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在金刚川里的片段(2大编剧解析金刚川邓超口音)

《铁齿铜牙纪晓岚》编剧汪海林先生,几天前与《金刚川》编剧之一赵宁宇先生,探讨了一下邓超的南昌口音。

汪先生特意为此发了微头条。

2大编剧的艺术素养,无可置疑,这些年贡献了很多优秀作品,反正我很爱看。

汪先生认为邓超可以设定为9兵团54军的。

赵先生作为《金刚川》的编剧与军事顾问,则认为邓超应该设定为60军180师的或者24军的。

还曾经考虑过是绥远起义的。

但是按照真实的历史来看,二位先生的设定,都不太靠谱!

汪先生的设定肯定不对!

54军金城战役中属于西集团,与金刚川,隔着好几个军的防区呢!

赵先生则误导了张译,让他发微博称自己演绎的是老部队24军!

实际上整个夏季战役,24军都最靠西面,比55军还靠西,离金刚川最远!

在上甘岭呢!

但是赵先生毕竟是号称对抗美援朝如数家珍的大家,180师他还真说对了!

其实这些知识点太容易在网上找到了!

一张“金城战役经过图”,哪支在什么位置都一目了然!

如图,橘色为金刚川与岩里,绿色为54军130师位置及24军位置。

邓超在金刚川里的片段(2大编剧解析金刚川邓超口音)(1)

邓超在金刚川里的片段(2大编剧解析金刚川邓超口音)(2)

邓超在金刚川里的片段(2大编剧解析金刚川邓超口音)(3)

883.7高地战斗究竟是哪支部队?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太多可讨论的,军史上记载的很清楚!

不但有当事人的回忆,更有志愿军司令部的嘉奖电报,都是铁板钉钉的证据!

1953年的“方形山战斗”,参战部队绝对可以肯定是60军的180师与181师这两支部队!

883.7高地战斗,志愿军第60军以第181师第541团为主!

由该团和第180师第539团各2个连组成攻击分队,实施突击。

此战,第60军所部共毙伤俘南朝鲜军1600余人,自己伤亡570余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联合司令部嘉奖令:

“我军60军此次反击883.7高地(含973高地)和902.8高地战斗,是我从敌一个团阵地同时突击,并占领该团主峰阵地,仅经1个小时零10分战斗即创歼敌一个团大部的范例”。

由于战斗规模不算大,连60军的主力“临汾旅”179师都没有参战,更没必要让其他部队协同。

所以很好确定参战部队番号,而且不可能出现疑义!

此后攻击方形山主峰949.2高地的,则是180师独立完成的!

此战是180师的雪耻之战,用时21分钟,歼敌2000余人,南朝鲜第5师近乎全军覆没!

缴获各类火炮50多门,汽车60多辆,枪支弹药无数。

180师雪耻方形山,志愿军司令部立即发来嘉奖电报:

“你们14日夜反击949.2高地等阵地取得很大胜利,180师行动迅速夺取了多处敌人阵地,全军闻之不胜喜悦,特致电祝贺”。

赵先生作为《金刚川》的军事顾问,认为邓超应该属于180师,是正确的!

邓超在金刚川里的片段(2大编剧解析金刚川邓超口音)(4)

河北话,山西话与四川话

既然确定了邓超饰演的高连长是180师的战士,那么他的口音,是否可能是南昌话?

我们来看一看60军与180师的历史沿革,就清楚了!

60军最初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后划归华北野战军。

番号还是8纵,隶属华北军区第1兵团。

作为主力,8纵直接归徐向前元帅指挥!

该纵队第23旅被授予“光荣的临汾旅”称号,后扩编为60军179师。

再往前追溯8纵历史,就是129师386旅和太岳纵队了。

也就是说60军从抗战开始到太原战役结束,活动区域就是河北和山西,基本就没去过其他地方。

180师前身是晋冀鲁豫军区第8纵队第24旅,是地方部队升级而成,骨干来自386旅、山西新军和山西地方干部。

曾经跟随贺龙元帅解放大西南,入川驻扎在眉山地区。

五次战役中180师遭受重大损失,1951年10月25日奉志愿军司令部命令:川东、川西、川南3个基干团与180师余部合编。

由此可见,无论是60军还是180师,主要由河北,山西与四川人组成。

具体到邓超饰演的高连长这一级指挥员,大概率是山西人!

其实如果高连长与步兵班长刘浩设定为180师五次战役的幸存者,不但符合史实,人物形象会更丰满,更有戏剧冲突!

因为《金刚川》这一战,是180师的雪耻之战!

为了这一天,180师咬牙切齿了将近2年!

180师啊,一言难尽,争论至今!

邓超在金刚川里的片段(2大编剧解析金刚川邓超口音)(5)

更可能是河南话

当然主攻883.7高地的,还有181师!

其实准确的说883.7高地战斗,181师是主攻,180师是助攻。

那么邓超如果设定为181师的,也符合历史!

181师的前身,是著名的“皮旅”,也就是中原突围的那支著名的部队!

皮旅长期活动,发展都是在豫西地区,也就是河南。

具体到主攻883.7高地的541团,前身是1944年9月由八路军385旅和林县大队抽调5个建制连组建,号称“老虎团”之称。如果设定为181师,那么邓超这个级别的干部,就应该满嘴的河南话!

和岳云鹏一样的口音,说“豫语”。

当然设定为181师的话,不如180师故事丰富。

邓超在金刚川里的片段(2大编剧解析金刚川邓超口音)(6)

赵先生,记错番号了?

当然《金刚川》毕竟不是纪录片,赵定宇先生也直言他所设定的故事开始时间是7月12日,是金城战役。

全然不顾这个时候的金刚川与岩里渡口,已经成为志愿军的后方一个月了。

张振智连长此时已经在岩里渡口呆了快俩月,架了一堆的桥了!

不但有中水位载重桥,还在左右江岸上分别架设了高水位桥、低水位桥、吊桥、人马桥和半截桥。

金城战役中,金刚川,岩里与883.7高地,都是21军的防区!

21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由新四军第2师、第4师组建。

那么邓超的南昌话,似乎就可以解释了!

21军从抗战时期开始,就在安徽,湖北那一带转悠,部队里出现南昌口音的高连长,合情合理!

综合赵定宇先生接受采访以及与汪海林先生的对话分析,很可能邓超的南昌口音,就是由此而来的。

至于为何说成了远在上甘岭的24军,要么是记混了,要么就是口误!

心里想着的是21军,嘴里说出来就变成了24军!

邓超在金刚川里的片段(2大编剧解析金刚川邓超口音)(7)

所谓《金刚川》的历史硬伤,有可能是编剧导演,故意为之。

因为按照剧中所述,这些英烈们牺牲的时间,距离胜利,仅差几天!

这种设定,更为震撼人心吧?

其实如果按照史实,将《金刚川》架桥如果与180师雪耻结合起来,是否更好?

最近管虎大导的两部佳作,似乎想表达的东西,都有点多!

踏踏实实讲明白个故事,比满大街 跑白马,不好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