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各乡镇示范村(大荔创建全国首批)

大荔县各乡镇示范村(大荔创建全国首批)(1)

金秋十月,又一个硕果累累的收获时节,美丽大荔再一次吸引了人们的眼光。

嫣红的月季、青翠的塔柏、精致的雕塑、宽阔的道路、整洁的候车亭、繁忙的运输车、微笑的农民,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画卷。一条条蜿蜒在同州大地的通衢大道让人印象深刻。昨日,全省“四好农村路”建设现场会在大荔召开,大荔交通建设取得的杰出成就,引来参加会议的专家们的不住赞叹。

近年来,大荔县秉承“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的发展理念,坚持将建设农村公路作为转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富民增收的重要体现,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全面构建互联互通、安全便捷、绿色生态的农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走出了一条以“美丽交通”建设领跑“美丽经济”腾飞的特色发展之路。

目前,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2200公里,其中农村公路总里程2073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4.2%。初步形成了以大西高铁、108国道、242国道为主骨架,以大朝旅游专线、沿黄观光路、202省道为一般干线,其他县乡道路为基础的“七纵七横”大路网格局。

大荔县各乡镇示范村(大荔创建全国首批)(2)

建好村村通公路沿线有景观

坑洼不平的村道、雨雪天气的“泥水路”、无人问津的农产品,曾经落后的农村交通,严重阻碍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脚步。走出家门,像城里人一样踏上平坦的水泥路,让农产品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这曾经是大荔农民梦寐以求的事情。如今,这一梦想在大荔交通人的努力下已变为现实。

近年来,大荔县以完善农村路网结构为重点,累计投资15亿元,先后实施一般县乡公路改建项目、重点农村公路项目、通村公路项目等一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新改建农村公路700余公里,实现了通村公路全覆盖,县域道路交通环境全面改善,产业飞速发展。特别是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以来,重点聚焦全县68个贫困村,完成投资5亿元,新改建朝高公路等农村公路200余公里,同步建设交通安全、排水和生命安全防护设施,农村公路安全隐患和危桥改造治理率达到100%。

农村路不仅要修通,还要修美。在建设农村公路过程中,大荔县坚持走生态之路,有序推进“四好”农村路沿线同步配套跟进,积极打造文化之路、景观之路。建成了“交通干道108”“旅游专线大朝路”等7条美丽农村公路示范样板路,特别是38公里沿黄观光路大荔段成为全省沿黄公路中最先建成通车、配套设施最全、沿途风景最美的路段。

如今的大荔,村村通公路,沿线有景观。行驶在农村公路上,一路绿树掩映、鲜花相伴,驿站、服务区、观景台、露营地、自行车道、厕所等设施一应俱全,真正实现了“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

大荔县各乡镇示范村(大荔创建全国首批)(3)

管好护好 因地制宜构建管护体系

“三份建,七分管”,农村路不仅要建好,更好管好护好。由于过去普遍重修轻管,村民自觉护路意识淡薄,通村公路上乱堆乱放现象普遍,每到夏秋季,群众就把公路当成打场晒粮的场地,不仅造成交通堵塞,还不时引发道路交通事故。一些过往货车超重运载,更是直接造成道路破坏严重……

如何养护管理好农村公路,是关乎环境和群众安全的大事。建设是发展,管理也是发展,养护管理好农村公路,直接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智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难题,大荔县摸索出了一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新路子。

一方面,以“属地管理”为核心,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完善了县镇村三级管理体系,做到县有路政员、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爱路护路乡规民约制定率达到100%。另一方面,不断强化路政管理,严厉打击侵占路产路权、超限超载等违法违章行为,建成县级路政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县乡公路全部实现路宅、路田分离,车辆超限超载率稳定控制在3%以内。

同时,根据县域实际,建立了以县养护中心和4个分中心为基点、辐射全县16个镇(街道)的网格化道路养护模式,配备道路清扫车、洗扫车等养护作业车辆16台,实现养护责任化、机械化、无盲区。将日常管养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充分融合,聘请养路员1000余名,推行“一岗双责双酬”制(“一岗”即一条路段,“双责”即公路作业范围内日常养护职责和公路作业范围外清洁保洁职责;“双酬”即美丽乡村保洁员工资和养护员工资),县道养护员每月每公里养护费从600元增加到1000元,乡道养护费从300元增加到700元,列养率达到100%。加大养护管理信息化建设,投资40万元,建成农村公路养建管理平台,农村公路“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目前,全县共落实村级公路养护管理专(兼)职人员,养护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实现了“有路必养,养必优良,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目标。

大荔县各乡镇示范村(大荔创建全国首批)(4)

运营好客运物流齐头并进

“现在公交车通到家门口,我回娘家也多了。”对住在县城的张女士来说,农村公路就是自己与家人的亲情路。以前路通车不畅,张女士很少回高明的娘家,如今路、车进了村,可以常回娘家看看了。

近年来,大荔县通过建立保障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监督管理体制等手段促进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构建了以城市为中心、乡镇为节点、道路为纽带、站场为依托、连接城镇、辐射乡村的城镇村放射状三级公交网络体系,实现了镇镇有站、村村有亭,为群众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目前,全县从事道路班线客运企业共4家,客运战场1家,开通客运线路66条,营运客车220辆,设置镇村候车亭108个,公交站牌152对,乡镇等级客运站14个,公交化运营的通村客运班线11条,全县16个镇,272个建制村均已通客车,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形成了“县有客运站、镇有客运点、村有候车亭”的便民乘车系统,一体化水平达到部颁AAAA级标准。今年年底,计划投资2亿元,规划建设集高铁站、汽车站、自行车站、城乡公交站和旅游客运站“五位一体”的多功能综合车站,为群众出行提供零换乘体验。

修路通车,不仅满足了农民出行,也推动了物流发展,节约了农村运输成本。为切实解决农副产品信息不畅、买卖难等问题,从2009年开始,大荔县大力发展农村物流,通过科学搭建物流站点、物流信息、货运配送3个网络,在全国率先建成“以县城为中心、以镇为站、以行政村为点”的三级物流服务网络。同时,规划建设了汽贸产业园,全县汽贸企业达到200多家,货运车辆1.2万辆,年货运量5000万吨,货车保有量和货运周转量均居渭南之首。

如今,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城乡公路,一头连着田野的梦想,一头通向城市的繁荣,中间承载的正是父老乡亲齐心协力奔小康的坚实脚步。

大荔县各乡镇示范村(大荔创建全国首批)(5)

融合好做足“美丽公路 ”文章

9月,正是冬枣上市的时节,安仁镇万亩现代有机冬枣科技产业示范园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枣农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安仁镇冬枣示范园,这个集“产业 旅游 文化 体育 增收”为一体的现代田园综合体,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果农告诉记者,安仁镇冬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便捷的交通。以前路不好,客商不愿意来,冬枣卖不出去,产业发展受到限制。如今沿黄公路、大朝公路宽阔平坦、四通八达,客商都争先上门收购,游客也逐年增多,产业前景越来越好,农民口袋越来越鼓。

一路通,百业兴。近年来,大荔县铆足了劲儿在“美丽公路 ”上做文章,以“农业 “旅游 ”“体育 ”为主题,坚持融合转型,使优美的农村公路风景线真正成为生产力、竞争力。

“交通 农业”,架起致富桥梁。大荔县依托千公里美丽公路风景线,开展百公里百万亩美丽产业提质增效行动,“38万亩有机冬枣基地”“10万亩生态渔业基地”“10万亩时令水果基地”“20万亩黄河粮仓”“现代科技畜牧养殖区”“12公里多彩月季花长廊”等特色农业功能区域串联一体、组团集聚、协同发展,打通了农产品进城“最先一公里”,有力助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四好农村路”成为群众的致富金桥。

“交通 旅游”,带来美丽经济。大荔县依托发达的交通网络和优美的乡村环境,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形成了以“关中沙海、北国西湖、天下粮仓、醉美黄河”四大核心景区为引领,6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为支撑,平罗农业公园、黄河“多彩渔村”、新堡休闲农庄等为基础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贯通形成西至西安、东至永济、北至洽川、南至华山的1小时黄金乡村旅游圈。如今的大荔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秦晋豫黄河金三角重要的旅游集散地。2016年累计接待游客600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30亿元。

“交通 体育”,打造地方名片。大荔县坚持把大朝旅游专线、沿黄观光路等最美农村路作为承接赛事、拉动经济、推动发展的重要载体,重点实施了百公里“5 1”站自行车绿道工程,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的慢生活出行方式成为时尚。特别是投资3000万元,在沿黄观光路上配套建设了15公里的黄河湿地水上自行车道,成为陕西大荔黄河湿地水上最美的“景观图”。“丝绸之路·美丽大荔”国际马拉松赛、全国竞走锦标赛等多项中省赛事在大荔成功举办,大朝旅游专线被各界誉为“最美乡村赛道”,有力提升了大荔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对外开放水平,成为一道亮丽的名片。

大荔县各乡镇示范村(大荔创建全国首批)(6)

成绩有目共睹,荣誉纷至沓来。

2016年,大荔荣获“全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好路杯’优秀县”荣誉称号;

2017年6月,被国家交通运输部列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第一批创建县;

2017年8月,被国家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公路建设一小步,经济发展一大步。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在“交通 ”战略引领下,美丽大荔建设驶入快车道。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这片土地的发展红利必将更加凸显。(来源:渭南日报 记者夏莲单江鹏通讯员马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