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时节至即将迈进三伏天(小暑一年中最热时段即将到来)

小暑时节至即将迈进三伏天(小暑一年中最热时段即将到来)(1)

来源/东方IC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丹)今日起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期间将迎来“三伏天”,也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即将到来。今年将在7月17日正式进入“三伏天”,整个“三伏天”将长达40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到:“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因此古人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一说。但古人也认为,小暑期间,还不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此时的节气为“小”暑。和别的节气里我国各地气候天差地别不同,小暑节气气候“热”的表现,倒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在“小暑”节气期间,上海常年平均气温为28.8℃,平均降水量为59.4毫米(徐家汇站为代表,以7月7日至7月21日计)。与上一个节气“夏至”相比,气温有明显升高,降水明显减少。

“小暑”节气,上海通常处于梅雨期的尾声,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小暑无雨看大暑,大暑无雨跨三暑”等气象谚语正是反映了此时的伏旱、高温天气。平均情况下,上海在“小暑”中会出现5天左右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有时会出现持续高温热浪天气,如2009年和2013年,在“小暑”节气中都出现了11个高温日,2009年7月14日至21日出现8天持续高温,2013年7月7日至12日也出现6天持续高温。雷电、短时强降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也容易在小暑节气里“现身”。

除此之外,“小暑”节气的到来,也可能意味着梅雨季即将告终。通常来说,从小暑节气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虽然目前来看,申城的梅雨季尚未结束,但明显“梅”力已经不足,就好比今天出现的就是分散性阵雨。

小暑节气里,全国各地都有当地的习俗,比如“食新”“吃饺子”“吃炒面”等。此外,在农历的六月初六这天,民间还有晒书画、衣物的习俗。据说此日晾晒后,可以避免被虫蛀,故而有“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

小暑三候

一候温风至: 小暑日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二候蟋蟀居宇: 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鹰始鸷: 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