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语言详解大全(读三国少不了的痛)

孤罔炎史,主攻两汉三国历史。读历史,不演义。希望我的文章能给您带来收获。

今日话题:三国中容易被读错的姓氏。

废话不多:今天的内容可能有点偏,如果全答对了也不要骄傲哦。


一、入门级1、区星

区用于姓氏读欧,但我相信一定还有人读qu。区姓始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铸剑大师、剑祖区(欧)冶子。区星唯一的贡献就是成就了乌程侯孙坚。公元187年,区星在长沙聚众叛逆,自称将军。被孙坚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搞定,退出历史舞台。然后孙坚继续扫平响应区星的郭石等人,被朝廷录前后功,封为乌程侯。

三国语言详解大全(读三国少不了的痛)(1)

2、阙宣

阙用于姓氏读却,不读缺,阙姓最早始于夏朝。把他和区星挨着放,是因为这哥俩干了差不多的事情。公元193年,阙宣在下邳城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陶谦老爷子不知道咋想的,最开始和阙宣一起搞事情,抄略地方。后来可能是想明白了,又把阙宣杀掉,兼并了他的部队(历史上的陶谦更像是一个投机者,而非演义中的长者风范)。

3、臧洪

臧,是一个容易被误读为四声的姓氏。臧,读音脏。出自姬姓。臧洪的父亲臧旻(音民)曾担任过使匈奴中郎将、太原太守等高官。所以臧洪少年时便被举为童子郎,20岁时就和王朗、刘繇一起出任县长。臧洪长得高大魁梧,有异常人。因才干过人,所以关东军歃血为盟的时候,臧洪担任司仪一职。联盟散后,臧洪归于袁绍,与田楷连战2年,为袁绍拿下青州。但在旧主张超被曹操围攻时,因袁绍不肯支援心生怨恨,以东郡反叛袁绍,独守一年后城破被杀。同时代还有一位臧姓名人——臧霸。臧霸在曹魏时代,官至执金吾(九卿),食邑3500户,死后追谥“威侯”。

三国语言详解大全(读三国少不了的痛)(2)

4、沮授

沮,读音居。沮姓,源于黄帝时期史官沮诵;又源于春秋时期附叙,因叙和沮发音相近,所以后人有以沮为姓的。官渡之战前,沮授已经看透袁绍此战难以战胜曹操。所以他散尽家财,对族人说:“如果袁公战胜,我们以后荣耀不尽,一旦战败就会自身难保,哀哉!”弟弟沮宗不同意哥哥的说法,他认为曹操兵马不敌袁绍,没什么可担心的。但沮授却说:“以曹公高超的谋略,加上挟天子的政治资本。哪里是我们才打败公孙瓒的疲兵和一群骄兵、只知奢侈的君主能够打败的啊。“

5、嵇康

嵇,读音机。嵇姓,一是源于娰姓,二是由北魏鲜卑的复姓统稽氏、纥奚氏汉化所得。嵇康是闻名天下的“竹林七贤”之一,身高超过1米8,长相帅气。娶了曹操的曾孙女为妻。但嵇康因为得罪钟会,被司马昭处死,享年40岁。嵇康死前将儿女托付给好友山涛,并对儿子嵇绍说,只要山涛活着,你们就不会成为孤儿。后来山涛果然不负所托,尽心养育嵇绍,使他得到慈父般的照顾。因此留下了“嵇绍不孤”的成语。

三国语言详解大全(读三国少不了的痛)(3)

6、句安

句,读勾。句姓源于少昊氏的叔父子重,因出任勾芒一职,后代以勾为姓,后又改为字形相近的句,但读音不变。句安曾是姜维手下将领,负责镇守麹山东城。因被郭淮、陈泰围困无法逃脱,投降魏国。后随钟会伐蜀,因功封侯。死于钟会反派时。有人质疑句的读音,可能是因为现代著名小品演员句号。但实际上,句号本名句兆杰,句号只是他的艺名。人家还是姓gou。

三国语言详解大全(读三国少不了的痛)(4)



二、进阶级:1、蒯越

蒯,读作kuǎi。蒯姓,一是出于姬姓,二是出于国名(商代的蒯国)。蒯越,字异度,是协助刘表稳定荆州政权的重要人物。刘表去世后,与刘琮一同降曹,官至光禄勋。曹操拿下荆州后,写信给荀彧说:“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蒯越临终将一家老小都托付给曹操。顺便说一下,诸葛亮的亲姐夫名叫蒯祺,是蒯越的侄子。

2、郤正

郤,读音细。郤姓,出自姬姓。郤本身还有空隙的意思。郤正是蜀汉官员,以文采著称。刘禅投降曹魏的时候,投降书就是郤正所写。随刘禅降魏后,被司马炎任命为巴西郡太守、赐爵关内侯。郤正为人不慕名利,专好文学,所以曾作《释讥》以表达自己淡泊名利的想法。

三国语言详解大全(读三国少不了的痛)(5)

3、眭固

眭,读音虽。眭姓,起源不明。眭固,字白兔,最早是黑山贼,后来归附河内太守张杨,张杨被部下杨丑杀害后,眭固又将杨丑杀掉,归附袁绍。结果曹操趁着袁绍和公孙瓒大战,一举将其歼灭在犬城。此事导致袁曹公开决裂,也是官渡之战的导火索。

三国语言详解大全(读三国少不了的痛)(6)

4、阚泽

阚,读音看。阚姓,出自姜姓。阚泽,东吴大儒。小的时候家贫,靠着抄写借来的书籍学了一身本事,博学多闻。在东吴官至太子太傅,受封都乡候。虞翻将其称之为如同扬雄(西汉著名辞赋家)、董仲舒一样的人才。去世时,孙权极为哀痛,数日不食。


​三、高手级:1、笮融

笮,读作则。笮融,是汉末丹阳豪强,投奔陶谦后,被任命为下邳国相,同时负责下邳、彭城、广陵三郡运粮重任。但笮融中饱私囊,将截留的各项物资全部用来修建佛寺、庙宇,为佛教的传播做出很大的贡献。笮融虽然信佛但心中无佛,反而为人残暴无恩。在被刘瑶击败后,逃入山中,被当地山民联合搜捕杀死。

三国语言详解大全(读三国少不了的痛)(7)

2、缪袭

缪,读作妙。缪姓,一是出于姬姓,二是源于官名缪吏(负责绞刑的刽子手)。缪字总共有6个读音miào、miù、mù、jiū、liáo、móu,后3个均与缠绕、环绕有关。缪袭是曹魏文学家,历仕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官至光禄勋(九卿)。

3、爰邵

爰,读作袁。爰姓,出自妫(音归)姓。爰邵,曾与邓艾一同伐蜀,后来官至卫尉(九卿)。邓艾伐蜀前曾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站在高山上望着汉中,突然脚下冒出一眼泉,泉水一个劲儿地往上涌。爰邵因为通晓《周易》,所以被召来解梦。解释说:“将军此行必定克蜀,但回路被水阻断,不能返回了。”

三国语言详解大全(读三国少不了的痛)(8)

此外,还有两个是必定要上榜的,一个是麹义的麹(音屈),另一个就是荀彧的荀(音寻)。但关于麹义和荀彧的内容,之前的文章已经写过了,今天就不再赘述。针对荀家20多个难认的名,我也专门有两篇文章在讲,欢迎感兴趣的朋友赏光阅读。另外,荀常被误读的苟,确实是个姓氏,三国时期就有苟纬。根据百度百科上的描述,苟应该是读作轻声的。而实际上,中国很多地方的苟姓都读作三声,西南地区也有读四声的。

读三声就带来很多问题。首先,苟这个字,本来就容易让人联想到苟且、苟合这些不雅的词汇(乾隆就曾因此姓不雅,命进士苟华南改姓为敬,读音仍从原音)。其次,国人有个习惯,比如李家的小孩儿称之为“小李”,大人称之为“老李”。如果是姓“ gōng(弓、宫、龚)”的,则称之为“老公”。但苟姓,被人称作“小苟”和“老苟”,听起来都像骂人的话。所以在某些地方,就出现了父母给孩子上户口要求改为敬姓的事情。实在是“不堪其辱”啊。

三国语言详解大全(读三国少不了的痛)(9)


三国时期,您还知道哪些容易读错的姓氏?欢迎下方留言。

推荐阅读:起名字就服荀彧家族,11个难认的名字,网友:我最多认识4个

参考资料:《三国志》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权益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作者,立即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