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三国之中你最最为钦佩的是哪位人物)

三国时期,风云激荡,英雄豪杰,多如星汉。在这个中国历史上被浓墨重彩渲染的辉煌时期里,出现了多少令人钦佩的风云人物。

三国时期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三国之中你最最为钦佩的是哪位人物)(1)

三国的军师是很多人口中最津津乐道的角色,一说到军师,黄口小儿也能轻松说出诸葛亮,司马懿,庞统,郭嘉等赫赫有名的人物。

三国时期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三国之中你最最为钦佩的是哪位人物)(2)

当时的时局混乱,风云变幻的背后多少能人异士卧虎藏龙,在背后发挥关键作用却不为人知。就如在这些有名的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巨大光环下,有两位智谋足以和他们平分秋色的顶级谋士却只是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只因他们至死都未出山。

三国时期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三国之中你最最为钦佩的是哪位人物)(3)

那么,他们是因为学识技能不够吗?不,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韬武略成竹在胸,眼光独到智冠天下!那他们是因为怀才不遇,没有人肯来收为己用吗?不,袁绍,曹操,刘表,刘备这些重量级人物都曾慕名前来请求出山,只不过被看透乱世的他们一一回绝。那这两位究竟是谁呢?就是司马徽,胡昭。

三国时期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三国之中你最最为钦佩的是哪位人物)(4)

三国关键人物关于这两个人物的相关记载,能找到只有极小的篇幅,却对三国历史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稍微不慎,历史将会被重新改写,为什么这么说呢?鬼谷子云,智谋有四大境界,谋己、谋人、谋众、谋天下!司马徽很好地做到了这几点。

三国时期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三国之中你最最为钦佩的是哪位人物)(5)

司马徽,生年不详,字德操,如果你曾听说过”水镜先生“那就是本人。博学广识,上通兵法,下通经学,不仅如此,还会奇门,道学等高深学术。可以看出,司马徽博识多通,谋划技术早已不仅局限在军事上,也许因为这样,他似乎早已看透形势。

三国时期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三国之中你最最为钦佩的是哪位人物)(6)

尽管有曹操、刘备有意将其招致麾下,面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前景他都不为所动,选择归隐田林,甘愿守在阳翟故里,躬耕度日,保全自己一隅安宁。这可谓谋己。尽管不出仕,他却在用另外一种方式影响着时局。世人都在为刘备对诸葛亮三顾茅庐的美谈赞叹不已。

三国时期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三国之中你最最为钦佩的是哪位人物)(7)

殊不知,大名鼎鼎的诸葛卧龙,庞统,徐庶等便是司马徽的门下,而这出戏,最初就是由司马徽亲手导演而成。刘备起初的目的是为了请司马徽出山,司马徽画风一转“我不过就是一名世俗学士,要懂得辨别当下时局韬略的俊才,我给您推荐卧龙和凤雏。”“那卧龙凤雏是谁呢?请先生指点。”就这样,徽安全退出,把诸葛亮庞统推到了制高点,间接操控了接下来的大局,所以说对当时的三分天下有极大的推助作用。从谋人到谋天下由此可以看出。

三国时期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三国之中你最最为钦佩的是哪位人物)(8)

李瀚《蒙求》中诗曰:“司马称好。”我们如今说得“好好先生”的典故便是从此出。因为司马徽从不对任何事物做犀利分析,深度解读,被人提问某人某事如何,司马再多的解说结论都是“好,好。”但司马并不瞎,识人便是他的顶级技能,而且很懂得周旋之道,他看出刘表目光短浅,生性多疑,所以三箴其口,不谈时势。他懂得曹操这位乱世奸雄的心狠手辣,面对对方抛来的橄榄枝他小心斡旋最终化解。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小心翼翼,他没有机会得罪当下任何人,也给他减少很多杀身之祸。无形中,司马徽做好了谋众的工作。

三国时期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三国之中你最最为钦佩的是哪位人物)(9)

古人云小谋谋于事,中谋谋于局,大谋谋人。当代乱世,群雄争霸,为求安身立命,每个人有自己的活法,对比司马徽的精诡布局,胡昭的职业生涯路线没有像他一样谋划精深,却犹如娟娟细流,水滴石穿。

三国时期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三国之中你最最为钦佩的是哪位人物)(10)

三国时期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三国之中你最最为钦佩的是哪位人物)(11)

三国的另一位孔明胡昭,字孔明,没错,三国的孔明有两位,说起来,胡昭比诸葛亮早出生二十年,他才是最早的那一位。而他的聪明才智确实也担当得起孔明这个名号。胡昭自幼熟读经史,学识广博,精通法典,军事谋略,而且在书法上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三国志·魏书·管宁传》、《书断》就有记载昭善史书,与钟繇、邯郸淳、卫觊、韦诞并有名。尺牍之迹,动见模楷。……张华云:“胡昭善隶书。”面对这样才华出众的人,以当时的局势,各路英雄招兵买马的名单里怎么能没有他。起初他去冀州避乱,袁绍便趁机准备收他为己用,但是胡昭拒绝了。

三国时期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三国之中你最最为钦佩的是哪位人物)(12)

袁绍善妒又怕胡昭被他人所用影响自己的事业,思虑再三,没过几天就决定将其灭口,然而还没等袁绍的手下抓到他,他早已逃之夭夭,归入深山老林不见踪影。曹操以丞相之位多次邀请其加入自家阵营,胡昭自诩山农野夫,不懂这些,礼貌又不失风度地推辞,曹操无奈最终只能成全了其退隐山林,闲云野鹤的书生意气。胡昭因为懂得审时度势,洞察人心,提早警惕和果断出逃为自己躲过一劫。加上正确的自我定位,这才成全了自己周全的一生。

三国时期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三国之中你最最为钦佩的是哪位人物)(13)

享受山水快意,一生潇洒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而这位当代名仕,却活出了89岁的高龄,这和他智谋深远,快人一步的强大执行力和计划性不无关系。胡昭虽说归隐山林,享受山水快意时未必毫无作为。眼光独到的他在自家居住的陆浑山开展教育事业,传道受业解惑,造化一方百姓,也得到了邻里八乡的尊重爱戴,声名远播。很多名门贵胄,听闻大名,不远千里,将子弟送到此地接受教育,司马懿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和他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国时期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三国之中你最最为钦佩的是哪位人物)(14)

司马懿,三国军师里的代表人物,也是他开创了西晋王朝。司马懿在求学期间因得罪当地的周生,差点死在他的手上,当时实力悬殊之际,幸得老师出手相救,力挽狂澜,这才逃过一劫。胡昭所为何止救人一命,若非他出手,司马懿这颗璀璨明星怕是早已退出史册,后期的历史也因此被改写。

三国时期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三国之中你最最为钦佩的是哪位人物)(15)

所谓谋士,必有所图,司马徽,谋而不划,胡昭,划而不谋,两种风格,殊途同归。深谋远虑之下,顾全大局,又保全了自己,在三国乱世中,这样的智慧,又有几人能及,能力之强,可见一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