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后代(簪缨世家河南商丘宋纁家族)

河南归德府商丘县宋纁家族,其先祖为商纣王之庶兄微子之后裔, 微子(名启)为周朝宋国开国之君,微子后裔在宋国灭亡之后,遂以国为姓,这就是宋氏得姓之由来。宋纁的先辈世居商丘,至宋纁时,因宋纁官至太子少保、吏部尚书,成为万历朝名臣,该家族遂成为著名的官宦世家。在明清时期,商丘宋氏家族世代钟鸣鼎食,朱紫盈门,是闻名全国的簪缨世家,宋纁、宋权、宋荦是该家族的典型代表人物。

宋纁(1522-1591),宋贵曾孙,宋谨孙,宋霓子,字伯敬,号栗庵,军籍,“幼即颕敏异凡儿,六岁就外傅,勤诵习不好弄,总角事靳太夫人至孝,侍疾昕夕不离侧,居丧,备礼如成人,识者奇之。十七补州诸生,名藉甚。” 中嘉靖三十八年(1559)己未科进士,初授永平府推官,升山东道监察御史,历官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出视西关按应天诸府、山东道监察御史、顺天府府丞、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府兼提督紫荆等关、总督南京粮储、南京户部右侍郎、户部右、左侍郎、户部尚书,累进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卒,谥庄敏。

宋国后代(簪缨世家河南商丘宋纁家族)(1)

宋庄敏公纁(1522-1591)

宋纁为官清正廉洁,“家无姬侍,宦游三十余年,止携老仆数人,虽近侍婢仆,不栉沐不之见。言论无虚恢,就事发明,愚者可鲜,而智者亦思之不尽。为政尚大体,常曰:小利近功,必将蓄大患。”

宋国后代(簪缨世家河南商丘宋纁家族)(2)

吏部尚书宋纁(1522-1591)

宋纁著有《四礼初稿》4卷、《古今药石》2卷。子四:长子宋忠,官锦衣卫副千户,娶户部尚书贾应春之孙女;次子宋思,娶礼科给事中李冲奎之女;三子宋慈,官锦衣卫都指挥使,娶右副都御史武金女,继娶太学生周书女;四子宋志,太学生,娶同知吴克勤之女。

宋沾,宋雷孙,宋霓从孙,宋旸(字乐庵,以义行称)子,宋纁从子,字承恩,万历十九年(1591)举人,官终山东福山知县。

宋权(1598-1652),宋霓弟宋雷曾孙,宋旸孙,宋纁从孙,宋沾子,字符平(玄平),别字平公、梁园、经公,号雨恭,别号归德老农,登天启五年(1625)进士,初授山西阳曲知县,历官吏科、工科、兵科给事中、大名与顺广道副使、顺天巡抚、右佥都御史。入清后,官至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会试主考官,晋太子太保光禄大夫。卒,谥文康。

宋国后代(簪缨世家河南商丘宋纁家族)(3)

文康公宋权(1598-1652)

宋权奉敕撰修《清太宗实录》,著有《白华堂诗疏稿》、《治平三策》传世。与叶廷桂、王应昌、刘余佑、梁遂、侯执蒲、侯执中为儿女亲家。子四:宋焞、宋荦、宋炘、宋炌。孙:宋基、宋至。女婿:侯虑、侯懃。侯方域为其门生。

宋荦(1634-1714),宋权次子,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西山、双江、筠廊、松庵,别号西陂老人、绵津山人、西陂放鸭翁,顺治四年(1647),宋荦年十四,应诏以大臣子列侍卫,历官湖广黄州通判、理藩院院判,迁刑部员外郎,榷赣关,还迁郎中。后历任直隶通永道、山东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江西与江苏巡抚。宋荦有治世才,当其巡抚江苏时,“专以提倡风雅为事。有人以抚署外两辕门署额‘澄清海甸,保障东南’八字,衍为联句嘲之云:‘澄清海甸沧浪水,保障东南伯虎坟。’似其治行无甚足传,不知其才能应变,亦有度越寻常者。

宋国后代(簪缨世家河南商丘宋纁家族)(4)

宋荦(1634-1714)

当宋荦抚江西,未莅任,值楚中夏色子变起。贼氛逼近,即兼程驰赴,申军令,严守御,民心少定,而富室尚有迁移者。或禁止之,公不可,曰:‘禁之人将以我为怯,百姓且散走矣。’幕下士请去,公又不可,曰:‘人恃抚军耳,抚署人出,则人心散。果欲去,吾即以军法从事!’时江右亦有裁兵三千,期朔日诸官集抚署,杀以应楚。公先期密擒为首者二人,就辕门震爆斩之,张文告数十纸,示以渠魁已歼,胁从散者不治。是日薄暮,城门吏报,无籍之潜出者二千余人,乱遂定。方讯斩贼首时,贼指总兵之奴曰:‘是亦吾党也。’公急命批颊。异日密语总兵去其奴,总兵愤曰:‘公真为我通贼耶?’公曰:‘岂有是哉?日者,贼甫启口,而奴立君后,佩刀已出鞘数寸。吾即命笞贼,奴乃纳刀,不然,事正不可知之数,君特未之见耳。’总兵乃大感服,其弥患于无形若此。” 后官至吏部尚书,卒,年八十,赐祭葬。

宋国后代(簪缨世家河南商丘宋纁家族)(5)

宋荦(1634-1714)

宋荦是清初著名学者和书画家,他与著名文学家侯方域以及诗人王渔阳等人过从甚密,清代野史记载了他与王渔阳(王士祯)交往的一段佳话:“新城王渔洋者,近代诗家之泰斗也,独标神韵,笼盖百家。在前清康熙间,名倾海内,莫之与京。而当时之能诗者,恒以一识荆州为快。求为门下士者有之,请结文字因缘者亦有之,一经品题,身价十倍。流风所趋,欣欣向荣,故虽以宋牧仲之贤,犹不能不引以为重也。牧仲黄州(应为商丘)人,工诗,秀丽风雅,处处胜人。然衡之渔洋,大有径庭之判。惟牧仲有才气,颇矜负,自谓己之诗境,足与渔洋媲美。人以其声望素著,不便驳讦,只得漫应之而已。光阴苒苒,众口嚣嚣,积月累日,一再传播,而渔洋之耳鼓,已有所闻,因是乃发现一段佳话焉。盖渔洋与牧仲纳交有素,性情才识,均称莫逆,雅不欲拂矫其意,使牧仲愧赧。时渔洋有门生某者,潦倒异乡,乞渔洋为之绍介于牧仲处。渔洋师弟情殷,慨允作书。复恐牧仲享之以闭门羹也,又为诗以赠牧仲,即本其自诩之意,而实真自矜之言,藉博牧仲之欢心。某频行时,渔洋嘱之曰:‘宋公寿期在迩,此函当于彼时,在宾客前投之。’某唯唯应命而去。后至江南不数日,而牧仲幕府之中,群贤毕至,大雅同登,咸手捧蟠桃,申献□之忱。牧仲正分班应客时,某亦欣然入贺。出渔洋之书,呈之于牧仲之前。牧仲展而阅之,喜不自胜,即扬言于众曰:‘吾尝谓渔洋推我为知己,君等多未之信,今请君等一读其来诗,当知吾言之不谬也。’众宾客取而读之。其诗曰:‘尚书北阙霜侵鬓,开府江南雪满头。谨识朱颜两年少,王扬州与宋黄州。’读竟相顾叹赏,益尽歌颂之能,而牧仲则笑逐颜开,若处无上尊荣之境矣。既感赠诗之高谊,又因来书之盛情,乃位置某以某职守,刮目相看,银海常垂青云。”

宋国后代(簪缨世家河南商丘宋纁家族)(6)

宋荦(1634-1714)

宋荦工诗善画,为政之余,勤于著述,主要著述有《绵津山人集》69卷、《西陂奏疏》6卷、《三贤政书》18卷(与汤斌、张伯行合撰)、《沧浪小志》2卷、《怪石赞》1卷、《漫堂墨品》1卷、《三家文钞》32卷、《江左十五子诗选》15卷、《西陂类稿》50卷、《筠廓偶笔》2卷、《筠廊二笔》2卷、《漫堂说诗》1卷、《香词》1卷、《绵津诗集》、《苏子美集》、《漫堂年谱》、《论画绝句》1卷、《游姑苏台记》1卷、《漫堂书画跋》1卷、《秦皇岛望海歌》、《经起堂集序》、《登废城》、《西陂杂咏(并序)》、《题竹茶炉诗卷》、《和先中丞龙泉韵》、《石门望石将军》、《兰亭考》不分卷、《西陂类稿文录》1卷、《绵津诗钞》。宋荦画作主要有《六境图》,“盖宦辙所至,取名胜之最者,绘为图。凡六册,乌目山人王翚手笔也。王渔洋、尤展成、朱竹垞诸公均有题咏。” 另据清人记载:“宋牧仲荦,先抚湖北,后抚江苏,振拔名流,提挈后进,士林德之。性嗜古,精鉴赏,名人书画一见即别真赝。尝写水墨兰竹小幅,汤西崖题诗云:‘竹箭美必采,泽兰香宜纫。公乎镇东南,空谷无幽人。偶然托墨妙,写此平生心。咨嗟魏公俦,小笔乃尔神。’借图颂德,洵非谀语。”

宋荦有子六人:宋基、宋至、宋陆、宋着、宋致、宋筠。孙七:宋如金、宋吉金、宋岐金、宋韦金、宋华金、宋禹金、宋品金。

宋炘,宋权叔子,宋荦弟,字子贻,又字子昭,以父荫除中书舍人,迁吏部稽勋司主事,转员外郎,历官至工部虞衡司郎中,与王士祯、谢重辉友善,尝言:“二子知我心,洞如重门。我亦知二子心,如清风白月也。”

宋炌,宋权四子,字介子,中康熙二十年(1681)辛酉科举人,官至内阁中书,工诗善画,落笔清远,为时所称。

宋基,宋荦长子,字维德,以诸生入太学,选为中翰,迁直隸保定府同知,历署南宫、博野县事,以劳卒于官。宋基以宰相之孙,封疆大吏之子,“清俭如寒士,尤人所难。”

宋至,宋荦次子,字山言,登康熙四十二年(1703)癸未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康熙五十年(1711),典试贵州,所拔四十一名举人,由廪生得俊者凡四十人,多饱学耆宿之士,号为得人。官至浙江提学道,著有《维萧草堂诗集》。

宋致,宋荦第五子,字稚佳,号山定,康熙举人,历官福建汀漳道、福建按察使、四川布政使,官至湖南布政使,因属吏亏空而罢官,著有《政事录》、《可行行居诗集》传世。

宋筠,宋荦第六子,中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官至奉天府尹。

宋怀金,宋荦从孙,宋坤子,字蕴奇,康熙五十四年(1715)己未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丁父忧归家。服阕,补山东盐运分司,寻谢病归里卒。

宋华金,宋荦孙,宋至子,字西羾,康熙六十年(1721)辛丑科进士及第,历官至刑部郎中,能世其家学,善诗,著有《青立轩集》。

宋品金,宋荦孙,雍正十一年(1733)癸丑进士。

此外,宋氏后裔中进士者尚有宋若临,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宋恪符,道光三十年(1850)庚戌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