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提拔田文镜旁边的九品小官(怎成了田文镜的小文秘)

向敬之

1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胤禛之所以能成为雍正。邬先生居功厥伟!

这个邬先生,大难不死的刑余之人,料事如神,行为乖张,不论康熙出什么牌,他都能猜中。

就连康熙在万寿宴上,收到被掉包的大将军王胤祯的死鸡礼物,也不追责,反而将刚刚赏赐亲王双禄的雍亲王,以及上书房大臣张廷玉、马齐撤职,让踌躇满志的胤禛近乎绝望。

哪知邬思道一听,马上祝贺胤禛,该准备继位前的大事安排。

果不其然,康熙大限将至,也紧锣密鼓地给胤禛接班做防暴部署,给隆科多多重恩惠、一旨制约的拉拢。

邬思道猜中了。胤禛称帝了。

对于这位帝王师,胤禛也下了血本,养在府邸十年,还让年羹尧的妹妹秋月伺候了十年。

秋月爱上了邬先生。邬先生说她迟早是四爷的人。为勒回年羹尧这匹脱缰的战马,四爷纳了秋月做侧福晋。

雍正提拔田文镜旁边的九品小官(怎成了田文镜的小文秘)(1)

《雍正王朝》秋月与邬先生剧照

雍正要给邬先生名分,邬先生却要半隐。

好一个半隐,答得很巧妙。但,允祥送邬先生,邬思道道了真言,流了真情。

兔死狗烹,皇上也不例外。他要允祥辞掉铁帽子王,可保一世平安。史上的允祥做定了铁帽子王,而且死后改回原名不避皇帝名讳。

他见到新来的如月,却直呼秋月。看来邬先生对秋月情有独钟,红颜知己,但座主的政治需要,抢走了他的心爱的女人。

邬先生很聪明。他知道给皇上继位前做过私密事情的人,都会很快被处决。

为何他能先知?他的答案是:“我是一个阴谋家。”

潜台词,胤禛即位,也是靠的阴谋。

雍正的帝王师邬思道走了,在“天下第一巡抚”诺敏的山西亏空案发时,进了钦差大臣田文镜的幕府。

2

而对于邬思道这样给胤禛承继大统出谋划策的著名人物,却不见正史。

《清史稿》中没记,《清史列传》也没有。

只是,清末民初史学家李岳瑞在《春冰室野乘》中,写到了邬思道这个人。

邬思道,又名邬斯道,绍兴师爷出身,自幼好读书,科考不得意,便开始游幕生活。他客居开封时,被河南巡抚田文镜发现,高薪聘请至幕府。

正好,田文镜正为一件案子的公文发愁,屡写屡驳。

邬思道大笔一挥,立就,送至北京刑部,一次性通过。

李岳瑞在《春冰室野乘》中,专写一篇“田文镜之幕客”邬思道。记载,某日,邬思道对田文镜说:“君愿为吐气督抚,抑或庸碌督抚。”田答,当然想做吐气督抚了。邬说:“既然你想做吐气督抚,就得听任我替你办一件事,此事你却不可掣肘。”田问何事,邬答:“我替你准备了一篇上皇上的奏章,如果这道奏章送上去,君的大业便可成。只是此奏章内容你一字也不能看,不知你能不能信任我。”

好一个田邬问答!

雍正提拔田文镜旁边的九品小官(怎成了田文镜的小文秘)(2)

《雍正王朝》田文镜剧照

让田文镜不敢想的是,邬思道要弹劾雍正的“舅舅”、官居大学士、且对雍正有拥戴之功的隆科多,“宠遇日隆”,恃宠骄纵,常做越礼违法之事。

此时,雍正已对隆科多非常厌恶,正想清除而苦于无从下手。满朝文武虽知隆科多不法,但慑于其权势,无人敢揭发。邬思道借田文镜的奏折,让雍正看后正求之不得,立即将奏节发交六部核议,办了隆科多。

田文镜也更受雍正器重,也该了解了这背后的邬思道。

邬思道也是很有个性的书生意气,一次与田文镜意见不合,拂袖而去。此后田文镜请其他人写的奏折,总是不合帝心,雍正严叱。

“自此文镜奏事,辄不当上意,数被谴责。”

田文镜只好再次重金请邬先生。

雍正手下有这个上谕高手,即首辅张廷玉。雍正认为张“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

而今又遇一个奏折捉刀者,邬思道也。时间久了,雍正在关爱田文镜时,某次也会在奏折上朱批:“朕安好,邬先生安否?”

以二月河《雍正皇帝》为原著改编的《雍正王朝》,把邬思道虚构为雍正神机妙算的帝王师,根据应该在此,认为邬思道便是雍正的故人。

邬思道所谓半隐,方便皇上随时可以找得到。正好切合邬思道寄身在田文镜幕府做文秘的事情。小说和电视剧引进邬思道做帝王师,一半是因为历史上雍正皇帝认可邬思道捉刀的奏折,一半是谐音乌有先生来写给胤禛出谋划策者。

亦假亦真,虚实掩映。

邬思道能猜中雍正的心思来写奏折,“甚慰朕心”,但还是不能成为他是帝王师的绝对根据。只能说,他善于观察朝政,揣摩圣意耳。

绍兴师爷之所以有名,也是因为有此能耐也。

3

在争储夺嫡的战争中,每一个成功者的身边,都有一个所谓你就是你、我就是我的帝王师。

那些伟大的过程和功绩,甚至名字,是不会被写进正史。同样是夺嫡制胜的李世民,就曾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威胁褚遂良交出起居注,拒绝臣下对尊重历史的谏议,最终迫使房玄龄想着法子删出一册实录呈阅圣目。

很有争议的雍正继位,就一定正大光明么?

邬思道的赫赫之功,没被写进正史,但不能证明胤禛继位之前,就没有养几个帝王师在潜邸。

既然田文镜还有专门给他写奏折的文秘,那么雍亲王自然会养一帮子出谋划策的谋士。

雍正提拔田文镜旁边的九品小官(怎成了田文镜的小文秘)(3)

《雍正王朝》胤禛与邬先生剧照

有清一代,大官都有养幕僚的习惯。著名的左宗棠、李鸿章、赵烈文都是幕僚出身,曾国藩的幕中出了不少大人物。这些幕僚中,自然不乏王闿运那样耍帝王术的人。

或许邬思道真的没在雍邸干过,甚至和雍正并未见过一面,但是曾经的雍亲王、雍郡王甚至四贝勒,手下少不了邬思道这样的人物。

他们的丰功伟绩没有写进正史,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被人为地洗干净了。

邬思道不是说过“我是一个阴谋家”吗?

即便他们归隐了,哪怕是半隐,雍正也会向四周打听“邬先生安否?”

安,平安,也是安分。

雍正需要的是一个安分的邬先生,不然他也不会让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贴身伺候谋士之后,成为自己的小妾和贵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