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大汉的刺杀行动叫什么(2000年前大汉的刺杀行动)

两千多年前,大汉王朝面对西域出现的混乱局面,派勇士傅介子执行了一次千里“斩首”行动,成功刺杀了楼兰王安归,有效震慑了西域诸国,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得以正常开展,为大汉在日后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次“斩首”行动,从谋划到实施,其行动之快,效率之高,影响之大,堪称经典。

2000年前大汉的刺杀行动叫什么(2000年前大汉的刺杀行动)(1)

(图)汉

▲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汉朝因尚火德故称为炎汉,又因皇室姓刘而被称为刘汉。

1

(图)张骞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公里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

2

“斩首”谋划:大汉制定策略,决定杀一儆百

当时大汉皇帝是汉昭帝刘弗陵,朝政大权由大将军霍光把持。

面对楼兰、龟兹的袭扰,霍光决定先采取问责的办法,以观后效。于是,他派时任骏马监的勇士傅介子出使大宛,顺便带着大汉的诏令责问楼兰、龟兹。楼兰、龟兹国王见到汉使,立即嘴软,表示认罪。但汉使一走,继续使坏,表里不一,反复无常。

傅介子从大宛回来路过龟兹时,感到不给这些两面派一些颜色,他们是不会真心服软的,于是,果断杀掉了匈奴派驻龟兹的使者,希望杀鸡儆猴,让楼兰、龟兹有所收敛。

傅介子回到长安,把探听到的消息一一告诉霍光,于是,就有了《汉书•傅介子传》一段精彩的对话。这段对话,其实就是确定“斩首”行动的战略谋划。我们稍微把它演绎一下,大概如下。

傅介子说,楼兰、龟兹反复无常,如果不对他们进行严惩,西域各国就会效仿,那样,大汉就会失去西域的控制权。霍光问,如果不派地面部队介入,还有什么办法震慑这些小国。傅介子道,如果不派军队,就派特种部队前去,给他来个“斩首”行动,杀掉他们的国王,以此震慑其他各国。霍光沉吟片刻,觉得这个办法很有效果,就问傅介子成功几率多大。傅介子说,我路过龟兹时,发现龟兹王对身边的人没有防范之心,容易得手。霍光又问,这项任务十分艰巨,谁能完成?傅介子自荐道,派我去吧,保证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霍光大喜道,有壮士在此,何愁西域不平。但是,他建议傅介子,龟兹路远,不如先拿楼兰开刀。

就这样,一次千里“斩首”行动开始了。

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胸襟和勇气,傅介子就是这样的英雄。

2000年前大汉的刺杀行动叫什么(2000年前大汉的刺杀行动)(2)

(图)傅介子

▲傅介子(?一公元前65年),西汉勇士和著名外交家,汉族,北地(今甘肃庆阳西北)人。昭帝时,西域龟兹、楼兰均联合匈奴,杀汉使官,略劫财物。

3

“斩首”经过:英雄剑指楼兰,行动获得成功。

毕竟要到千里之外刺杀他国的国王,难度系数极高,风险也极大,就算成功,也会被杀。为此傅介子做了周密细致的准备,首先严格挑选了几位敢死队员;其次得知楼兰王安归爱财如命,便携带了大量黄金财物,以便见机行事。

一切准备停当之后,傅介子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勇气,带着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决心,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茫茫长路。

公元前77年,傅介子到了楼兰。但楼兰王安归生性多疑,防范甚严,傅介子实在找不到下手的机会,便假装带领特战队员离去,路上特意拿出黄金财物让楼兰的陪同人员看到。

这一招果然管用,楼兰的侍从回去报告了楼兰王,见钱眼开的安归哪能眼睁睁看着肥水外流,立即召见了傅介子,并摆下宴席款待汉使。

宴席之间,酒过三巡,气氛热烈,关系拉近。傅介子看到安归完全没有了戒备之心,便对他说,大汉皇帝给你捎带口信,要和你单独谈一些国家机密。酒酣耳热的安归哪里还有疑心,便屏退左右,和傅介子进到帐篷里面。

安归刚进入帐篷,傅介子一声令下,早已埋伏多时的两名敢死队员从后面挥剑直刺安归,“斩首”一举成功。

完成刺杀行动,保证自己安全返回,这才算是百分之百的成功,历史上多少刺客都是有去无回,而大智大勇的傅介子却做到了。

傅介子出来高声宣布说,楼兰王背弃汉朝,皇帝派我来诛杀他,汉朝大军随后将到,谁敢造次,大汉将灭掉楼兰!楼兰的王公大臣被傅介子的勇烈镇住了,再加上担心有国破家亡的风险,纷纷跪拜,表示臣服。

就这样,傅介子带着楼兰王的头颅安全离开,全身而退,并把楼兰王的头颅用驿马快速送到长安,悬于未央宫北门之外。

2000年前大汉的刺杀行动叫什么(2000年前大汉的刺杀行动)(3)

(图)楼兰

▲楼兰国是西域古国名,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国都楼兰城(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

4

“斩首”影响:大汉震慑西域,丝路得以畅通

傅介子刺杀楼兰王后,汉朝另立在大汉做人质的尉屠耆为楼兰王,改楼兰国名为鄯善,迁都扜泥城,并派司马一名、士卒四十人护送尉屠耆回楼兰继位。西域诸国受到震慑,纷纷派出使臣向大汉示好。其后大汉王朝派遣吏卒在楼兰屯田,并在沿途设置烽燧亭障,保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17年后,即公元前60年,匈奴负责管理西域的日逐王降汉,大汉又在争夺西域车师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在这样的形势下,西汉在新疆轮台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西域都护府的设立,加强了大汉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意义重大。这其中,肯定也有傅介子的功劳。

傅介子不辱使命,千里“斩首”,立下了不朽功业,是继张骞之后第二位开通西域的勇士。几十年后,陈汤写下“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奏章,其实就是这种“斩首”行动的精神延续。一百年后,班超读到这段历史,发出了“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的慨叹,遂投笔从戎,出使西域。

傅介子的英雄行为也得到了后世的赞扬,唐代大诗人李白无比敬慕,喊出了“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豪言壮语;边塞诗人王昌龄慷慨陈词,“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汉勇士傅介子,一腔热血报家国。当年荆轲刺秦王,如今英雄斩楼兰。

历史大学堂专栏作家 文:李元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