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反击英国(二战后英国依旧强大)

英国,曾号称“日不落帝国”,鼎盛时期,“大英帝国”人口高达4.58亿,占了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

戴高乐反击英国(二战后英国依旧强大)(1)

然而,到了20世纪,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行,英国急剧衰落,迅速沦为二流国家,英国霸权时代结束,国土面积,迅速缩水。

这时候,欧洲国家,衰落的不仅仅是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等曾经强大一时的国家,同样如此。

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首先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第二年,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6国签订了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

戴高乐反击英国(二战后英国依旧强大)(2)

此后,又先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的先后成立,这些组织,被称作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欧共体的建立,对二战后的欧洲政治经济格局和战略均衡有着极大推动作用。

然而,在1963年,和1967年,英国两次请求加入欧共体,都被法国总统戴高乐拒绝,这英国,虽然不再是日不落帝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如此一个强大盟友不好吗?为何戴高乐要拒绝呢?原因有三,最后一点很无奈。

原因一:英国有“前科”。

曾经,英国是日不落帝国,是欧洲霸主,作为霸主,自然不愿意看着欧洲其他国家强盛起来。

1896年,英国首相罗伯特·阿瑟·塔尔博特·加斯科因-塞西尔在第三次担任首相期间,曾公开说:“英国不需要同盟国,保持光辉孤立,维持欧洲均势。”,这便是英国的“光荣孤立”政策。

戴高乐反击英国(二战后英国依旧强大)(3)

“维持欧洲均势”是啥意思?就是英国要站在一个制衡者的位置,制衡欧洲各个国家,不让其中一个国家过于强盛,威胁到自己的位置,如果有强国出现,那么英国,便会仗义出手,将其打败。

英国强盛时的这一做法,让欧洲其他国家很是忌惮,也导致当时的英国,在欧洲几乎没有什么大国朋友。

虽然二战之后,英国国力大幅度衰减,但在欧洲,仍是一个强大的存在,虽然英国加入欧共体,会短时间提升欧共体的实力,但因为有“前科”,如果英国加入欧共体,会不会缓过劲儿后再施行“维持欧洲均势”政策,谁也说不好。

戴高乐反击英国(二战后英国依旧强大)(4)

当时的戴高乐,是法国总统,而法国,又是欧共体的领头羊,自然希望法国可以强盛,如果英国加入后,打击法国,那还不如不要这个国家,这是戴高乐拒绝的原因之一。

原因二:法国想当欧共体老大

法国费尽心机组建欧共体,一是为了欧洲繁荣,但更重要的是法国繁荣。

二战中的法国,被寄予厚望,但二战中的法国,仅仅坚持了一个多月,便沦陷了,因此,在二战之后,恢复法国的大国、强国地位,便成了戴高乐政府首要进行的事情。

戴高乐反击英国(二战后英国依旧强大)(5)

这欧共体,对欧洲其他国家有利,但对法国更有利,如果英国加入,必定会削弱法国的领导地位,“拖”慢法国发展速度,这让戴高乐如何能忍?

因此,英国两次想加入,戴高乐两次都选择了拒绝。

原因三:当时的英国,是美国的“跟班”。

二战之后,美国大发战争财,迅速壮大,成了世界霸主,而英国,见机的快,战后没多久,便追随了美国,对美国言听计从。

而当时的美国,同样不希望欧洲强大起来,戴高乐很害怕,英国是美国派来捣乱的,因此,在英国想加入欧共体的时候,戴高乐提了一个条件,那便是英国与美国断交。

戴高乐反击英国(二战后英国依旧强大)(6)

此时的美国,比欧共体强大的多了,英国如何取决,那还用说?最终,没能加入欧共体。

在戴高乐活着的时候,英国一直没能加入欧共体,直到1973年,蓬皮杜继任法国总统,英国才如愿以偿,加入欧共体。

但加入欧共体的英国,跟欧洲其他国家并不怎么合拍,当时,很多英国民众和党派人士,都很担心,英国会变成欧洲一个“省”,因此,1975年的时候,还举行了一次公投。

虽然没能脱离欧共体,但英国,却与欧共体相处并不融洽,成了欧共体搅屎棍。

戴高乐反击英国(二战后英国依旧强大)(7)

英国与欧共体相爱相杀多年,终于,在2006年的时候,英国脱离欧盟(前身是欧共体),有继续了自己“光荣孤立”的传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