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当年焚书坑儒的真正目的(秦始皇焚书坑儒)

秦始皇的一生功过无数,但"焚书坑儒"这件事却让他饱受诟病,以致于很多人对他的评价都是暴君。焚烧书籍、坑害儒生,因此事而受到牵连的无辜者不知几何,不论原因究竟如何,这都是文明倒退的体现。书籍中所承载的,不只是流于表面的浅显文字,更是先辈们的智慧与思想。还有那些受到迫害的文人,未尝不是聪慧懂礼的智者?因为"焚书坑儒",志士寒心百姓不安,就连秦始皇的名声也受到了极大影响,实在是得不偿失。

秦始皇当年焚书坑儒的真正目的(秦始皇焚书坑儒)(1)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始末,秦始皇并非针对儒家

关于焚书事件有这样的记载"诸子尺书,文篇具在",意思是说,秦始皇虽然让百姓焚烧书籍,但并不是全部,重要文献依旧保留在官方手中。而且,书籍被焚烧并不代表文明被湮灭,儒家思想依旧饱受世人推崇。这件事平息以后,秦始皇的朝廷中依旧设立"博士"官职,其中一部分人便是出自儒家。再来看秦朝以前的朝代,鲁国与卫国都曾设立过这个职位,担当者与孔子有密切关系。由此说明,秦始皇对儒家思想并不是全盘否定的。

秦始皇当年焚书坑儒的真正目的(秦始皇焚书坑儒)(2)

秦始皇

儒家学说有利于嬴政的统治。在秦国的官场中,李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还是法家思想的传播者,认为酷刑压制才能使百姓顺服。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之所以没有反抗秦朝的统治,除了严酷刑法外,还有礼制建设的因素。如果想维持仁义礼法,秦始皇便不能对儒家赶尽杀绝。当然,秦始皇作为一国之君,他在乎的从来不是思想学说,而是如何有效实现君主统治,凡是好用的东西都能加以利用。那么,既然秦始皇并不讨厌儒家,为什么要发起"焚书坑儒"事件呢?

秦始皇的焚书,主要是为了控制百姓思想。阅读书籍有利于普通民众的思想进步,但统治者未必会喜闻乐见,因为那些头脑灵活的人不好控制,更有可能煽动旁人的不轨之心。李斯在进言中曾经提到"天下大事要是非明确,并且只能由皇帝来拍板决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秦始皇绝对的统领位置。古往今来,历代皇帝都特别忌讳"自由言论",尤其是那些德行有亏或者杀戮太多的人,更担心老百姓的强烈抵抗。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秦始皇做了很多有伤天和的事情,而且,秦始皇的生母与人有私,这些事都会影响到秦始皇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秦始皇当年焚书坑儒的真正目的(秦始皇焚书坑儒)(3)

李斯剧照

以此为前提,秦始皇下令焚毁书籍,其中包括民间收藏的诗词、百家语等等,只要百姓家中有,都需要送到官府集中烧掉。只是有一点,"博士"职位所需的书籍不在焚烧范围内,可见秦始皇并没有丧失理智把事情做绝。博士官一般都是博览群书之人,他们的藏书除了儒家经典外,百家经典也不会少。此外,百姓家中收藏的作品,这些博士官手中未必没有。

总而言之,秦始皇针对的不只是儒家经典,只不过奉行儒家思想的人太多,所以才成了众矢之的。秦始皇不希望百姓接受先进的思想教育,更不希望他们成为有思想有主张的"领头羊",所以只能依靠这种方式。浩浩荡荡的焚书事件过后,民间能留下的书籍只有医药、农业等类别,其他都由朝廷集中管理。

秦始皇当年焚书坑儒的真正目的(秦始皇焚书坑儒)(4)

儒家思想

术士是罪魁祸首,儒生只是受其牵连

关于"坑儒"一事,很多人都认为秦始皇坑杀的对象只有儒生,其实并非如此。随着秦始皇的年龄越来越大,他对长生不老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身边笼络了很多为他炼药的术士。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秦始皇还费尽心力地送徐福出海去寻药,没想到徐福却不知所踪。

侯生和卢生都是炼药师,可他们根本就没有真才实学,自然无法满足秦始皇的要求。眼看着皇帝的情绪逐渐暴躁,他们二人便有意逃走,否则最后的下场绝对凄惨无比。在临走之前,他们传播了一些谣言诽谤秦始皇的名声,这才是"焚书坑儒"事件的开端。秦始皇知道后非常生气,这些术士不但没有炼出长生药,还敢恶意传播对皇帝不利的言论,实在是该杀。后来,咸阳城内的几百名术士都遭到了皇帝的毒手。如果这件事到此为止的话,秦始皇的言行并不算出格,因为大部分术士都是坑蒙拐骗的老手,将他们除掉反而能造福百姓。

秦始皇当年焚书坑儒的真正目的(秦始皇焚书坑儒)(5)

徐福出海

侯生等人的谣言诽谤,让秦始皇深刻意识到流言的危害性。术士在普通百姓中的威信不高,但当流言四起的时候,依旧有很多人愿意相信。那么,若是天下的众多儒生有意反抗朝廷的话,是不是会引起更大的动乱?"焚书坑儒"并不是秦始皇的一时意气,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所作出的决定,他必须将这种"自由言论"的苗头掐断。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儒生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先秦诸子中有各种各样的学派,有些内容晦涩难懂,有些过于出世不被世俗所接受,只有儒家思想备受推崇。况且,儒家奉行的是仁义礼智,更能造福广大百姓。

秦始皇暴怒之时,首当其冲的便是那些术士,只是有些人眼见苗头不对,所以赶紧逃出了城。后来,秦始皇便派人审查诸生,古代的读书人大多不懂武功细皮嫩肉,自然经不起一轮轮的残酷刑罚,屈打成招者不在少数。当然,秦始皇想要的并不是真相,而是杀一儆百的借口。

秦始皇当年焚书坑儒的真正目的(秦始皇焚书坑儒)(6)

儒生形象

总结:

作为这件事的主导者,秦始皇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当时的秦国统一时间太短,经济、文化都没有完全融合,所以统治者格外忌讳别人对他的不当评价。为了让"焚书坑儒"合理化,秦始皇给读书人安了个妖言惑众的罪名,实在是不知所谓。况且,就算他真的烧尽天下书籍,也不可能镇压所有人的灵魂,总有一些人会带头反抗。如果想控制舆论,最重要的是引导而不是压制,压力越大反抗越激烈,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