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之间的人际关系(同心兄弟还是貌合神离)

梁山好汉之间的人际关系(同心兄弟还是貌合神离)(1)

大家都知道,《水浒传》说的是梁山好汉的故事。所谓梁山好汉,是指梁山上108位头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等一百单八将。在齐聚梁山之前,这些人并非来自同一地方,其职业、身份以及之间的关系也各不相同。

有些人是在同一个山头落草的兄弟,比如二龙山上的鲁智深、杨志、武松、施恩等人;有人和宋江关系近,比如花荣、李逵;有人和晁盖更近一些,比如刘唐、阮氏三兄弟;还有几位则是梁山元老,分别是杜迁、宋万和朱贵。最多的是朝廷降将,比如关胜、秦明、呼延灼、董平、张清等人。

来处不同,身份不同,可能亲疏也不一样,这原本很正常。

梁山好汉之间的人际关系(同心兄弟还是貌合神离)(2)

新水浒鲁智深和武松

然而网络上一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认为108将并不是同心同德,他们分很多派系。有的根据山头来分,划分出二龙山派、黄门山派、少华山派等,人数很少的山头被认为是附属派;有的根据亲疏关系来分,比如元老派、晁盖派、宋江派、中立派、降将派等等。

那么,梁山真有那么多派系吗?108将是同心还是分裂?接下来,我们从书中作者态度、“派系”之间的交集以及梁山108将原型人物三个方面,来看看他们究竟是同心兄弟,还是分裂搞派系。

第一方面:作者对108将的态度

水浒传第七十一回,好汉们大排名并且分配职位后,作者写了一段文字,用来赞美梁山一百单八将。引用部分文字如下:

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对夫妻,与叔侄郎舅,以及跟随主仆,争斗冤仇,皆一样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

梁山好汉之间的人际关系(同心兄弟还是貌合神离)(3)

新水浒柴进形象

开头八个字,“八方共域,异姓一家”,是什么意思?答案不言而喻。

很简单,就是说一百单八将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姓名,但是他们同在梁山泊,就像一家人一样。作者唯恐读者不知道,还特意细说,无论是帝王子孙、富豪之人、将军、小吏,甚至是猎户、渔人、刽子手,都不分高低贵贱,大家互相全是称兄道弟;也不管他们是亲兄弟、夫妻、叔侄、舅甥还是主仆,大家也都一样喝酒作乐,并没有亲近疏远之别。即便他们性格各异,有的精明,有的粗鲁,有的朴实,有的风流,这也无碍于他们之间的关系。

当然,实际上不可能完全都这样,如果夫妻、叔侄之间也互相叫兄弟,那就乱套了。不过,基本上都是这样,作者意识中,聚义后的梁山一百单八将,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这个整体没有亲疏远近之别,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既然如此,哪还有什么派系之说呢?看看卢俊义和燕青的关系,也能明白这一点。

梁山好汉之间的人际关系(同心兄弟还是貌合神离)(4)

新水浒卢俊义和燕青

燕青和卢俊义,一直是主仆关系,燕青也一直称呼卢俊义为“主人”。可实际上,作者处理二人关系时,并没有那么明显的主仆之分,卢俊义甚至还称呼燕青为兄弟。

卢俊义却也醉了,怪高太尉自夸天下无对,便指着燕青道:“我这个小兄弟,也会相扑,三番上岱岳争交,天下无对。”

高俅被活捉到梁山后,喝醉了酒,自诩相扑天下无敌。卢俊义就让燕青与他相扑。这里,卢俊义就是称燕青为“兄弟”。

古人伦理、等级观念很重,但《水浒传》的作者却刻意忽视好汉们之间的身份差距,为何?原因无他,作者就是要说他们整体上都是平等、友好的。所以,作者才会淡化好汉之间的矛盾,或者干脆避开不谈。

梁山好汉之间的人际关系(同心兄弟还是貌合神离)(5)

新水浒朱仝形象

比如,晁盖、宋江为了让朱仝上山,与吴用定计,让李逵杀了小衙内。常理而言,朱仝不可能会释怀,许多读者也不能,所以朱仝和李逵是矛盾体。但作者没有细说朱仝李逵二人之间的矛盾,只说当时朱仝要和李逵火并。而当李逵离开,宋江把朱仝家眷取上山时,朱仝就落草梁山了,且书中说“朱仝大喜”。直到全书结束,作者也没再提到朱仝和李逵的矛盾。

如果作者要说梁山派系纷争,朱仝和李逵可以说是最好的例子。可作者为何淡化两人矛盾,甚至根本不提呢?道理很简单,在水浒一书中,作者就是要强调梁山好汉的团结同心,所以才把他们之间的矛盾淡化处理,或者直接忽略。

梁山好汉之间的人际关系(同心兄弟还是貌合神离)(6)

新水浒李逵形象

实际上,为了让读者明白108将亲如一家人的关系,作者在之前就用“罡星下凡”“天罡之数”“天罡星合当聚会”“天罡有分皆相会,地煞同心尽协从”等多次铺垫。试想,天罡地煞都是一体,天罡地煞转世的108将,又怎么分为许多派系呢?

第二方面:“派系”之间的交集

关胜攻打梁山时,张横不顾张顺的反对,自己去劫寨,结果反被活捉。张顺知道后,找三阮商量,他说要等宋江将令,然后再去救援。

阮小七听了,叫将起来,说道:“我兄弟们同死同生,吉凶相救。你是他嫡亲兄弟,却怎地被人捉了,你不去救,怎见宋公明哥哥?我弟兄三个,自去救他。”

三阮听后却责备完张顺,并亲自带人去救张横,结果救人不成,阮小七还被活捉了。

梁山好汉之间的人际关系(同心兄弟还是貌合神离)(7)

新水浒张顺形象

一些派系论者认为,三阮是晁盖的心腹,属于晁盖派;张横张顺兄弟是宋江的心腹,属于宋江派。如果真是这样,那阮氏三兄弟何必冒着危险,去救和自己不同派系的人,甚至还搭进去自家兄弟呢?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比如征方腊时,独松关之战,周通被厉天闰所杀。董平急于为他报仇,在关下叫骂,结果被火炮打伤左臂。就这样,董平还想着要报仇,第二天,他胳膊上绑着夹板,嚷嚷着要去报仇,结果被卢俊义阻止了。又过了一夜,董平居然和张清一起,瞒着卢俊义,舍马步战,攻打独松关,结果两人双双战死。

董平和张清都是朝廷降将,被归为“降将派”,而周通是桃花山派,有人说他和李忠附属于二龙山派。如果真有派系,“降将派”的人为何肯舍命为“二龙山派”的人报仇?

梁山好汉之间的人际关系(同心兄弟还是貌合神离)(8)

新水浒张清形象

退一步说,即便有派系,但是派系之间的人却能为对方拼命,这样的“派系”,还能算派系吗?当然不能!

还有一件事,也能反映好汉们之间并无二心。

众头领听的,心中不悦。回道:“我等投降朝廷,都不曾见些官爵,便要将俺弟兄等分遣调开。俺等众头领生死相随,誓不相舍。端的要如此,我们只的再回梁山泊去!”

宋江等人刚招安,枢密院官就上奏皇帝,说宋江等人众多,安营扎寨的地方离京城也很近,这样不妥,应该让其中的被陷之将(原朝廷将领)各归原职,其余人分成五路。结果梁山好汉都不乐意,还说要回到梁山泊。

梁山好汉之间的人际关系(同心兄弟还是貌合神离)(9)

新水浒宋徽宗形象

如果梁山有派系,这个时候,恐怕早就分裂了,尤其是原来的朝廷将领,他们肯定会同意。

第三方面:从梁山好汉原型人物来看

侯会在《水浒探源》中说过,梁山好汉的原型,除了历史上的宋江等三十六人外,还有洞庭湖起义的杨幺等人。杨幺连同部下也是百余人,和梁山有108将极为相似。

可是,杨幺和部下有派系之说吗?没有。即便在《说岳全传》中,杨幺部下确实有人背叛了杨幺,书中也没说到这些人分派系。

梁山好汉之间的人际关系(同心兄弟还是貌合神离)(10)

岳飞画像

同样的例子,在明清小说中还有。

《水浒传》中,抛开方腊女儿金芝公主不说,方腊连同部下将领共102人。这些人中,有投降的金节、段恺等将领,有战死的邓元觉、石宝等人。这些人对方腊态度不同,结局也不同,可他们有派系吗?从来没人说。

《说唐全传》中,贾家楼四十六友结义。这些人选择不同,结局也不同。比如单雄信,他和秦琼、程咬金等人不和,做了王世充的女婿后,宁死不肯归降李世民;王伯当效忠李密,宁死不降李世民等。按理说,他们各有心思,应该有派系,可有谁说呢?没人说他们分派系,最多只是说他们理想不同,遭遇不同。

梁山好汉之间的人际关系(同心兄弟还是貌合神离)(11)

新水浒高俅形象

​写在最后

再退一步说,如果梁山真有那么多派系,108将貌合神离,高俅、蔡京那帮人精看不出来吗?为何他们连提都没提到过?很多人说卢俊义和宋江不是一个派系,但高俅要害宋江时,却想着先害卢俊义,断宋江左膀右臂,而不是拉拢卢俊义。还有,连太尉宿元景也说,“一百八人,恩同手足,意若同胞”。

说到这里,结论很明显了:梁山108将就是同心的好兄弟,根本没有所谓的派系之说。

我说过,梁山好汉所做之事,在明清小说中基本都能找到同样或者类似的。同样的事情,在其他书中都正常,在水浒里就不正常,这不是偏见是什么?

所谓的“梁山108将分许多派系”,本质上来说,其实还是阴谋论。

参考资料:《水浒传》《水浒探源》《说唐全传》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