动!”

“我智府也是一般,真是奇怪,难不成那赵无恤能掐会算?”

“会不会是他拒绝献城时,便已做了这方面的打算?”韩虎道。

“嗯!这倒是有可能,看来我们都是小瞧了赵无恤。不过,不论如何,一定要攻破赵府。来人,擂鼓助威!”智瑶知道既然盟誓过,那魏驹与韩虎定不会违誓,因此不疑有他。

一时间,鼓声大作。得到鼓声相催,士兵拼命攻城。

再说赵氏赵无恤,一听到锣声,便知不好,快速披挂整齐,拿起长枪向外走去。

一声高喝:“发生了何事?”

有那负责府邸卫戍的将军前来报告:“禀告大人,府外有士兵攻击府邸。”

“可看清是哪方人马?”

“从士兵衣服看,是智氏、魏氏、韩氏三方士兵。”

“人数多少?”

“东城有韩兵约有三百人,南城有魏兵约三百人,北城有智兵约四百人。”

“领兵何人?”

“视线不明,暂未能判断。”

“速去再探!”

那将军告退,快速奔向战场。

过了一会儿,延陵生手抚长剑疾奔而来:“大人,智瑶那匹夫联合魏驹、韩虎,夜袭赵府,攻势甚猛,这样下去,府内兵力不足啊!”

说话间,张孟谈也按剑跑了过来:“大人,需速做决断,那智瑶又在调运兵马,似乎还有大型攻城利器!”

赵无恤扶剑闭目,过了一会儿,睁开眼睛,看向延陵生:“看来智瑶是铁了心的想要灭杀我,这赵府保不住了。延陵公子,按之前的计划,你速带人轻车先行,从西门出发。我随后赶到!”

“大人!”延陵生见赵无恤不和自己一同,着急道,“此刻再不走,可就来不及了!”

“无妨,诸多将士、族人在此奋斗,我不能一走了之。你不必担心,速走!”赵无恤一摆手。

“大人保重!延陵去也!”延陵生知道此刻不是婆婆妈妈的时候,一拱手带人闯出北门向晋阳方向奔去。

话说这延陵生,可是不简单,乃是前吴国季札之子,吴王寿梦第四子。

当初吴王寿梦一直有意要传位给季扎,而且季札的兄长也都特别疼爱他,认为季札的德行才干,最足以继承王位,所以都争相拥戴他即位。但是季札不肯受位,坚持把王位让给兄长诸樊。诸樊觉得自己的德能,远在季札之下,一心想把持国的重任托付给他,但被季札婉言谢绝了。

他说:曹国之人想拥立贤能的子臧为国君,来取代无德的曹君,但被子臧所拒绝。为了坚守臣民应有的忠义,并打消国人拥立的念头,子臧离开曹国,奔走到了宋,使曹国的君主,仍然得以在位执政。子臧谦恭无争的美德,被人们赞美为能“守节”的盛德之人。前贤的殷鉴历历在心,国君的尊位,哪里是我季札所希求的呢?虽然我无德,但祈求追比贤圣,则是念念在心啊。

季札的厚德感动了吴国之人,他们如同众星拱月般,一心想要拥戴季札为国君。

不得已之下,季札退隐于山水之间,成日躬耕劳作,以表明他坚定的志节,才彻底打消了吴人和兄长诸樊的这个念头。

吴王诸樊一直到过世之前,都还念念不忘弟弟季札。他留下遗训,让后人将王位依次传给几位弟弟,这样最终就能传到幼弟季札的手里,以满先王寿梦生前的遗愿。

诸樊去世后,传位二弟余祭,余祭在位四年。

余祭去世后传位三弟夷昧,夷昧在位七年,临终前,要把王位传给季札,但被季札再一次拒绝了。为了表明自己坚定的决心,他再度归隐而去。

最后由夷昧之子继位,为吴王僚。公元前514年,吴国想对楚发动战争,派季札出使晋国,观察诸侯态度。等他返回国,大哥之子阖闾已杀了吴王僚,谋位篡权。大约从那时起,季札回到自己的封地延陵,淡出吴王政廷,悉心培养起自己的后代来。

延陵生便是这在延陵出生,故名延陵生。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高尚品德的父亲,延陵生的德行可见一斑。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能让延陵生这等人交往的,其德行自是不会差到哪去。

延陵生率人离去后,赵无恤抽出随身宝剑便冲上前线,与士兵并肩作战。然而这三卿兵马越聚越多,各式攻城利器都向这边移动,赵氏兵将损失越来越多。

张孟谈见此,挥剑斩杀了两名敌兵,抢身来到赵无恤身边,急声道:“大人,府邸看来是抵挡不住了,赶紧召集家将速速退往晋阳,否则人员损伤太多了!”

“不!这些兵士家眷俱在府中,这一离去,家眷岂不落入敌手!我赵无恤岂能做出如此之事!”说话间又是手起剑落砍翻一名攻上城的士兵。

“大人,此刻不是儿女情长之际,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得罪了!”张孟谈说完话,向两位护卫赵无恤的两位将军一使眼色,“带大人随我走!”

一阵生拉硬拽,硬是将赵无恤架到马车上,张孟谈为驭手,长鞭猛抽马匹,那马受到鞭打十分疼痛,也知道这是逃命的时刻,一声长鸣,脚踏云烟,奔向北门。

府邸卫戍将军一见家主赵无恤已经离开,不顾身上的伤势,高喝一声:“除去卫戍士兵,其他人都去护卫家主,这里我们抵挡!”看着一位家族将军还在奋力杀敌,上前挥枪刺死一位敌兵,用手猛的一推那将军,“休得恋战,快去保护家主!”

那将军也知这卫戍将军好意,但也知家主那更需人保护,只是这人马一抽走,本就兵力不足的府邸,更是艰难,这一别便是生死之别。

然而此刻哪有时间给他做那生死离别,虎目含泪看了一眼眼前的族人,恰见一士兵要偷袭卫戍将军,持戈一个滑步上前狠狠刺入那士兵胸膛,又是一戈刺出,再撂翻一个敌人,手中长戈一挥,高喝一声,“走!”

跟随着这将军,那些赵氏子弟、客卿登上马车向赵无恤方向追去。

没有了后顾之忧,这卫戍将军手中长枪一挥:“赵家儿郎们!为家主效忠时间到了,让这些乌合之众看看赵家军的风采!来人,擂起战鼓,竖起大旗来!”

轰隆隆,战鼓击起,大旗已被鲜血染红,随风飘瑟,旗色虽变,但斗大的“赵”字,黑夜中,月光下,仍能看清。

这一刻,天子驭者的后代再现驭者风采,赵氏子弟勇猛不灭祖宗辉煌。

这一战,也足令对手胆寒,素闻赵家军勇猛,此刻却眼见为实。

那赵家军即便被长戈穿了个透心凉,却也能压住一口气护住一点生机,死前给对手一击。

即便被大刀砍中了脖子,也能在断气前撂翻一个敌兵。

即便从城墙摔下,半空中也能拉住一个敌兵垫背。

何为惨烈,这就是……

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下自在的蓝星,会一直连载下去。

里面会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历史故事与历史考证。

有想更深入了解三家分晋的朋友,欢迎加入讨论。

上一章链接:战国系年连载:90.晋都风波之三卿谋赵

下一章链接:战国系年连载:92.晋阳之战之赵府之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