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s是啥呢(先搞清楚CRS是什么)

CRS一度引起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恐慌,即使是政策已经正式实施的当下,依然有很人因为不了解CRS而出现不安的情绪,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crs是啥呢?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crs是啥呢(先搞清楚CRS是什么)

crs是啥呢

CRS一度引起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恐慌,即使是政策已经正式实施的当下,依然有很人因为不了解CRS而出现不安的情绪,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CRS是什么鬼?

  全球众多国家签订大协议,相互监督协助,包括统一按一套通用规则互相提供信息进行交换来达到提高税务透明度及打击跨境逃税活动。

  CRS就是这套通用规则,由OECD(经合组织)推出的,指导参与国金融机构 (香港统称财务机构)如何进行信息交换的一套通用报告准则。也包括了《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 (Standard for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nancial Account Information,简称《AEOI标准》)。

  这个准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简单理解,就是签约的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披露对方的公民在自己国家的金融资产状况。

  截至2018年8月7日,已达103个国家/地区签署了CRS框架,目前这一数据还在持续更新中。

  在2017年7月首批交换信息的50个国家(地区)近2000个双边交换关系中,已有50万自然人被披露了离岸资产,被额外征税约850亿欧元。

  而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也都在2018年9月同其他CRS参与国完成第一次信息交换。甚至,还为此准备好了新个税反避税条款。

  香港和内地会不会交换信息?

  如果在香港、离岸岛屿等国家地区开有在岸或离岸公司,或董事、股东个人开有个人金融帐户,大部份公司或个人金融帐户开在香港,担心金融信息会交换回中国内地。

  是否会交换?

  交换的大前提(3个前提同时具备):

  1、签订了大协议《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多边主管当局间协议》

  2、已制订或修订交换的国内法律基础(一般为征管法)

  3、已签订国与国之间双边/多边法(全面协议、交换协定、多边协议)

  香港已具备CRS三个大前提条件:大协议(内地与香港均在第二批),及香港本地法修订与内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及双边安排(香港与内地双边税收安排),必定会交换。

  交换对象?

  非香港税务居民,即中国税务居民(含个人与法人)在香港的金融涉税信息。

  交换时间?

  收集时间:香港财务机构于2017.1.1.及以后新开立的帐户提供自我证明,之前开立的帐户申报财务机构可使用帐户持有人檔案内的资料以决定其税务居民的身分。该等机构亦可联络帐户持有人索取进一步的资料或验证其持有的资料;

  报送时间:香港税务局要求自2018年1月开始,及以后每年1月要求财务机构报送,每年9月发送到内地税务局。

  交换后带来什么结果?

  对于依法诚信纳税的个人和企业,“标准”并不会增加其税收负担。但是,对于故意隐瞒收入、逃避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我国税务部门可根据其他国家(地区)提供的金融账户涉税信息,核实纳税人境外真实所得,对未按规定申报纳税的所得补征税款并进行处罚。

  如何理性应对全球税务交换?

  从技术技术层面来说:

  1、香港公司做账审计、岛屿公司不做实际运营;

  • 香港公司以前是法律要求,税局无法监管,但一旦银行和税局联动后,税局一定会知道是否符合“零申报”

  • 岛屿公司—消极非金融机构?如果不是在目前CRS下免于申报,但实际是否奏效,不保证,所以建议用“中”岸公司

  2、避免自然人直接持股香港公司;

  • 个人资产法人化:延缓纳税、便于日后筹划、降低中港税务协查带来的不确定性。

  3、资产多样化配置;

  4、信托架构;

  5、 身份规划;

6、 家族办公室。

  面对CRS,首先要做出选择,选择哪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金融机构,持有什么样的资产,持有什么样的主体,这些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同时,应该对自己所有的财产或财富、资产进行自我诊断,到底有什么样的财产资产。这些资产或财富,哪些已经被征税,哪些不应该被征税,哪些应该被征税,做到心中有数,对资产做一个全球的规划和配置。

  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国际税收差异、国内税收差异和不同资产的税收差异做出合理的安排和计划,从而

注:本平台摘录或转载于第三方的信息(包括文章、图片等)会标明作品来源和作者,无法查明作者的,将标明获取途径,如权利人认为内容侵犯其著作权,请书面告知,本平台将及时审查并删除被侵权的内容。其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需转载本平台内容,请注明信息来源。免责声明:政 策随时变化,注意文章时效性本文刊载所有内容仅供提供信息交流和业务探讨而非提供法律建议目的使用,不代表任何监管机构的立场和观点。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