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历史上的真实名字(从黄帝之子成为苗族祖先)

在上古的诸多传说中,蚩尤可以说是最传奇、最神秘也最复杂的一个人,正史和民间都给予它许多神秘色彩,比如他的坐骑是食铁兽,也就是现在的国家一级保护“废物”大熊猫。比如史书记载蚩尤有八只脚,铜头铁额刀枪不入。黄帝称他为“兵主”,民间称他为“战神”。他的事迹和身份也扑朔迷离,我们都知道黄帝战蚩尤的故事,也知道涿鹿中原这个成语。《史记》记载黄帝在打败了炎帝之后,再击败蚩尤,从而成为天子。《逸周书》记载,是蚩尤侵犯了炎帝部落,炎帝求助于黄帝,于是炎黄联手打败了蚩尤。《山海经》则记载,是蚩尤先出兵讨伐的黄帝,黄帝对其展开自卫反击,从而杀掉了蚩尤。而关于蚩尤的身份,司马迁说“诸侯相侵伐,蚩尤最为暴”,认为蚩尤是黄帝分封的诸侯,《汉书》里孔子对鲁哀公说“蚩尤,庶人之贪者”,认为蚩尤是以下犯上的平民,《吕氏春秋》则认为蚩尤是九黎部落的天子。

蚩尤历史上的真实名字(从黄帝之子成为苗族祖先)(1)

这一切的一切,都给蚩尤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再加上上古记载的时间错乱,以至于我们现代人有了一个比较公认的、但是完全荒谬的共识,就是黄帝、炎帝、蚩尤都是部落首领的共称,比如前一代黄帝死了,新的黄帝继续沿用黄帝称号,只有这样才能说得清史籍中的混乱。我们不能用想象去解释历史,我们得用已经存在的文献,和出土的文物去印证历史。

在一个多月前,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有了重大发现,他们从出土的“清华简”中,发现了蚩尤的真实身份,竟然是黄帝之子。所以黄帝和蚩尤之间,是希腊神话中酷爱的“弑父”情结?这一点我们先从清华简说起。

2006年,文物贩子在香港兜售一批战国竹简,在确定了竹简的真伪后,2008年,清华校友赵伟国果断出资购买了这批竹简捐赠给母校,一共2388枚。竹简中记录的内容十分丰富,很多都是前所未闻的经史类书籍,曾任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的李学勤教授评价说,这批竹简会极大地改变中国古史研究的面貌。经过碳14鉴定,其年代被断为战国中晚期文物,根据其文字风格,可以判定是楚国的竹简。

蚩尤历史上的真实名字(从黄帝之子成为苗族祖先)(2)

经过十余年的研究,“清华简”目前有了十辑的成果,它直接印证了《古文尚书》是伪作,证实了楚国迁都的线路,并且发现了周文王的遗言和周武王乐诗,要知道乐诗在秦代以后已经全部亡佚。诸如此类的发现不胜枚举。而这次,“清华简”明确记载着:“黄帝有子曰蚩尤,蚩尤既长成人,乃作为五兵。” 这一说法激起千层浪,令不少学者回忆起了《史记》中曾经记载过的一段对话,汉武帝时期,太子刘据被江充诬陷败亡,田千秋给汉武帝上表,替太子鸣冤,说:子弄父兵,罪当笞。父子之怒,自古有之……蚩尤畔父,黄帝涉江。可见自战国以来一直到汉代,都有蚩尤是黄帝之子的说法。

上古的历史,神话和真实穿插,别说令今人无法分辨,即便是先秦两汉时期,对于上古人物的真实性也是无从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蚩尤在先秦两汉时期地位非常崇高,是和炎、黄并尊的战神、兵主。《史记》记载蚩尤死后,天下仍然没有得到和平,黄帝就画了一副蚩尤的画像震慑天下,结果“八方万邦皆为弭服”。秦始皇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川大山及八神,第一个祭拜的是天主,第二个祭拜的是地主,第三个祭拜的就是兵主蚩尤,由此可见蚩尤地位之高。汉高祖刘邦起兵时也是,先祭拜了黄帝,又祭拜了蚩尤。汉代成立后,在国家的正式祭祀体系中,也有专门的“蚩尤之祠”,祠堂修建在长安城中。此后,后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每次用兵之前都有祭祀蚩尤的习俗,这一点无论从学者的著作中或者官方的正史中,都有所记载。宋朝初年,太宗赵光义征河东前,仍然祭祀了蚩尤。可见蚩尤作为“兵主”“战神”,出征前的祭祀俨然成为了人们对于战争胜利的渴求。

而自宋朝之后,人们再也没有了在出征前祭祀蚩尤的习惯,这又是什么原因?明朝学者黄宗羲在《明文海》里给出了解答,《明文海》中记载:君子以为不信蚩尤,为乱兵黩武者祀。认为蚩尤虽然善战晓勇,但是蚩尤是邪恶的一方,而黄帝讨伐蚩尤是正义之战,所以只有穷兵黩武的人才会祭祀蚩尤。这一个观点的诞生,和宋代理学的发展有极大的关系,理学标榜道德,又成为官方哲学,因此蚩尤作为反派形象,被从战神的位置拉了下来,取而代之成为战神的,是忠义的象征,汉将关羽。

蚩尤历史上的真实名字(从黄帝之子成为苗族祖先)(3)

在汉族地区,蚩尤自宋以后地位彻底衰落,反而在苗族,蚩尤成为了他们的祖先。苗族认蚩尤为祖又是从何而来?说来讽刺,蚩尤为苗族祖先这一传说距今的历史一百三十余年。1891年,法国汉学家拉克伯里用扯淡的“汉族西来”说,解释了蚩尤事件。这个学说是这样的,华夏先祖黄帝是从巴比伦迁入中国的,然后祭拜了当地土著的首领蚩尤,蚩尤的手下一部分成为了奴隶,一部分南逃成为了苗族。这一观点得到了诸多日本学者的认同,进而影响到了当时在日本的留学生。当时的大学者章太炎就在日本留学,信奉汉族西来说,清末革命家陈天华在反清檄文中,把黄种人分为汉、苗、东胡、蒙古四种,也认为汉族是黄帝西来打败了蚩尤,把土著苗族赶到了南方。梁启超在《太古及三代载记》里,也相信了这个论证,说“三苗与九黎同族,其酋之著者,曰蚩尤”。最后,这一说法越传越真,大家都相信了苗族人祖先就是蚩尤。

那么苗族人是从何时接受这一说法的呢?历史并不久,仅仅27年而已。1994年,涿鹿大战的发生地河北涿鹿县,想要利用当时最火爆的“炎黄子孙”热,在当地修建炎黄塑像,建立炎黄城,由此吸引游客。而当时一位苗族老将军听到了这个消息,立即写了一封长信对这一举措表示反对,老将军认为蚩尤不仅是苗族的始祖,也是汉族的始祖,要恢复蚩尤作为中华文明创始人之一的要求。这个长信在苗族同胞间引起了极大地轰动,人们感慨于老将军直言不讳的勇气,又从史书、传说、民间故事中,寻找蚩尤是苗族先祖的有力证据。最后真的还找到了,在苗族川黔滇方言区,流传有“格蚩爷老”的传说。一些知识分子就认为“格蚩爷老”也能翻译成“格蚩尤老”,这蚩尤不就出来了吗?其实苗话里“格蚩”意思是爷爷、老人,“爷老”的意思是英雄,和蚩尤并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苗族又有黑苗、红苗、青苗、花苗、白苗和仲家之分,相互之间语言、习俗都不通,何来共祖之说?黔东南苗族认为自己的始祖是姜央,湘西苗族认为自己的始祖是傩公、傩母,还有一些苗人认为自己始祖是盘瓠。可见苗人的祖先并不统一。可现在凭空出现了一个蚩尤,这不正好有利于苗人的团结一致吗?种种因素下,蚩尤是苗人共祖这一说法开始得到有力支持,随后成为主流。

蚩尤历史上的真实名字(从黄帝之子成为苗族祖先)(4)

由此可见,无论炎黄蚩尤的传说是真是假,无论蚩尤是炎帝之臣也好,是黄帝之子也罢。这些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了维系中国人血脉的纽带,让我们无论走到何处,都能记得自己的来路。从黄帝、从炎帝、从蚩尤,到唐尧、虞舜、夏禹,再到商周、秦汉、唐宋,中国的文明一直源远流长,未曾断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