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较为丰富的童书(一个寻常日子里)

1

想象力较为丰富的童书(一个寻常日子里)(1)

四风街:一条老街的百年变迁史

[法] 杰西·马格纳 著,[法] 马加利·阿蒂奥格比 绘

未小读 |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1年4月

四风街是法国一条真实存在的街道。“百年变迁史”,就是用13幅街景图画,画了这条街从1890年到2018年的变化。每一幅图画右边有一个小小的折页,上面有500字左右的介绍。

若不看这段文字,单看每一幅图画上的人物着装、建筑风貌、店铺名字、马匹车辆等,能看到那个年代的时代特点,若把13幅图对比起来,能看到慢慢消失的事物和渐渐出现的新事物。比如在1890年就一直存在的修鞋店,到1945年消失了。第二幅图里,1915年,出现了地铁;第四幅图里,1925年,出现汽车;1965年开始建造巴黎环城大道。还有巨幅广告的变化,也很有趣,反映了每个年代最流行的时尚文化。

若结合每幅图旁边的文字,就会发现这本书也写了大历史变迁下法国移民的生活。1915年的中国劳工,1925年的意大利移民,1943年的犹太人,1965年的阿尔及利亚移民……他们因为战争或者各种历史遗留问题来到了四风街。

浅读,读图。深读,读文,层次很分明。它涉及的历史知识特别多,书里附加的“阅读指导手册”是书评君见过的最长的“阅读指导手册”,不可省略,它把图画里每一处细节的历史都做了详细介绍。

这不完全是儿童绘本,它的适读年龄在5岁以上,到任何年龄。

下图是样章。

想象力较为丰富的童书(一个寻常日子里)(2)

想象力较为丰富的童书(一个寻常日子里)(3)

2

想象力较为丰富的童书(一个寻常日子里)(4)

为什么?100位哲学家的哲思故事

[意] 翁贝托·加林贝蒂 / [意] 伊雷妮·梅利尼 / [意] 玛里亚·路易莎·彼得鲁切利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4月

这是一本给青少年的缩略版世界思想史。出版社将适读年龄定在8岁 ,但书评君认为,可能要到10岁以上,孩子才能读出它的意味来。

翻开书的每一面,就是一个著名人物的大头图和他的主要观点的提炼。当然,如果是啃不了彼得·沃森的《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这种“大砖头”的成年人,读读这本书也是很受益的,对2000多年历史长河里出现的思想家和他们的重要观点能一目了然。

这本书的三个作者分别是意大利的翁贝托·加林贝蒂、伊雷妮·梅利尼和马里亚·路易莎·彼得鲁切利。其中翁贝托·加林贝蒂曾在威尼斯大学教授文化人类学、历史哲学、普通心理学和动力心理学,1985年起成为国际分析哲学学会成员。另外两位则一直从事儿童哲学教育工作。他们三个人的组合把这本书做到了深入浅出。

但书评君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序言部分。序言里讲了家长要如何思考哲学之于孩子的重要性,即家长要怎么从哲学上理解孩子(也包括家长自己)的行为,以及孩子从认识矛盾到自己找到因果,从理解情感到克服本能学会自我批判,最终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这每一阶段的变化,摒弃了功利性而从人的发展角度谈教育。

下图是样章。

想象力较为丰富的童书(一个寻常日子里)(5)

想象力较为丰富的童书(一个寻常日子里)(6)

3

想象力较为丰富的童书(一个寻常日子里)(7)

我想象:一本给孩子的想象漫游指南

常立 著

乐府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年4月

这是常立老师教孩子写作的书,适合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孩子阅读。常立老师是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儿童文学硕士生导师,出版过图画书研究的《让我们把故事说得更好》和《动物来信》等绘本。

在这本写作书中,常立老师先从给想象下定义开始,把想象分为有限的想象与无限的想象。接着告诉孩子要为产生想象做好准备,这包括适当的休息与随时随地的即兴表演。然后就正式进入想象创作的环节:从词语、疑问和假设出发,为人物设置性格,为故事制造冲突,最后解决冲突。这个教授写作的过程,与编剧或小说写作课的逻辑是一样的,但是他用到的比喻,细致描述作者们创作时的想象过程,蕴含其中的循循善诱与语言趣味都在匹配孩子的理解力。

这也是一本儿童读物的评论集,或者说是给孩子开出的阅读书单。一共八章的内容,每一章都列举了大量的儿童读物作为例子,有绘本也有诗歌和小说。哪怕是孩子读过的书,也能从对它们的点评中发现新的亮点,会忍不住想再去读一读。

下图是样章。

想象力较为丰富的童书(一个寻常日子里)(8)

想象力较为丰富的童书(一个寻常日子里)(9)

4

想象力较为丰富的童书(一个寻常日子里)(10)

下一个春天

范黎渊 著/绘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4月

这是一本展现2020年新冠疫情的图画书,也获得了2020年凯迪克大奖。曾经人潮涌动的街头,忽然变得空无一人,院子里的秋千和滑梯也变得孤单起来,医院里却人满为患,人们不得不把忙碌放在家里,却暗暗思忖,下一个春天什么时候能够到来?

图画书常常需要运用陌生感与新奇感吸引读者翻下去,但是这本书却正好相反,每个拿起这本书的大人或孩子,对每一页上面的情景很熟悉,却都会忍不住想翻下去。它记录了我们还未远去的共同记忆,值得铭刻在纸张上,永远珍藏。

下图是样章。

想象力较为丰富的童书(一个寻常日子里)(11)

想象力较为丰富的童书(一个寻常日子里)(12)

5

想象力较为丰富的童书(一个寻常日子里)(13)

儿童电子屏幕指南:来自500个家庭的经验

[美]安雅·卡梅内兹 著 沈东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4月

儿童使用电子产品这个话题并不新鲜,但是要把这个话题讲好却不容易。简单来说,当说到电子产品时,中国家长首先想到的是它对视力的伤害,甚至这个“坏处”成为他们反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首要原因,而其他的原因可能就泛泛而谈了。这本书的作者安雅·卡梅内兹想把这个话题讲明白,于是她采访了很多家庭,也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分析了使用电子屏幕的坏处,也给出了使用电子屏幕的好处,以及如何在好处与坏处之间做到平衡。

她也分析了家长日常使用电子产品的方式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她在这本书里最具启发性的观点,是她把互联网上大家纷纷晒育儿经验,以至难以分清哪些是针对母婴群体的营销哪些是真正值得借鉴的文章哪些是危言耸听的现象叫作“病毒式育儿”。她建议,发现真正有价值的育儿空间对父母很重要。

文字 | 书评君

来源:新京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