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比朱祁镇更适合当皇帝(朱祁钰为何不把皇位还给朱祁镇一脉)

在土木堡之变中,明朝败于蒙古之手,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虏。蒙古也先接着率军进犯北京,形势万分危急。此时兵部侍郎于谦挺身而出,在孙太后的支持下,扶持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帝,尊朱祁镇为太上皇,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之后,蒙古也先把朱祁镇放了回来,这下明朝尴尬了,有两个皇帝。

朱祁钰比朱祁镇更适合当皇帝(朱祁钰为何不把皇位还给朱祁镇一脉)(1)

朱祁镇北狩

  迎回朱祁镇时,朱祁钰当皇帝已经一年多了。朱祁钰也算是励精图治,为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立下大功。在尝到皇帝权力的滋味之后,朱祁钰虽是危难之时临时继位,此时也不愿意退位。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也不宜随意更换。朱祁钰自知他的皇位是临时的,迎回朱祁镇时,朱祁钰曾一度担心朝中群臣把他给废了,让朱祁镇重登皇位。于谦当时向朱祁钰拍胸脯保证,让朱祁钰不要担心,他的皇位已坐稳。于是朱祁钰将朱祁镇安排到南宫软禁起来。

《明史·于谦传》: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

  朱祁镇刚入住到南宫时,朱祁钰并未限制朱祁镇的自由,在物资方面也尽量满足朱祁镇的要求。可见朱祁钰对他还算不错的,毕竟当时双方还并未翻脸。而引爆双方矛盾的是朱祁钰的贪念。

朱祁钰比朱祁镇更适合当皇帝(朱祁钰为何不把皇位还给朱祁镇一脉)(2)

朱祁镇北狩

  朱祁钰显然是贪恋皇位的,并希望皇位能够留在他这一脉。朱祁钰当皇帝后,曾试探侍候他的太监金英,说:“七月初二日是东宫太子的生日。”金英却说:“东宫的生日是十一月初二日。”朱祁钰说的七月初二日是他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的生日,金英说的十一月初二日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的生日。由此可以看出,在金英看来,太子是朱见深。史料虽未记载此事发生的时间,但金英却是在景泰元年十一月因犯罪被处死,据此可推断此事应该是景泰元年的七月之前,正好快到朱见济的生日。朱祁镇是景泰元年八月才被迎回的,可见朱祁钰当时已有永久占据皇位之心。

  正因为如此,朱祁钰才会于景泰三年废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此举不仅突破了朱祁镇的底线,也突破朝中很多大臣的底线,并彻底引爆朱祁镇和朱祁钰之间的矛盾。朝中群臣当初扶持朱祁钰为帝是因为战争的需要,但要求朱祁钰百年之后将皇位传回朱见深,因为朱见深是皇室正统。也正是因为朱见深是太子,朱祁镇才能老老实实地当太上皇。当朱见深太子之位不保时,朱祁镇就不会安于现状了。

朱祁钰比朱祁镇更适合当皇帝(朱祁钰为何不把皇位还给朱祁镇一脉)(3)

朱祁钰

  后来爆发的金刀案就说明了这点。侍候朱祁镇的阮浪和王瑶持有朱祁镇的金刀,被锦衣卫指挥使卢忠看到。卢忠向朱祁钰告发,说阮浪、王瑶与朱祁镇勾结,图谋复辟。朱祁钰想把这件事攀附到朱祁镇身上,罗织罪名处治朱祁镇。朱祁钰让人审讯阮浪和王瑶,阮浪和王瑶却坚称只是生日礼物。卢忠看到事情闹大,心中害怕,居然装疯卖傻。原告是个疯子,此事最后只能不了了之。然而这把金刀是朱祁镇的随身之物,也是朱祁镇身份的象征,他怎么可能会随意送人呢?朱祁钰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认为朱祁镇确实是有所图谋。后来他才让锦衣卫加强看守,用铅灌南宫的锁,并砍伐南宫周围的树木,就是防止朱祁镇与外界联系。此时,朱祁钰和朱祁镇已撕破脸皮,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朱祁钰比朱祁镇更适合当皇帝(朱祁钰为何不把皇位还给朱祁镇一脉)(4)

朱祁钰

  从这些事情来看,是朱祁钰想将皇位留在自己这一脉,才会对朱祁镇步步紧逼,导致朱祁镇反击,并引发夺门之变。那么,如果朱祁钰迎回朱祁镇后善待朱祁镇,不废立太子,而是打算日后将皇位传给朱见深,那他就会没事吗?我认为未必。

  如果朱祁钰想在他百年之后将皇位传给朱见深的话,他同样面临难题:

  1.朱祁钰才20多岁,他不可能预见自己28岁会病重,如果他长年百岁,朱祁镇会甘心做几十年无所事事的太上皇吗?我认为朱祁镇必定会不甘寂寞。

朱祁钰比朱祁镇更适合当皇帝(朱祁钰为何不把皇位还给朱祁镇一脉)(5)

朱祁钰

  2.朱祁钰的儿子朱见济长大后,朱祁钰如何面对朱见济和朱见深之间的关系,朱祁钰甘心让位,他的儿子朱见济甘心吗?想来,这种矛盾也会延续到下一代。

  3.即便皇位顺利传给朱见深,朱见深就能放过朱祁钰的家人吗?如果朱祁镇还在世,他能放过朱祁钰的家人吗?

  4.对于那些支持朱祁钰的大臣怎么办?不管朱祁钰愿不愿意,只要朱祁钰坐在龙椅之上,始终会有一批大臣会成为他的支持者,并且在他和朱祁镇之间站队。朱祁钰百年之后,这些人的命运就堪忧了。

朱祁钰比朱祁镇更适合当皇帝(朱祁钰为何不把皇位还给朱祁镇一脉)(6)

孙太后和朱祁钰

  所以,简单地把这些事情归罪于朱祁钰贪恋皇位是不对的。一些人认为朱祁钰只要将来把皇位传朱见深就没事了,这种想法也是一厢情愿的。事实上这是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当朱祁钰坐上皇位之时起,朱祁钰就已经身不由己。不管朱祁钰的意愿如何,他和朱祁镇之间都会产生矛盾,这种矛盾只会越来越大,甚至还会延续到下一代。朱祁钰和朱祁镇之间也会爆发斗争,胜者掌握皇权,败者粉身碎骨。埋下这种祸根的正是以于谦为首的群臣,只是当时形势危急,于谦急于立个成年的皇帝,以稳定人心,至于皇家的隐患,于谦虽明知却无暇顾及。

  那么,如果朱祁钰当初将皇位辞让给朱祁镇,会避免他和朱祁镇之间的斗争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对于朱祁钰来讲,皇帝已经当了,想后悔都来不及。朱祁钰避免这种斗争是非常困难的,我认为他可以这么做:

朱祁钰比朱祁镇更适合当皇帝(朱祁钰为何不把皇位还给朱祁镇一脉)(7)

夺门之变

  1.找个恰当的时间辞让皇位给朱见深,请朱祁镇监国。

  必须明确的是,朱祁钰在迎回朱祁镇时是不可能将皇位让给朱祁镇的。原因有二:1.朱祁镇因战败致使明朝蒙受灾难,朱祁镇个人权威和声誉尽失,已无能再当皇帝;2.朱祁钰当皇帝期间击败蒙古,为保护大明国祚立下大功,威望要远超朱祁镇;3.即便朱祁钰想让,朝臣也不会答应,朱祁镇一意孤行导致战败,群臣估计恨不得吃了他。

  所以朱祁钰要找个恰当的时机,这个时机应该是朱祁钰当皇帝后的3年左右,那时土木堡之变造成的影响已经淡化。朱祁钰应主动向朱祁镇表达他辞让皇位的决心,并请朱祁镇出面监国。朱祁钰无须征求群臣的意见,因为群臣肯定是不会答应的。在此之前,朱祁钰必须善待朱祁镇和朱见深。

朱祁钰比朱祁镇更适合当皇帝(朱祁钰为何不把皇位还给朱祁镇一脉)(8)

夺门之变

  2.朱祁钰应自请降为郕王,并请求就藩。如果不当皇帝的话,朱祁钰的身份太敏感,长久留在京城肯定会生出很多事端。朱祁钰降为郕王之后,在短时间内需留守京城,做好交接事宜。接着朱祁钰应自请封地,要求到封地就藩。到封地后,朱祁钰远离朝堂,远离政治斗争中心,朝堂之事与他无关,自然也不会引起朱祁镇的猜忌。这样他就能安稳地过日子。

  只是要做到辞让皇位,那只有是不贪恋权位、无欲无求之人才能做到。朱祁钰只是普通人,显然还做不到这一点。当朱祁钰坐上皇位时,心中的权力欲越来越大,就越不舍得放弃手中的权势。所以朱祁钰只能为保住这些权势,与朱祁镇进行斗争。可惜他运气不好,儿子朱见济早夭,自己又病重,使得他在这场斗争中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持。当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重登帝位时,朱祁钰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