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应季芒果(深圳陇南晶报阳光航线)

陇南应季芒果(深圳陇南晶报阳光航线)(1)

“晶报阳光航线”首航圆满成功,机组人员和部分乘客合影留念。

经过约2个半小时的飞行后,昨天10时22分,在西北陇原的冬日艳阳之下,中国南方航空公司CZ8433航班,平稳地降落在陇南成县机场。这是陇南第一次迎来从深圳飞来的航班,这也是深圳陇南“晶报阳光航线”的第一个航班。这条航线的成功首航,为深圳陇南这两座极具渊源的城市搭起了一座空中桥梁。该航线是继深圳直飞兰州之后,南航深圳分公司开通的第二条前往甘肃的航线。

飞机降落后,当地政府为航线举行了隆重的首航接机仪式,深圳市委、市政府代表及“5·12”地震深圳对口援建相关部门和领导参加了首航仪式。

首航客座率高达8成多

南航市场部相关人员介绍,深圳陇南航线每周二、四、六执行。航线前三班目前旅客需求火爆,客源充足,散客销售较好。其中,22日首航航班客座率高达83%,24日航班客座销售已近90%。

陇南应季芒果(深圳陇南晶报阳光航线)(2)

在深工作的陇南籍夫妇为首航点赞。

作为返乡热点,汉中、广元节前返乡需求火爆,航班多已售罄;陇南毗邻汉中、广元,深圳—陇南航线在春运期间的开通,极大地缓解了甘肃及邻近四川、陕西的返乡压力,为广大旅客返乡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航班上派发的晶报受追捧

深圳飞陇南的航线将开启晶报和南航的全方位合作的探索之路,昨日在首航航班上,深圳晶报作为机上唯一派发的深圳媒体,广受乘客的欢迎和热捧。对于昨日见报刊登的稿件,不少乘客称赞太精彩了。一位陇南籍的老人家告诉记者,他儿子在深圳创业十多年了,开心地问记者要了联系电话,并称要让在深圳创业的孩子和晶报联系一下,希望孩子创办企业的故事能够出现在晶报上面。而派发的百份晶报,不少也被乘客带下飞机,希望和家人一同分享晶报所报道的陇南与深圳之间的历史渊源。

晶报联手南航打造深圳陇南“晶报阳光航线”的消息,在陇南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1月8日,陇南市政府官方微信平台“陇南发布”转载了“深圳陇南‘晶报阳光航线本月开通’的消息”,众多公职人员和市民转发。昨天,陪同首航团的陇南市副市长、成县县委书记李祥称赞晶报联手南航打造“晶报阳光航线”的尝试,希望这条阳光航线成为深圳陇南深度交流、携手发展的平台。

首航空姐都“不一般”

昨日航班上的空姐王梦媛告诉记者,为了首航,此次随机飞行的空姐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她还告诉记者,这几位空姐都是多才多艺,有擅长画画的,有擅长主持的,希望能够让搭乘此次航班的旅客充分体会到南航的用心服务。一名乘客对记者表示,从综合素养而言,南航的空乘的确没得说,随时都让人感到温暖和贴心。

乘客都有谁?

返乡过年的陇南人:回家的路一下子就缩短成几小时了

“其实我早就买好了深圳飞四川广元的机票,打算从广元转火车回陇南过年。”航班上,坐在晶报记者前面的一位长者说道。

他叫张仲友,是陇南武都的退休教师,儿子在深圳创业,因此经常两地来回跑。他面前的小桌板上放着一份当天的晶报,头版大标题“阳光起航”,内文大幅报道深圳陇南“晶报阳光航线”首航的消息。

“幸好知道了深圳陇南开通直飞航班的消息,我马上就把飞广元的机票退了,买了这班首航的机票。”张仲友说,这样一来,他回家比先飞广元再去转火车节省了很多时间。

张仲友说,过去回陇南,无论是从四川广元、陕西西安还是甘肃兰州中转,都十分折腾,因为不通飞机和火车,需要乘坐很长时间的长途车,前后折腾几十个小时。而且走的都是山路,提心吊胆。

“陇南现在的交通条件比过去方便多了。”张仲友说,最近几年,十天高速、武灌高速通了,陇南人不再一出门就是险象环生的山路;兰渝铁路通了,陇南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乘坐火车出远门,现在又和深圳等一线城市通了直飞航线,变化越来越大。过去从深圳回家,几十个小时的路程,现在已经缩短到几个小时,在外工作的孩子回老家,也不用为他们一路上的奔波与安全担忧了。

像张仲友这样“尝鲜”首航航班的在深陇南人不在少数。在深圳工作了4年多的陇南康县人邓燕强,凌晨3点就来到深圳宝安机场候机。他说,深圳陇南航线的通航,让陇南和深圳融入了一日生活圈,早上从深圳登机起飞,中午就能吃到陇南的洋芋搅团(一种当地特色小吃),这是一件让人十分开心的事。

当年援建工作者:回到这块土地,十分亲切十分激动

昨天“晶报阳光航线”班机的乘客中,还有几位具有“深圳人”和“陇南人”的双重身份。他们参与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是深圳对口支援陇南的援建工作者。旧地重游,各种感慨涌上心头。

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院长陈文如就是其中一位。作为医务援建工作者,陈文如2008年11月被派到陇南,挂职担任陇南市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做了8个月的“陇南人”。

“那时候的陇南,可以说非常偏僻落后,交通闭塞,与山外面是两个世界,加之刚刚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就更加困难了。”在飞机上,陈文如回忆说,当时陇南的医疗条件也是十分落后的,他挂职的医院已经算是市中心的医院,但是设备相对落后,病房狭小,无法满足陇南人民的健康需求。

虽然当时的陇南相对落后,但陈文如同时也感受到了陇南人的淳朴和厚道,正是这一点让他忘记了暂时的困难,全身心投入援建工作。除了日常的查房看诊,陈文如还帮助医院改善管理制度,优化费效比,为各科室提出发展思路。“很多当时的陇南同事,后来都成了好朋友。”陈文如说。

“去年我来过一次,感觉陇南这些年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陈文如说,当年挂职的医院,深圳援建的新门诊大楼早已投入使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是他十年前不敢想象的。

“我的陇南同事已经在等着我了。”飞机快要降落时陈文如说,和援建时的同事畅叙友情,是他此行最大的享受。

商界人士:要把陇南的土特产带给深圳人

陇南应季芒果(深圳陇南晶报阳光航线)(3)

成县电商年货街,本地特产琳琅满目。

陇南应季芒果(深圳陇南晶报阳光航线)(4)

陇小南网货供应中心,其中70%的包裹基本都是寄到深圳。

陇南应季芒果(深圳陇南晶报阳光航线)(5)

据介绍,陇南橄榄油品质很高。

陇南的特色农产品产量丰富,质量上乘,只是因为过去交通闭塞,“养在深闺人未识”。此次深圳陇南航线开通,让很多深圳商界人士嗅到了商机,希望借机将陇南特色农产品更多地引入深圳乃至全国市场。

深圳全维创匠企业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周春燕就是其中之一。这位风风火火的女子有备而来,已经先期做了很多功课。“陇南素有千年药都、天然药库、中国油橄榄之乡的称号,秦人先祖发祥于此。陇上江南、红色热土。陇南在农业、文化、旅游方面都有天然优势,深圳和陇南航线的开通意义深远。”周春燕对陇南似乎已经如数家珍。

周春燕说,她这次乘坐首航班机来到陇南,希望考察陇南的农产品市场和电商平台,帮助陇南把橄榄油、花椒、核桃等特色农产品推向更多深圳人的餐桌,同时带动更多的陇南农户增加收入。“这条航线的开通,会为陇南打开一扇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窗口,让世界认识陇南,让陇南走向世界。”周春燕说。

陇南都有啥?

核桃、土蜂蜜、果酒、橄榄油……

陇南农产品电商期待与深圳“亲密接触”

昨日,深圳“晶报阳光航线”首航团一行首先来到了成县电商年货节,在这里不少土特农产品吸引了“首航团”的眼光,这里的商家听说来了深圳的客人,也是热情高涨,抢着让深圳来客品尝他们的商品。

成县夏家酒业的酒甜甜地醉人,让大家一杯又一杯地品尝;正鑫魔芋合作社出品的大大的魔芋也让大家大开“眼界”和“口界”,魔芋粉制作的凉拌菜非常有韧性,尝鲜者赞不绝口;成县冠霸绿壳土鸡蛋老板吆喝着,热情地把绿皮土鸡蛋塞到了深圳来客的手中,据说一个鸡蛋营养相当于普通鸡蛋的6倍,不仅营养价值高,味道也是让人回味;陇之韵粮食醋在这儿也做饮料,酸甜可口,让人刷新对醋的认识;成县胡氏糕点让众人找到了儿时糕点的味道;鸡峰挑合作社的公鸡对深圳来客昂首挺胸打起了鸣,该店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只近5斤重的公鸡仅需要120元,并称可以宰杀好以方便远方的客人食用。

据陇南市副市长、成县县委书记李祥介绍,由于陇南出品的农产品原生态,整体质量非常高,所以目前在大力发展网商,参加成县电商年货节的商家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电商平台,可以通过互联网非常快速地和各地连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当地农产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陇南的农产品价位会不断拉升,因为陇南产的都是精品。

随后,一行人抵达陇小南网货供应中心,看到一排排包裹整齐摆在柜台上,随时准备快递来取。记者随机看了一下,看到好几份邮寄到广东区域的,该公司副总经理姚永亮告诉记者,其中70%的包裹基本都是到深圳,销售出去的主要商品包括成县老树核桃、成县土蜂蜜、成县果酒系列以及橄榄油等。深圳人对这些商品的订购率也是非常高。姚永亮说,深圳的订货量高,一方面是陇南的物品质量的确好,另一方面也让大家看到了深圳对陇南的情谊,陇南人民提起深圳也是充满感激之情。他告诉记者,目前公司通过网络加盟代理,提供代发服务,希望能够在深圳有更多的合作伙伴,把陇南的优质农产品推广到深圳乃至全中国。

祥宇橄榄油公司总经理李建科表示,深圳陇南两地通航拉近了距离,必然会促进陇南经济发展,创造经济效益,增加两地人民友谊与感情,让更多的深圳人了解陇南,认识陇南,甚至爱上陇南。因为陇南是天然的绿色宝库,物产丰富,气候独特,特别是这里有着独一份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油橄榄特色富民产业。两地通航,作为企业,将会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将最新鲜、绿色环保的高品质特级初榨橄榄油奉献给深圳人民。

冠霸农庄开发有限公司位于陇南成县,主要经营绿壳蛋鸡和绿壳土鸡蛋,采用“公司 基地 合作社 农户”的经营模式。公司总经理任甄表示,绿壳蛋鸡是免费发到农户手里让他们喂养,公司负责回收统一销售。现在已经销到北京、上海、浙江、厦门、西安等地,大都销往当地的月子中心。“希望深圳陇南航线的开通,能帮助我们打开深圳的市场,也希望更多的深圳人能够认识陇南、来到陇南,享受这里的好山好水,感受这里淳朴的民风,同时也享受这里的绿色农产品,让我们能用自己的劳动丰富深圳人的美好生活,同时也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任甄说。

晶报特派陇南记者|马骥远 康岩慧/文 成江/图

来源|晶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