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养虾池塘管理(老养虾人都会做好这几项管理)

水产人都会关注的十大微信公众号

开春养虾池塘管理(老养虾人都会做好这几项管理)(1)

帮邦小鱼儿

点“关注”添加微信,

拉您进养殖交流群

每年6月、7月份,长三角地区都会出现持续阴雨、空气湿热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

梅雨时节,受南北方冷暖空气持续汇合影响,温度高、湿度大、大暴雨等异常天气经常出现。恶劣天气成为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的一道坎,每年的梅雨季节,也成为长三角地区对虾养殖的发病高峰期。

梅雨季节的天气特点:

1、阴天多,晴天少,光照不足。

2、持续连绵的阴雨天气,大雨、暴雨时而出现。

3、经常出现温度高、湿度大的异常天气,导致天气闷热、 气压低。

4、冷暖空气对流强烈,气温变化快,气压忽高忽低。

梅雨季节天气对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影响:

1、光照不足,藻类光合作用弱,导致虾塘易出现倒藻、溶氧不足、氨态氮、亚硝酸盐超标等现象。

2、暴雨、气温突变,引起虾塘上下层水体对流、泛底,造成 水体溶氧不足、弧菌大量滋生。

3、天气闷热、气压低,导致水体溶氧饱和度降低,虾更易缺氧浮头。

4、天气、水质变化大,虾应激大,造成免疫力低下,易发病。

梅雨季节,南美白对虾养殖常见问题:

1、溶氧不足(特别是底层溶氧):虾易出现缺氧浮头或暗浮头现象。

2、倒藻:受光照不足、暴雨、气温突变等因素影响,藻类易出现倒藻现象。

3、弧菌大量滋生:水底溶氧不足、泛底,易造成弧菌大量繁殖,引发虾病。

4、虾经常应激,造成免疫力低下,虾发病率提高。

梅雨季节,南美白对虾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1、足氧是核心:

梅雨季节,藻类产氧能力差,池塘溶氧不足(特别是底层溶氧,浙江区域深水虾塘尤甚),虾极易出现缺氧浮头或暗浮头现象,所以,一方面要延长增氧机的开机时间(晴天早开,阴雨闷热天全天开);

开春养虾池塘管理(老养虾人都会做好这几项管理)(2)

(渔机控制器可根据魔盒的溶氧数据,自动开关、定时启停增氧机,手机也可以远程遥控,停电时自动电话报警)

另一方面,必须定期使用强氧化型底改改良底质,氧化池底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减少耗氧源;同时,使用缓释型长效增氧类产品,持续补充池底溶氧。

2、稳水是保障:

梅雨季节,受光照不足、暴雨、气温变化等因素影响,藻类很易倒藻,必须提前保持池塘藻类多样性和足够的丰度,必须持续给水体补充多样性且充足的营养,才能稳定住池塘藻类活性,预防倒藻。所以,及时做好补肥、补菌操作非常关键。

1)入梅前:

提前10--15天,通过少量多次不断的补肥补菌和加水操作,提高藻类多样性、足够的丰度(透明度20--25厘米)和活力(晴天早晚pH值差大于0.3);(浙江区域基础肥力丰富、碱度高,宜选择氨基酸肥水膏)。

2)梅雨期间:

每5—7天补肥补菌1次,暴雨来临前1天,及时补肥补菌。(此时补肥宜选择富含多种中微量元素和碳源的育藻膏比较合适,能维持时间长一些。菌宜选择乳酸宝菌,酵素菌砖,精博EM系列,活菌王,益菌元等)。

3、抑菌是关键:

梅雨期间,弧菌易大量滋生,导致对虾发病,所以,必须通过消毒补菌、内服益生菌等措施,抑制虾体内外弧菌,预防虾病。

1)消毒补菌:

消毒建议采用梅雨前和梅雨后天气正常的情况下各消毒1次,抑制水环境弧菌(由于梅雨期间,常规消毒剂如碘、二氧化氯对藻类有一定的压制作用,消毒有风险,所以一般不消毒,如果梅雨期间发生倒藻、虾红腿黄足等需要消毒的情况,可以使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消毒后(二氧化氯24小时后),及时补菌。

2)内服益生菌:

梅雨期间,使用乳酸宝菌或酵素菌和配合饲料混合后发酵12小时以上投喂,增加肠道内益生菌数量抑制体内弧菌。

4、免疫是根本:

梅雨期间,天气、水质变化大,虾应激大,免疫力低下,蜕壳后的软壳虾易感染病菌发病。外界环境变化大,虾肝胰脏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调节和解毒压力大,易损伤,造成免疫力低下。所以,梅雨期间,加强硬壳操作和保肝护肝操作,提高对虾免疫力是根本。

1)硬壳:

使用葡萄糖酸钙,多糖高能钙等硬壳产品3—5天/次。

蜕壳高峰期,使用快速补钙产品(富含大量中微量元素)硬壳。

2)保肝护肝:

梅雨期间坚持全程拌料内服VC钠粉等保肝护肝产品,提高对虾免疫力。

梅雨季节的天气复杂多变,对养虾管理是个挑战,养虾要安全度梅雨,必须预防在先,在培藻稳水,底净足氧,硬壳壮虾,抑制弧菌等方面做好预防。

实践中发现梅雨期间能持续改底增氧、补菌补肥、硬壳壮虾的虾塘,能有效的保持水质稳定,虾体透亮,虾肝胰脏清晰,养虾更容易获得成功。(文章来源:广州精博 作者:梁双来)

“帮邦水产6.18 年中大促”

现金直降,全年最低价,钜惠来袭!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