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1)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2)

通州,位于北京东南部,在906平方公里的地面上,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大大小小的故事,或关乎你,或关乎他。

2015年,通州又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北京城市副中心。

3年来,通州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许你看到了小区的环境改善了,也许你很久没闻到河里发出臭烘烘的味道了……这是很多人一起努力的结果,还有更多的人,为这个城市的建设默默付出着,当然,还有一些带着些神秘色彩的行业和名人,可能,你和我一样好奇着。

于是,北青社区报(ID:tongzhoushequbao)以时间为轴,选择打着通州标签的24类人群,试图用镜头记录下属于通州的24小时。

5:00,★ 小楼饭店,开启通州烟火人间的一天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3)

每天清晨3点多,小楼饭店的后厨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提前为食客准备当天的早点。

5点半,小楼饭店准时开门,络绎不绝的食客来到小楼,美好的一天从这里开始。

他们中,有的每天都在小楼解决早餐问题,也有的慕名远道而来。炸糕、油条、包子、豆腐脑、丸子汤、羊杂汤……从小生活在南大街的王大爷,每天都会光顾小楼:“习惯啦!就爱吃这一口儿”。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4)

第一拨顾客的到来,拉开了通州崭新的一天。

6:00,★ 运河文化广场,运动已成“通州时尚”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5)

6点,天已经透亮,通州运河文化广场变得热闹起来,踢毽的、跳舞的、还有打太极的……

逐渐,东关大桥桥底,聚集了越来越多前来晨练的人。一名阿姨介绍,不管是周末还是工作日,这里每天亦是如此,通州的清晨同样热闹。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6)

不可否认,这就是生活的另一种形态。

☼ 7:00,★ 通州北苑地铁站,上班人潮涌向市区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7)

早高峰的通州北苑地铁站人们戴着耳机、看着手机、大步流星的走着

早上7点钟,上班族的脚步声敲碎了平静的街道。通州北苑地铁站也迎来了人流量的高峰,通州前往市里上班的人中不少会选择八通线出行,人流量多的时候地铁站不得不采取限流的措施。

通州作为北京外来人口一大聚集地之一,交通压力也在不断的上涨。随着城市的建设,通州的交通状况也变得乐观了起来。但是“挤地铁”在大城市视乎是一个逃不开的话题。将大把的时间花在通勤上,是不少上班族的苦恼,也是城市体积不断膨胀的必然。

☼ 8:00,★ 妇幼保健院,健康守护使者的日常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8)

有这样一大批新通州人,他们投身副中心的建设,每天从北京各地赶往通州,早起晚归。通州妇幼保健院鹿群副院长就是其中一个代表,鹿院长家住回龙观冠庭园小区,每天6点从出发开车到通州上班,单程45公里,至少要开1小时。记者在不孕不育门诊拍摄到她一到院立马投入到工作中的状态。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9)

鹿院长就诊,与患者亲切交流

9:00,★ 通州区法院,以人民的名义,通州检察官在行动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10)

上午9点,通州区检察院两名检察官来到通州区法院,他们将就某侵害人民公共利益案件,作为公诉人提起诉讼。

在法院庭审现场,经常会出现检察官的身影,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案件经过审查后,确认被告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依法应追究法律责任。

目前,针对副中心建设实际,通州区检察院还设立了行政检察部,成立专业化办案团队;探索办案模式专业化,建立了以内部联动为捷径收集线索、以外围调查为手段初核线索、以正面突破为目标立案审查、以集体讨论为保障终结审查的诉前程序“四步办案法”。

10:00,★ 中仓“小诸葛”的暑假托管生活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11)

马天义是中仓“小诸葛行动队”里最小的成员,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还写不熟练。

每逢假期,各个社区都会为青少年儿童举办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在增长课外知识的同时也能缓解家长们带娃的压力。

带他们一同来的,除了全职妈妈更多的是爷爷奶奶们。“交通安全”、“烟头终结者”、“垃圾分类”等一些列活动和知识,马天义或许听不明白,但有人会给他“补课”。

11:00,★ 通州街头,外卖骑士们奔波送餐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12)

利用等红灯的时间,两位骑士再次查看订单信息

随着副中心城市建设,大多数的上班族都逐渐习惯于蜷缩在高楼中等待“饭来张口”的生活,而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的这些骑士们,对这座城市的了解并不比宅在办公楼里的白领们差。不论是工作效率还是他们对公司纪律的坚定执行,都称得上一名“骑士”。

☼ 12:00,★ 公司午餐,速食,是城市节奏的主基调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13)

北青社区报的小伙伴们来自五湖四海,日益兴盛的外卖,可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

每天中午11点半之前,大家从各种外卖APP上的众多商家众多菜品中“翻牌子”,卖相、销量、好评,甚至优惠力度,全都一目了然。

虽然各家送餐时间有早有晚,但是大家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一起吃。

争分夺秒,是城市节奏的大基调,于是外卖应运而生,已经成了大多数上班族的选择,在满足基本工作餐的要求之外,生产、运输品质和服务的提升也越来越迫切。在食品安全问题被更多关注的明天,希望我们都能被真诚对待!

☼ 13:00,★ 建筑工人,一砖一瓦搭建琼楼玉宇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14)

中午一点过后,在运河商务区的一处工地上,工人们结束午休,已经开始工作。

四川的舒女士和丈夫常年流转于各种工地,在两个月前,夫妻二人来到通州,依然是工地上的活儿。刺眼的阳光打在水泥地上,她们一如往常般地坐在一角,铁质的物料磨得手发疼,“我买了一副手套,一早上就磨坏了,不舍得再买了。”

在工地的另一角,几位手拿长竿的工人在作业。他们是工地上的架子工,搭架子、拆架子,“飞檐走壁”甚至能到100米的高度。工地上大部分空中作业都需要他们的架子,紧张的作业,他们无暇顾及身边来来往往的人。负责材料管理的王先生说:“架子工的工作比较危险,在工地最苦的也是他们。”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他们中的大部分从外地而来,却正在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添砖加瓦,辛勤付出。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15)

他手中举起的,是整个城市的安居。

14:00,★ 南大街老土著的耳顺之年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16)

将近耳顺之年的王先生是南大街的“老土著”了,热天午后,他总是喜欢在自家饭馆前的小院里纳几度薄凉。听听蝉鸣和鸟鸣,看看缸中自养的鱼和待宰的牛蛙,门庭若市的热闹对他而言已成为一种令人享受的宁静时光。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17)

每天下午两点,街坊邻居们都会聚在树荫下乘凉、闲聊,偶尔谈论起南大街的拆迁问题总会各抒己见。

“我很少考虑这些,对很多人而言生活在别处,而我的生活就是在当下。”王先生说。

15:00,★ 现代音乐学院,坐拥300多万粉丝的抖音网红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18)

花生(抖音:花生哥哥)来自成都,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学生,是一名“新通州”,她在抖音拥有300多万粉丝,是人们眼中的“网红”。

“我喜欢拍一切美好的事物。”在花生自己看来,抖音是她记录分享生活、传播正能量的平台,能够拥有这么多粉丝她自己也很意外。

如今,她经常会与粉丝分享自己最新动态。“可能一个镜头要拍10多遍,也可能一条视频录上几个小时,学校里、家中、路上……都可能成为我的拍摄地点,我只希望能把最好的给大家。”花生说。

☼ 16:00,★ 新华联锦园照顾孩子的老人,家里的厨房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19)

一人切菜一人洗菜,老两口在厨房忙活着,孩子也跑来凑热闹

自从有了4岁的小孙子,郑叔叔和老伴儿两个人就和儿子儿媳搬到了一起陈担起了照顾孩子的重任。除了接送孩子上下学,给孩子们准备晚饭也两人的“工作任务”之一。刚到下午4点钟,两人就在厨房里忙活开了,活泼的孩子也跑进了厨房“帮忙”。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的工作越来越忙。不少的老人被迫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漂泊在外照顾孩子,牺牲自己晚年的一些乐趣。虽然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忙碌的生活也不免使他们产生疲累之感,心生落寞。

☼ 17:00,★ 新华联路口,站立如松的交通守护者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20)

下午5点,在翠屏西路和通朝大街十字路口,有一个略显孤单的背影,他站立如松,缄默无言,身边往来穿梭的车辆和过路的行人却络绎不绝。他是交警,是交通秩序的维护者,每一次的绿灯亮起,都是他精力高度集中的时刻。

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路口,你总能见到这样的身影,他们纠正违章、维护交通秩序,严寒酷暑,一如往常。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21)

绿灯亮起,交警挥舞着两手指挥交通

☼ 18:00,★ 公租自行车调运,打通“最后一公里”交通接驳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22)

自行车调运人员将公租车的后轮抬上调运车

下午6点钟,交通压力再次袭来,公租自行车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交通工具需求量大增。为缓解压力,通州城区的公租自行车必须不时的进行调运,将多余的车辆运到需要的地方去。格瑞雅居公交站旁边的公租自行车正被工作人员抬上了车,运往别的地方。

通州公租自行车“小绿”因为好骑深受百姓的喜爱,经常在道路上看到它的身影。但是受到停车桩数量的限制,一些地铁站交通高峰期会出现无处停车的尴尬。只能抬走一辆,停一辆,调运人员的工作也十分繁忙。解决公共交通问题,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23)

成排的公租自行车堆放在地铁站,因为没有车装不少车辆捆放在旁边

19:00,★ 北漂老人,一切为了孩子,和孩子的孩子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24)

85后的赵先生是位上手还不到一年的新手爸爸。小夫妻俩都要上班,又不舍将未满1岁的儿子送回四川老家,左右为难之下,只得将两边老太太接来北京帮忙,比起看孩子,老头们觉得自己更擅长家里那几亩地。

年过六旬的老人很不习惯大城市的生活,又语言不通,她们用了半年的时间,终于能将小区老头老太太的聊天猜出个七七八八。

无比充实的生活仍然会给我们很多无奈,比如背井离乡,比如聚少离多,再比如不能承欢膝下。而当家庭有了聚焦,老人们又开始将所有的爱倾注到下一代身上。所以,很多时候孩子貌似成了一种借口,时隔多年,可以让我们再次吃到妈妈的味道。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25)

楼下的老太太逗孩子:“你多有福啊,姥姥奶奶都围着你转。”

20:00,★ 通州万达广场,舞出多少人的喜怒哀乐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26)

要追溯广场舞的起源,大概很难了,不过每天晚上,万达广场上各派舞林大会可以说是相当精彩了。

如今,“全民健身”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大家对于健康的要求已经从基本生理上升到精神时尚的领域。惟愿40年后,我们也能和他们一样,走上广场,舞出精彩。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27)

晚上8点的万达广场十分热闹,跳广场舞的叔叔阿姨随着音乐舞蹈。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28)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今天来到万达广场街头表演,通过现场表演锻炼自己的表演技能,不时有居民驻足观看,聆听者的掌声表示了大家对他的肯定。

21:00,★ 世纪星城,夫妻档跑友的夜跑之约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29)

“每人每个月跑50公里”,你也许无法想象这是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3年来,家住世纪星城的刘晓娟如今已经将跑步坚持成一种习惯,不仅如此,他还影响了爱人谢玉强。

每周3-4次,每次10-15公里,夜跑的40多分钟内,谢玉强每次最少都能遇到十多个跑友,“主要还是有跑步的文化和氛围”,谢玉强坦言,还有最直观的感受是“蓝天多了”,空气变好后,能进行更多的户外运动了,“全民健身”的概念慢慢也就深入人心了。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30)

出发之前,谢玉强习惯做些拉伸的准备工作

22:00,★ 供电公司,电网调度员的时刻戒备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31)

电网调度员赵超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的的数据,一刻也不敢放松

晚上10点,这已经是调度员赵超上班的第14个小时,而他的工作要在第二天早上八点才结束。此刻他正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的电路压力状况,好及时进行电压的分流与调整。“调度员这个工作挺辛苦的,需要时刻保持注意力,遇到紧急情况要第一时间做出判断,配合一线工作。”赵超说。

随着城市副中心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供电需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恶劣天气的情况下,通州电网的工作人员必须随时处于以及戒备状态,全力保障通州区全区人民的用电。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32)

庞大的电路网显示在电子屏幕上,分布着通州大大小小的供电站点

23:00,★ 夜班公交,载着疲累的人们归家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33)

316路公交车从小稿村南开往疃里三区。车上乘客寥寥几人,司机拨开夜色继续着这一天的最后一遍重复:进站、开门、关门、发车。

很多时候都觉得夜班公交是这个城市的一种温度,它载着疲累的人们稳稳开向家的方向,然后跟这个城市道声“晚安”。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34)

随车安全员对着车窗外的夜色霓虹,打了一个哈欠。

00:00,★ 实验一小,喷漆工人的“优雅”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35)

这一刻,他和他的影子相敬如宾

因为担心影响孩子健康,这项工作只能在深夜开工 : 两人一组,把通州第一实验小学的外墙染成“香浓浓”的粉色。从准备到收工,他们要保证不影响任何一位过路的行人,从戴上口罩到摘下口罩,伸个懒腰看看,薄暮冥冥已是晨光熹微。

在副中心建设的路上,还有多少人在深夜偷偷表达过自己的“温柔”?

01:00,★ 值夜保安,守护每一位业主的安眠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36)

30岁的岳林青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了,1年半前,他离开洛阳老家和亲人,来到龙湖蔚澜香醍小区做物业保安。

又到岳林青值夜。晚八点到早八点,岳林青的主要职责是对外来访客进行核实登记,确保小区和业主的安全。有时候也要做些其他的事,比如,将醉酒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业主安全送到家中。

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安全感,物业保安,作为最贴近我们生活日常的管家,时时刻刻值守在岗位上。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每个家庭的深夜,都能安枕入眠。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37)

岳林青正在对外来车辆进行登记

1:00,★ 果园环岛, “月老”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38)

“一只玲珑的小宝盒,藏着珍贵的小秘密/是我贴身的耳朵呢/还是你贴身的嘴唇?”在收到好友一个价值不菲的手机后,一向“顽固不化”的余光中回信道。

也许每个人都曾好奇过,我们对情人说的话,是如何转换成手机语音分秒不差滑入对方耳畔的。七夕节当晚,我们并没有见到月老的红绳和丘比特之箭。有的,只是这一根根地下通讯管道。

果园环岛附近,这样的检修工作一般每隔四五个月才做一次,而今天恰逢七夕。底下的工作人员每报一根管道的编号,上面的人就需一声“啊”做反馈,以此保障每一声“亲爱的”都能如约而至,他们才是真正的“月老”。

清晨六点再次路过,“北京电信”的井盖已重新紧紧贴在地面上,完全看不出打开的迹象。

2:00,★ 餐饮聚集区,代驾员的工作刚刚开始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39)

和绝大多数人的作息相反,大多代驾员都是半夜才开始工作。戴上头盔手套,骑上电动车,陆陆续续走出家门,开始一天的工作。

“下午五六点就出来了,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四五点,差不多10多个小时。”来自河北张家口的李大哥,已经干了半年代驾,目前他已掌握“拉客”的窍门:“餐馆多的地方,请代驾的几率都比较大,这里(指格瑞雅居)我经常来。”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40)

凌晨2点,几名代驾员在格瑞雅居西门聚集——这里的餐馆很多。

3:00,★ 潞河医院,独他一人“醒目”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41)

凌晨三点的潞河医院急诊科,并没有看到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洁白灯光封锁住每条安静的走廊。

在一个醒目的位置,一位因床位紧张而被医生暂时安置到病房外的地铁工人,仍辗转反侧难入梦乡。问及原因,他艰难地侧起身回答 : “白天和几个工友因口角发生肢体冲突,脑袋被其中一人踢到水泥墙上,现在仍隐隐作痛……”

不远处的自助取款机旁偶尔传来“滴滴”声,一些不能陪床的家属也各自找长凳披单睡下,在一个醒目的位置独他一人“醒目”。

“希望明天老板能抽空来看看我……”

4:00,★ 八里桥批发市场,他们最清楚这个城市的星光有多亮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42)

这位从台湖赶来批发蔬菜的阿姨凌晨两点就已就位,等待丈夫一样样将蔬菜拉回。

看天吃饭的不止菜农,还有这些披星戴月的小菜商们,如果运气好,车上的土豆、白菜、豆角等基本可以在当天上午卖完,换取一下午休息的时间;如果时运不济,一天下来几乎不会合眼。

“前段时间暴雨不断,很多菜都烂在家里了,到现在还没时间处理……”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43)

凌晨四点的通州,这可能是曙光之前通州最热闹的地方了。

本组特稿采写记者 北青社区报通州分社 张燕飞、李世敏、徐清、张驰、赵璇、杨红菊、杨笑一

苏州早餐一条街苏州江南大院(从小楼第一口早点)(4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