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三四五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三)

高一历史必修二三四五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三)(1)

高一历史必修二三四五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三)(2)

一、三民主义:

高一历史必修二三四五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三)(3)

高一历史必修二三四五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三)(4)

1、背景:

(1)政治: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旧的救国方案屡屡碰壁。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政治舞台。

(3)思想: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受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考察西方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和社会现状,吸取欧美贫富悬殊的教训。

孙中山还受法国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影响,欣赏达尔文进化论、马克思《资本论》、美国亨利•乔治的“单税社会主义”思想。受到儒家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唐朝民族和睦思想、黄宗羲等反君主专制思想、洪秀全均田思想的影响。以知难行易作为哲学理论基础,在民主革命实践中不断融铸创新。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然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1905年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高一历史必修二三四五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三)(5)

2、标志和内容:

1905年提出同盟会纲领,并在《民报•发刊词》上阐发。

三民主义

思想内涵

地位

局限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前提

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核心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

平均地权:核定地价,增涨地价归国家所有

补充

不是彻底的土地纲领,没有实行

高一历史必修二三四五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三)(6)

3、评价:

①积极:是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迅速成为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

②局限: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因此难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根源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妥协性。)在宣传上重民族主义轻民权主义。

高一历史必修二三四五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三)(7)

4、实践:

①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②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内容)

③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孙中山先后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维护民主共和,但都先后失败。(教训)

高一历史必修二三四五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三)(8)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还可以萌发。——《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的表现。辛亥革命为什么没有挖掉“树墩”?何以见得“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剪短枝叶的表现: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海军。

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破坏中国革命;革命纲领不彻底。萌发的表现:袁世凯复辟帝制;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

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比以前有何变化?原因何在?

变化:认识到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改组国民党,联合苏俄,发动民众。

高一历史必修二三四五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三)(9)

高一历史必修二三四五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三)(10)

二、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高一历史必修二三四五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三)(11)

1、发展原因:

①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一再失败,救国必须寻求新途径新力量。

②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使孙中山看到希望。

③共产国际和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

④孙中山具有强烈的革命爱国思想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根源)

2、发展标志和内容:

1924年国民党一大宣言实际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核心、方法和手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三大政策

民族主义

以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联俄

民权主义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政府)

联共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扶助农工

实践

是辛亥革命的理论指导

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的旗帜

相同点

都反对民族压迫,要求民主政治,平均地权;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都以民权为核心,都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1911年《军政府宣言》: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民族的国家。1912年《宣告各友邦书》: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1924年《国民党一大宣言》:一切不平等条约 ……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有什么变化?早期只反对满洲贵族统治,甚至把满族排斥到“中国”之外,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甚至承认不平等条约。后来明确地提出取消不平等条约,形成大中华民族国家观。

《同盟会宣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国民党一大宣言》: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高一历史必修二三四五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三)(12)

旧新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有何异同?为什么不同?

都主张民主共和制。前者把民权赋予反对帝制的国民,因为当时革命主要对象是清政府。后者把民权赋予中国国民中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人,因为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之生活。企业之有独占的性质者,及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铁道、航路等,当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高一历史必修二三四五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三)(13)

3、评价:①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②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这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了国民革命在全国展开。

4、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的纲领:

孙中山(1866.11.12—1925.3.12):1884年与卢慕贞结婚,三年后转学香港西医书院。1894年上书李鸿章,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1895年发动广州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1905年领导成立同盟会,阐发三民主义思想体系。1911年策划广州黄花岗起义。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临时约法。1913年发动反袁独裁的二次革命。1915年与宋庆龄结婚,发起反袁复辟的护国运动。1917年发起反段独裁的护法运动。1919年改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1924年主持召开国民党一大,重新阐释三民主义。1925年应邀赴京谋求国家和平统一,病逝于北京。

孙中山认为西方三权分立制度中,行政机关拥有考试权可能滥用人才,立法机关拥有监督权则有国会专制的流弊,因此认为应该另设考试院和监察院,此乃五权分立之由来。

余之革命方略,规定革命进行之时期为三:第一为军政时期,第二为训政时期,第三为宪政时期。军政时期即“以党建国”的暴力革命时期,训政时期即“以党治国”时期,宪政时期即“还政于民”时期。――孙中山《中国革命史》

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孙中山(1866.11.12—1925.3.12)活动大事记:1884年与卢慕贞结婚,三年后转学香港西医书院。1894年上书李鸿章,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1895年发动广州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1905年领导成立同盟会,阐发三民主义思想体系。1911年策划广州黄花岗起义。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临时约法。1913年发动反袁独裁的二次革命。1915年与宋庆龄结婚,发起反袁复辟的护国运动。1917年发起反段独裁的护法运动。1919年改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1924年主持召开国民党一大,重新阐释三民主义。1925年应邀赴京谋求国家和平统一,病逝于北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