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公主为太后祝寿(献毕生才华于西域的解忧公主)

公元前101年细君公主客死乌孙国以后,汉武帝为了继续维持与乌孙的联姻关系,又命三代楚王刘戊的孙女解忧公主远去乌孙,续嫁乌孙昆莫军须靡。

解忧公主为太后祝寿(献毕生才华于西域的解忧公主)(1)

一、"七王之乱" 解忧公主生于汉武帝元狩二年。她的高曾祖刘交是汉高祖刘邦的小弟弟,因在帮助哥哥的立国中有功,被封为第一代楚王。他博学多才,做事勤恳,为官恭谨,善用贤良人才,所以他的封国富庶安定。他死后,因其长子刘僻非早逝,便由其次子刘郢客继承了王位。吕后专权时,他又迁职为专管皇族户籍族谱的宗正。到了汉文帝刘恒时又改封他为夷王,但只在位四年便与世长辞。他的儿子刘戊不学无术,放荡无羁,后参与了"七王之乱",兵败后自裁身亡。从此,家族败落,他的子孙亲眷都成了叛臣之后,没有人敢与他们来往。刘解忧出生时,家境依旧不好,但全家人也很高兴。这个小女孩可能接受了她高曾祖刘交的遗传基因,生来貌美聪慧、性格刚毅、做事有魄力,热衷政治。但缺因为生活在背负着叛臣之后罪名、地位卑微的家庭里,到了她廿岁的时候,突然接到汉武帝命她即赴西域与乌孙国王军须靡成婚的诏书,并加封她为公主。喜忧参半地跪拜接旨谢恩后,即刻打点她离家西行。她的任务是继实施"断匈奴右臂"的战略计划。

解忧公主为太后祝寿(献毕生才华于西域的解忧公主)(2)

乌孙国王军须靡对于汉武帝再次许以公主为妻,十分高兴和感激。迎亲时正值夏季,乌孙的夏都特克斯草原风景秀丽,湛蓝的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如诗如画。一眼无际的茂密草原马儿奔跑,牛羊欢叫。军须靡决定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结婚典礼和喜筵。当远道而来的解忧公主从华贵的车厢中走出来的一刹那,身着盛装的牧民们向着娇媚多姿、风韵飘逸的大汉公主发出欢呼时,她的甜甜一笑,就把自己十分自然地融入了他们之中。

二、乌孙国王喜爱细君公主 乌孙国王军须靡,对于这位较之细君公主更为年轻貌美的妻子深为喜爱,继续封她为右夫人。可惜时间不长,军须靡就因病去世了。依照乌孙国的旧俗,解忧公主本应再嫁给军须靡与匈奴妻子所生之子泥靡。因泥靡年幼,便由军须靡的堂兄弟翁归靡继承了王位,解忧公主便与他结为夫妇。婚后,两人十分恩爱。解忧公主为了兴邦安国,经常为丈夫出谋划策,积极参与政事。她还经常深入到各个部落视察民情,了解牧民的疾苦。每逢草原发生自然灾害,她都协助丈夫积极为灾民解决困难。她还说服牧民和部落首领,加强商业往来。改善了与四邻国家的关系,天山南北各国之间呈现出一片和睦繁荣景象。每当大家提起大汉的解忧公主,都称赞她是一位知识渊博、精明干练、爱护百姓,睦邻友好的贤德夫人。

解忧公主为太后祝寿(献毕生才华于西域的解忧公主)(3)

到了汉昭帝末年,匈奴壶衍鞮单于闻昭帝体弱多病,国力渐衰,便又起兵进犯乌孙腹地,并威胁乌孙国王交出解忧公主,立即与汉朝断交。面对匈奴的高压,乌孙的统治集团内部也出现了主战和主降之争。当时的国王翁归靡一时迷茫,不知所措。这时的解忧公主则显得镇静无惧,凭着她坚定的爱国信念和超凡的政治胆识,劝说翁归靡立即向汉朝皇帝禀报乌孙国面临的危机,请求支援。翁归靡同意了她的主张。但不巧的是,当情报传到汉昭帝手中时,他已病入膏肓,于元平年四月驾崩于长安未央宫。

解忧公主为太后祝寿(献毕生才华于西域的解忧公主)(4)

昭帝无嗣,众大臣为立谁为新君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无人顾及远在几千里之外的乌孙安危。在朝廷迟迟不做回应、乌孙暂处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解忧公主依然不慌不乱、指挥若定,团结乌孙内部贵族,揭露匈奴野心,号召国人同心协力抵御匈奴。并集中财力物力为士兵改善生活和武器装备,并对战马加料催膘。乌孙军民听信解忧公主的指挥,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英勇奋战,使得匈奴军队一直未能进入伊犁河谷。直到两年多以后,即汉宣帝本始二年,在解忧公主和乌孙国王翁归靡夫妇的一再敦请下,宣帝这才下诏,共五位大将率兵十六万,合力打击匈奴,以救乌孙。

解忧公主为太后祝寿(献毕生才华于西域的解忧公主)(5)

与此同时,昭帝还派出常惠校尉为特使监军,他手持汉朝符节亲与乌孙国王翁归靡共议汉军和乌军联合作战事宜。翁归靡率领五万乌孙精兵,在汉朝大军到来之前,抓住战机,千里奔袭,直捣匈奴右谷蠡王的驻地蒲类河,取得大胜。不只生擒匈奴名王,还俘获了单于壶衍鞮的数名亲眷及三万九千多名将士,翁归靡胜利而归。壶衍鞮不甘心失败,盛怒之下亲率万名铁骑偷袭乌孙,乌孙军民乘胜反击,迫使壶衍鞮只掠走一些老弱病残的乌孙牧民。败逃途中又遇到了罕见的"一日深丈余"的暴风雪,匈奴的士兵和被俘的乌孙牧民死亡十之有九。单于壶衍鞮和少数人逃生。乌孙国王翁归靡见此情形,便约同丁零国攻其北、乌桓国攻其东、乌孙攻其西,三面夹击,连连征讨,匈奴再遭重创,人民死者十之三,畜产十之五,元气大伤。昔日称雄百万、威震四方的草原大国,终于一蹶不振,日薄西山。而汉室则再呈中兴之势,国力日隆,实现了三十多年前汉武帝制定的联络乌孙"以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

三、泥靡即位

在解忧公主与之共同奋斗了三十多年的丈夫翁归靡亲率五万大军大胜匈奴右谷蠡王不久,他一病不治,与爱妻诀别了。前乌孙国王军须靡与匈奴妻子所生之子泥靡继承了王位。已经年满五十且两易丈夫的解忧公主又要嫁给这位号为狂王的泥靡,这实在太为难她了。可当她想到自己肩负的"和亲"重任,便又强咽痛苦,从俗再嫁了。由于泥靡系匈奴女人所生,他从骨子里倾向母亲的部族,与汉朝的关系渐行渐远。与解忧公主离心离德,虽然两人也生有一子,但夫妻关系日趋恶化。这时恰有汉朝使者魏和意与任昌到了乌孙,解忧公主便与两位汉臣密谋除掉狂王,但刺杀未果,负伤的狂王骑马远逃。他与别的妻子所生之子细沈瘦得知其父被刺的消息后,带兵包围了赤谷城王宫。这一系列事件很快引起了严重的外交冲突。一时间,汉乌关系紧张,解忧公主与两位汉使的人身安全也面临着巨大威胁。机智果敢的解忧公主临危不惧,一面镇定地指挥王宫士兵顽强抵抗,保卫都城;一面派遣亲信秘密出城,奔赴西域,向汉朝在那里设置的都护郑吉求援。郑吉闻讯立即亲率西域诸友国兵骑前往,细沈瘦见援军势众,没做抵抗便退逃了,赤谷城得以及时解救。后来,占据王位的狂王被乌孙大将军乌就屠所杀,经过一番曲折的斗争,解忧公主与翁归靡所生长子元贵靡终于登上王位,成了乌孙国的大昆莫。此后解忧公主的子孙一直在乌孙为王,汉乌两国保持着长期的友好关系,有效地遏制了匈奴的侵扰。

解忧公主为太后祝寿(献毕生才华于西域的解忧公主)(6)

四、解忧公主上书汉宣帝

公元前51年,年已古稀的解忧公主上书汉宣帝,言"年老思乡,愿得归,骸骨葬汉地。"这封上呈皇帝的文书,言辞恳切,情意感人。汉宣帝读后,亦为之动情,即刻派人到乌孙迎接老公主回乡。她与翁归靡共生育了三男两女,均已长大成人,且都肩负重任。与她一同归汉的只是三个孙儿孙女。汉宣帝念她劳苦功高,特赐予"田宅奴婢,奉养甚厚"、"朝见仪比公主",终生享受盛誉。回到长安两年后,这位一心为国分忧、把毕生才华都献给了西域的老公主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二岁。她魂、骸皆归故土,美誉流传永恒。

参考文献:

《汉书》

《汉书·西域传》

《史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