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米开朗基罗作品分析(文艺复兴系列2早期的先锋人物)

文艺复兴分为前期、早期、发展时期、兴盛时期和晚期。不同时期的创作者其创作的情感与理解都有很大不同,这也导致整个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作品就会有很多差别。在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文艺复兴是世界巨大变革中所衍生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复杂而又顺应历史规律的产物。

文艺复兴米开朗基罗作品分析(文艺复兴系列2早期的先锋人物)(1)

亚西西的圣方济各圣殿

上期我介绍了文艺复兴的起源,让小伙伴们初步了解到了文艺复兴的成因。

本期,我们将正式进入文艺复兴时期,我会依照其发展阶段早期、中期与晚期进行讲述,这篇文章中就先说说在文艺复兴早期时发生的故事。

奇马布埃、乔托、杜桥,一奇两乔,这三位大神被称之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课代表。而上期我们说到过的但丁、薄伽丘和彼得拉克则是文艺复兴的文学课代表。

你一定要记住这些人的名字,因为他们是学者们争相研究的对象,也是让考试党最为头痛的地方。我个人总结,越是辉煌的时代,就越会留下无尽的财富——背不完的知识点

奇马布埃,他的本名叫本奇维耶尼·迪佩波,我反正是不会特意去背诵他的名字,我只能记住奇马布埃这四个字,这是其实是一个绰号,意思大概是长着像公牛一样头发的男子。

文艺复兴米开朗基罗作品分析(文艺复兴系列2早期的先锋人物)(2)

奇马布埃

反正我觉得外国人起名字就是这么的随意和奇怪,就像无数个彼得和约翰一样。当然这也和我们的李莉和王红有异曲同工之处。

人们都说奇马布埃最大的成功就是带出一群好徒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我们都熟悉的乔托,但这篇文章先不具体介绍他。

奇马布埃生于1240年,于1302年去世,这段时期恰逢中世纪末期,他的寿命不长,却赶上了欧洲历史变革的重要阶段。

他一生都很坚持拜占庭的艺术风格,并在此基础上有很多大胆的创新,因此奇马布埃也被称之为文艺复兴的“新艺术先锋”

在中世纪晚期,宗教的地位仍然很高,奇马布埃的大量作品都与宗教相关,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圣特里尼塔的圣母像》(又名《宝座中的圣母子》。

该作品创作于1285-1286年,现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藏,是一副木板蛋彩画128*74CM。

文艺复兴米开朗基罗作品分析(文艺复兴系列2早期的先锋人物)(3)

宝座中的圣母子

这幅作品仍然拥有很浓重的拜占庭风格,位于画面的正下方,分别有三个拱廊,里面是四位先知的半身像。在宝座中间是一座象牙和黄金铸成的宝座,宝座中圣母玛利亚怀抱圣婴,在圣母两侧分别是4位天使在守护着。

从画面的整体构图上来看是均衡且平稳的,宝座下方的拱廊设计增加了画面的立体透视深度。

下方的先知们寓意着一种墓穴或者说是死去的人,而越往上越接近神与天堂,这种寓意的方式被当时宗教绘画广泛应用。

整个画面的色调给人以庄重沉稳的感觉,圣母与其他天使们的凝重深沉的表情让画面看上去遥不可及。

天使的排列与姿势是纵深且遮挡的,也有解释说是天使们正视图将圣母的宝座抬起,或者是想放下。宝座上普遍应用的黄金色彩将宗教的形象变得更加辉煌。

即使到了中世纪末,宗教依然是人们没有办法摆脱的束缚,至高无上的地位从画中被显现的一览无余。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马上来对比一下他徒弟乔托的作品,那就是充满争议的《宝座上的圣母》,这幅画大约绘制与1310年,又被称为《圣母的荣光》。

画面风格仍然有很多中世纪绘画影子,甚至可以说是对奇马布埃的继承与创新。

文艺复兴米开朗基罗作品分析(文艺复兴系列2早期的先锋人物)(4)

宝座中的圣母子

宝座下面两侧跪着两位天使,圣母仍然怀抱着圣婴坐在宝座上。在座椅的两侧是圣保罗、圣加百列、圣米迦等教徒。

画面的色调开始变得明快,在人物表情上虽依旧沉稳凝重,但服饰开始增加对于明暗的光影的表现,这是对于传统宗教题材画的一个全新的突破。

乔托是文艺复兴时期非常重要的人物,换言之他是极其想要摆脱掉中世纪的影子,包括拜占庭。

但他的画仍然要考虑到当时教皇的权利,但却也极力的想通过一些创新来告诉当时的社会,人们已经开始觉醒了。

如果说奇马布埃是对于拜占庭艺术的革命与创新,那么他的徒弟则是要彻底的与之决裂。

对比下来我个人总结:

奇马布埃的《宝座上的圣母》风格厚重深沉,创作技法传统,内容却有很强的隐喻性,有一种对中世纪宗教的尊崇与无奈相互矛盾的感觉。高高在上的圣母下面是一些人类的先知,人们没有办法超越神的力量,即便你是圣人。禁锢与囚禁所表现的内容远远超过绘画技法本身。

乔托的《宝座上的圣母》风格明快现代,在技法上出现表现色彩与光影的关系,画面层次丰富。圣母的下面跪着的不再是先知,而是同样高贵的天使。圣母的表情和奇马布埃的如出一辙,但却变得更加世俗化,也许他认为圣母只是与千万母亲一样,只是一个热爱自己孩子的女人。

奇马布埃的一生几乎都在佛罗伦萨的周边活动,当时佛罗伦萨还是共和国,在意大利地区也发展的相当不错,他领着乔托四处画画,期间还来到了意大利的阿西西,受邀为教堂作画。

在意大利的中部有一个小城叫阿西西,这里是圣方济各的家乡,因此在此地建造了著名的亚西西的圣方济各圣殿,并被列为世界遗产。该教堂建于1228年,建在一座小山之上,分为上教堂和下教堂以及圣方济各的墓穴。

这座教堂除了因为圣方济各而出名以外,还有就是存世于久的大型湿壁画,因为这些壁画,使得这座小城被全世界所熟知。

当时,奇马布埃带着他的好徒弟乔托来到教堂,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壁画作品,当然,乔托留下的更多,虽然奇马布埃不承认,但上面却有他的签名。

文艺复兴米开朗基罗作品分析(文艺复兴系列2早期的先锋人物)(5)

阿西西的圣方济各教堂

而奇马布埃的作品大都已经遗失,我们现在基本只能通过这座教堂存留下的壁画来去了解他的艺术生涯轨迹。

《圣母之死》创作于1280-1283之间,这幅画很有意思的是奇马布埃在周围画了如相框一样的装饰,看起来又有点像中国园林中的月洞门,总之这种画法为画面增加了的透视效果。有点像之前介绍过的古罗马壁画中的景中景。

文艺复兴米开朗基罗作品分析(文艺复兴系列2早期的先锋人物)(6)

奇马布埃 圣母之死

在画面上部的中央处悬挂着三盏橙色的灯,画面中的每个人物都很鲜活,从右至左上方一次排列,圣约翰正在宣告圣母即将逝世。

圣母玛利亚安详的躺在床上,圣徒们围绕身侧,呈弧形状的构图。作品虽然经历了几百年,但色彩依旧能看出一种温暖和谐的氛围,奇马布埃在这幅作品中,将宗教的厚重感变得活跃,他的创作感觉开始悄然发生变化。

《端坐宝座上的圣母,天使,圣方济各》,位于该教堂中的下教堂,这幅壁画是拱顶画中的第一幅作品,据悉已经做过了大量的修改与修复工作。在宝座的左侧,原来应该是圣安东尼或者是圣多明尼哥,与右侧的圣方济各是对应关系,可能是后来被损坏了。

也有学者称圣方济各是后来才画上去的,因为他的形象似乎与画面中其他形象毫不相关。

文艺复兴米开朗基罗作品分析(文艺复兴系列2早期的先锋人物)(7)

端坐宝座上的圣母,天使,圣方济各

我个人比较赞同后者的说法,从画面统一的角度上来看,圣方济各的确像是被P上去的。在这幅画中,每个人物的表情看上去都很柔和,画面有很强的抒情色彩。

画面中的人物统一偏右侧,而不是正中而座。每一个天使似乎都在看不同的位置,有着不同的情感,奇马布埃对于人物的表情刻画显得十分细腻和生动。

有关于奇马布埃的可查资料并不多,他并不如他的徒弟乔托那样有名气,但从他所遗留的作品当中能够看出他对于中世纪艺术的创新与改变,他的创新为文艺复兴发展提供了一个先驱式的创作典范,这或许也是大家能够记住他的主要原因。

声明

本文章版权归属公众号《伪艺术日志》所有,属作者的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未经准许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或修改,一经发现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章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涉及图片中个人的隐私、权益、版权等问题时,请随时后台联系并处理。

本文涉及的学术内容参考各相关文献与网络,如与事实不符,望及时后台告知,作者会在第一时间进行修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