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的野生菌是什么 原本只存在于传说中的藏族小村

直到今天,维西巴珠村对于外界来说依然还是一个迷,在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导航地图中,只能看见在香格里拉大山脉里有个“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巴珠村”这个标记,但是却没有可以通往这个地方的道路指引,想要自驾,看起来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对于世人来说,它是真实的存在,但它又在哪里?

拉萨的野生菌是什么 原本只存在于传说中的藏族小村(1)

巴珠村位于维西县塔城镇的大山深处,距塔城镇政府所在地大约25公里,因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施工难度较大,因此进村的道路依然是以土路为主,正因如此,所以通往巴珠村的道路其实并不好找,要不是生哥和英姐带着我们,我想我们永远也找到进入村子的道路。

拉萨的野生菌是什么 原本只存在于传说中的藏族小村(2)

这里年平均气温 13.10 ℃,年降水量 1,000.70 毫米,非常适合种植农作物,以前村里虽然贫穷,但是却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随着输电线路、电话线路的引入,村民们也渐渐告别了松明火把的日子,点上了灯,看上了电视,装上了固定电话,也开始用上了移动电话。

拉萨的野生菌是什么 原本只存在于传说中的藏族小村(3)

村子是个纯藏族村落,随着信息的畅通,这几年村民们开始种植一些经济性作物,同时也将山里的土特产,比如松茸、羊肚菌还有一些野生的中药材等等,运出去,换成了钱,手头开始有了多余的钱,村民们也告别了曾经又矮又漏风又漏雨的木板房,慢慢搬进了能遮风挡雨的新房。

拉萨的野生菌是什么 原本只存在于传说中的藏族小村(4)

农耕的时间毕竟很少,很多时候,村民们就会聚在一起晒晒太阳,闲聊家常,而聊的话题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就是我们看起来琐碎到可以完全不值一提的事情,倒也悠闲自在。

拉萨的野生菌是什么 原本只存在于传说中的藏族小村(5)

也有一些村民会在自己院子里养几窝蜜蜂。当地人养蜂的方法挺特别,把一根树桩从中间掏空后放在那里,听说就会有蜜蜂自己进内筑巢。取蜂蜜的时候,就把烟喷进去,当蜜蜂飞走时,就可以把充满蜂蜜的蜂巢割出来。曾经只是为了自家及朋友食用,今天这种纯天然的蜂蜜也突然成了畅销货。

拉萨的野生菌是什么 原本只存在于传说中的藏族小村(6)

我尝了一口带蜂蜜的蜂巢,真的,真的非常甜,还夹带着浓浓的花香果香,感觉跟超市里买到的完全不一样。

拉萨的野生菌是什么 原本只存在于传说中的藏族小村(7)

村民们最想不到的是,自己种了一辈子的玛卡,只是家里方便贮存的蔬菜,突然间会吸引很多山外的采购商前来购买,一夜间成了抢手货。

拉萨的野生菌是什么 原本只存在于传说中的藏族小村(8)

这里海拔在3000米以上,进村的时候,一些太阳照射不到的道路上还积着一层薄薄的白雪,一些背光的草丛里,日积月累的露水已经结成厚厚的一层冰。

拉萨的野生菌是什么 原本只存在于传说中的藏族小村(9)

目前村里有村民1000多个,平时相互间也会互相串门,谁家要是来了客人,那周围的邻居更是会一起过来唱唱歌、跳跳锅庄,一定要让客人感受到巴珠村民的热情。

拉萨的野生菌是什么 原本只存在于传说中的藏族小村(10)

阿妈已经快80的人了,但体力依然不比我们差,那天遇见她时,她刚好从外面背着一大袋喂牛羊的草料回来。

拉萨的野生菌是什么 原本只存在于传说中的藏族小村(11)

近来,村里也慢慢开始使用沼气,但并不能完全满足村民的日常需要,很多巴珠村村民依然习惯在使用火塘烧水做饭,而这也是屋内最好的取暖方式。

拉萨的野生菌是什么 原本只存在于传说中的藏族小村(12)

山里的手机网络信号覆盖不是很好,时断时续,虽然很多家庭也有了电视,但是到了晚上,村民们还是喜欢找个地方聚在一起,围着在火塘边聊天。没有农活时,阿妈手里永远都拿着转经筒和念珠,转经筒再转,念珠再数,嘴里默默的念着真经,在他(她)们心中,这都是虔诚的积累,福报的增长,好运的聚集。

拉萨的野生菌是什么 原本只存在于传说中的藏族小村(13)

巴珠村每年冬天都会下雪,也很寒冷,趁着天气海算暖和,村民们就会提前将猪杀了,切成块,稍微腌制后就挂在屋旁风干。那一块块随风摆动的猪肉块,也成了巴珠村秋冬季节里最有特色的风景。

图文为原创,未经允许,不得编辑、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