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346讲(说文解字自束修)

自:鼻也,象形字,原意是鼻子,古人常用手指指自己的鼻子来表示自己,故用作第一人称代词,表示自己。如:“自称”,也延伸为“亲自”、“自行”。如“自立为王”。

“自”用作介词时,为“从”之意。如“有朋自远方来。”

“自”还可以表示转折关系,等同于“却”、“可是”。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说文解字346讲(说文解字自束修)(1)



束修:束,可以作为量词,如一束鲜花。也可以作为动词,捆绑之意。如束发,束腰。

“修”的意义非常多,可以为“装饰”、“使完美”。如修饰,装修。可以是整治,恢复完美,如修理,修复。

可以是“钻研”、“学习”。如修业,修养。可以是“长”的意思,如修长。可以是“信仰宗教,并付诸行动”,如修行,修女。可以是“整理,使整齐”。如:不修边幅等。

这章的“修”应该是“整理、使整齐”之意。“束修”就是“束发修身”之意。“行束修”就是“行束发修身”之礼。



说文解字346讲(说文解字自束修)(2)



在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要行“及筓(ji)”之礼,“筓”就是插在头发上的簪子。男子到了十五岁要行“束修”之礼,就是绑头发和穿衣服开始要有讲究了。

后来女子十五岁就叫“及筓”。男子十五岁就叫“束修”。

有个词叫“束脩”,其中的“脩”从肉,从攸。是“肉脯”,“干肉”的意思,“束脩”就是一捆干肉。

《礼记-檀公》有记载:“脩,脯也,十脩为束。古者相交,必执贽以为礼。”也就是说,“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古人常把它当作见面礼。



说文解字346讲(说文解字自束修)(3)



“束脩”后来也当作给老师的学费来使用。古“修”和“脩”可以通用,所以很多人会把“束修”和“束脩”混淆。

那么,为什么要用一束干肉作为给老师的见面礼呢?有寓意的!“干肉”和“干禄”读音相近,干肉寓意“早日学成拿俸禄”。

拜师礼物后来有各种演变,比较普遍的是“束脩六礼”:肉干,芹菜,龙眼干,莲子,红枣,红豆等组合成的六礼束脩。

“束修”还有约束自己,自我修整的意思。如《后汉书·邓禹记》:“先公既以武功书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孙,故能束修,不触罗网。”

还有《后汉书·冯衍传》:“使束修守善,有所劝仰。”联系前后文,这里的“束修”应该是十五岁的意思。



说文解字346讲(说文解字自束修)(4)



未:象形字,甲骨文像一棵枝干繁茂的树木的样子,“未”的原意就是繁茂。枝叶繁茂就会遮蔽阳光变得昏暗,因而用作否定词,表示没有。如“未卜先知”。

一般来说,“未”字否定过去,“不”字否定将来。但有时候“未”也当“不”来用,如“未能免俗”。

“未”还可以放在句末,表示疑问。如王维《杂诗》:“来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南北朝时期,有个叫鸠罗摩什的外国人为我们创造了个词,叫“未来”,表示将来,是个时间概念。

“未来”两字最早出现在屈原的《楚辞》:“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不过这里的“未来”是一个词组,“还没到来”的意思。



说文解字346讲(说文解字自束修)(5)



诲:教诲,教学之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