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18章诗文赏析(红楼梦迎探惜三春)

《读懂红楼》系列〔019〕期 高曰、高博 2022、03、11

红楼梦18章诗文赏析(红楼梦迎探惜三春)(1)

林姑娘到了,贾母一声令下:“请姑娘们来!”,迎春、探春、惜春在奶嬷嬷及五六个丫环的簇拥下走来。

作者写道:

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脂砚斋批语:为迎春写照。

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脂砚斋批语:为探春写照。

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粧飾。

迎春、探春、惜春,——三春初现。

请注意:三春是同时出现的,这里,作者是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显现的。

有立松轩批语为证:

欲画天尊,先画纵神,如此,其天尊自当另有一番高山世外的景像。

立松轩将三春比作“纵神”,那么,谁又是“天尊”呢?

第三回第一女主角是黛玉,“天尊”,显然是黛玉了。黛玉,隐寓康熙,大清十二帝中,康熙的丰功伟绩,堪称千古一帝,当然是天尊了。

天尊是道教术语中的一个尊称,道教信徒用以尊称地位最高的神仙(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也就是最高领袖,最高权威。

迎春隐寓咸丰,——是大清第九帝;探春隐寓嘉庆,——是大清第七帝;惜春隐寓光绪,——是大清第十一帝。

而迎春、探春、惜春,只能是护卫“天尊”的“纵神”?

什么叫“纵神”?

“纵神”,最早出现在《贞观记要》上,世道交丧时,“虽天纵神武,削平寇虐,兵威不息,劳止未康。”

迎春、探春、惜春是“世道交丧时”帝王,已到了衰落时期,他们与康熙所比,差距太大了,所以只能称之为“纵神”。

从脂砚斋等人的批语中,也能看出来。

在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名字下面脂砚斋分别注着:“原也”、“应也”、“叹也”、“息也”,连起来读,就是“原应叹息”。

贾府最后的结局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三春的命运自然是“原应叹息”,衰落期,——世道交丧时。

三春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概念:被称之为:“三春”,“三春”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一个时间密码,——它代表“大清”最后六帝,是“晩清”的代名词。

如:

第五回,元春判词“三春争及初春景”,元春为初春,三春第一次合并出现,代表一个时段,——十二钗的最后阶段。

第十三回,秦可卿对王熙凤说:“三春过后诸芳尽”, 三春过后,十二钗结束;

第七十回,薛宝琴柳絮词中:“三春事业付东风”,一切都完结了。

由于“三春”是“一笔多意”,容易让人产生歧义。

周汝昌先生就认为:“三春”一词多指孟春、仲春、季春,是三个月的泛词,也就是九十春光的意思。(周汝昌,《红楼新境》第90页。)

刘心武先生认为是三年,周汝昌先生为此爱到启发,认为“三春”措词造句的深意:“指的正是乾隆继位后,曹家得到了三年复兴的历史实情。”(周汝昌,《红楼新境》第91页。)

末了,周汝昌疑惑地吟道:“到底三春是几春,……谁做旁观冷眼人。”

“到底三春是几春”?

这要从曹頫“一笔多意”的写作特点来看,正面看好像是说春天结束,鲜花开败,反面看却是说:以迎、探、惜为代表的后六钗结束之后,大清帝国就该终结了。

最初“三春”是泛指,是个约数,曹頫当时确实也不知道是多少年。今天,我们却能清楚地看到了,从嘉庆继位的1796年算起,到宣统正式退位,──1912年,共计116年。

确切的说:“三春”是指大清晚期116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