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华青蛇缺点(支离破碎的人性)

《青蛇》是一部让人震撼的作品,李碧华在塑造人物上,下足功夫,在人性探讨中,不遗余力。文学作品常常会有正、反两类人物,然而李碧华塑造的四个主要人物(许仙、白素贞、法海、小青)却都有致命的人性劣习,次要人物则没有过多的性格棱角,所以,小说的人性色调是偏暗的。李碧华借助人、妖之事,说人性的弱点。人都有欲望,欲望不能填,轻者留下恶名,重者反噬自身。

故事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心。小青是修炼五百年的蛇,一日遇到生命危险,被白素贞营救,二人成了姐妹。这一刻起,小青卷入了人间事,也得以见到渣男许仙和道貌岸然的法海。冲突的高潮是许仙被杀,白素贞被镇在雷峰塔下。但是这并非故事的终点。

四个主要角色分别附着于四组地点,人物和景色合一,性格和环境融合。许仙对应的地点物象是青楼,白素贞对应的是雷峰塔,法海对应的是金山寺或者是化境之地,小青对应的则是西湖之下。如此精心的设计不禁让人叹服。

小说中的人物冲突非常激烈,不仅是不同人物之间有冲突——四个人中,每两个人之间都有冲突——而且人物自身的冲突也非常显著。所以短短的一篇文章能拍出经典的影视作品,绝不仅是因为文笔好,也是小说内容引人深思。

李碧华青蛇缺点(支离破碎的人性)(1)

图文无关

一、许仙、白素贞、法海、小青的物化隐喻

小说中四个主角都有对应的物化隐喻。通过他们的出场点和冲突点得到隐喻的表达。

白素贞和小青暴雨之后途经名叫“万花楼”的妓院,随后又去印刷书坊,场景中包含了人的各种欲望:色欲、赌欲、酗酒欲、狂欲。与此些画风不同的是文弱许仙,他似乎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老实人。那么事实如何呢?

他做观音像雕版,却迟迟不能完成,其他工人就说:“你‘写样’时想着万花楼的巧云和飞烟不就成了吗?”许仙回答:“庸脂俗粉,又怎能传世?”

话说得虽然漂亮,不过我们却能发现一个事实:许仙认识名叫巧云和飞烟的妓女。他的本性是妓院的化身,因为许仙有色欲且不讲伦理,贪恋白素贞的钱如痴如醉,虚伪得令人发指。他是个非常庸俗的人,这种庸俗恰恰被他书生的扮相遮掩。

白素贞对爱情的执迷不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她是这样觉得的:“好歹来了世上……只羡鸳鸯不羡仙呀。”她对爱情的执念表现在对许仙的疯狂容忍上,许仙举报过她来历不明的钱,她原谅;许仙和小青有染,她原谅;许仙屡次撒谎,她原谅;许仙的转世成了她新的意中人——她又原谅。对爱如此执迷不悟,心魔就像是禁锢自由的雷峰塔——她自己禁锢自己。许仙的种种恶习,白素贞都能用各种理由给他开脱。机缘和巧合,白素贞从雷峰塔中脱离,那千年修行和百年教训并未改变她太多,唯一的改变就是提防姐妹。现实中雷峰塔轰塌,心中的雷峰塔还镇耸着,她欣然重蹈覆辙,让人对她的遭遇不能产生怜悯之心。在白素贞眼中,经验教训为无物。雷峰塔就是她痴迷的困境,她不懂。雷峰塔崩塌,她或许以为自己得到解脱,然而并非如此,心中的塔让她永远在恶果中循环。套用小青对她的评价,她就是“心灵空虚”。

李碧华青蛇缺点(支离破碎的人性)(2)

图文无关

法海这个人物比较特殊,头尾出现,紧紧相随,有阴魂不散之感。法海三十多岁年纪,却有无边的法力,和蛇妖千年修行对比强烈。人性物化的地址,无疑就是金山寺和同小青“比试”的水边。在小说原著中,有所表现,在电影里则表现得更加突出。法海囚禁许仙的金山寺中有一群和尚,里面的和尚腐朽而无能。金山寺遮蔽许仙,让其不能视、不能说、不能听,这正是法海此人履行绝对正义的延续。水中和小青斗法,小青动用各种手段,法海终究被扰乱心智,水波翻涌,人心欲起。

出身于此,了然于此。小青最初就在西湖断桥之下,小青本不了解男女情爱,但看到了许仙后,心中有了变化,更有了女人的嫉妒心和暧昧情。在四个人物之中,小青的心路历程最为清晰,从不懂男人,到产生兴趣,再到缠绵,再到绝望,终于完成了从西湖中来再到西湖中去蜕变。期间有过反复,即白素贞撵小青回西湖。景相同,心已不同。仿佛是《西游记》中孙悟空之于花果山的前后故事,往事现状,今非昔比。

二、全篇暗淡:主角的人性无闪光,配角的性格无特色

1、主要人物

“苏小小的男人,叫她长怨十字街;杨玉环的男人,因六军不发,在马嵬坡赐她白练自缢;鱼玄机的男人,使她嗟叹‘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霍小玉的男人,害她痴爱怨愤,玉殒香消;王宝钏的男人,在她苦守寒窑十八年后,竟娶了希两国的代战公主……”白素贞千年修行,只见到男女之间的悲剧,却未关注良善的姻缘,足见白素贞认为女性的悲剧是理所应当,这种昏弱的性格在读者看来是可恶的。许仙屡次伤害她,但她依然执迷不悟,只是因为她的价值观:她把悲剧的个例当成了普遍的事实。

许仙的虚伪和贪婪,在他与法海的对话中暴露无遗。“师傅,在妖面前,我是主,在你面前,不知如何,我成了副。师傅莫非要操纵许仙?”许仙总算在法海面前说了实话,面对白素贞和小青,他向来虚伪,为的是情欲、控制欲和贪欲。担心法海“操纵”也有道理,因为法海一向强人所难。

法海自诩为高僧,更认为“当今乱世,人妖不分,天下之妖,捉之不尽。我不为百姓请命,谁去?我不入地狱,谁入?”然而,法海救人只救表面,某种意义上讲,还不如救人于瘟疫之中的白素贞来得实在。

李碧华青蛇缺点(支离破碎的人性)(3)

图文无关

2、次要人物

小说中的一些次要人物也值得分析,除了毫无个性的蜘蛛精,吕洞宾被小青称为“杀千刀的色情狂”,因为他诓骗白、青二女吃下了七情六欲仙丸,如此下作之事让人不齿;南极仙翁是和稀泥的老好人形象,也难让人喜爱;至于看管仙草的两位仙童,先是为了面子,后来则是为了报复,毫无“仙”字的半点特质。

这并不是李碧华唯一凸显幽暗的作品,《潮州巷·吃卤水鹅的女人》中“父亲”也是个有外遇的人,“母亲”则是凶手,“我”的爱情更多的是一种处心积虑,此短篇凸显了一种全恶视角。

三、小说中的人物冲突以及特色

四位主角并不存在长久和谐的关系,相互之间都有冲突,就连人物自己,前后都是冲突的矛盾体。

1、人与人间的冲突

白素贞和小青之间的冲突在于许仙的爱;法海和白素贞的冲突是人妖冲突,法海和小青的冲突除了人、妖外,还有情色冲突;许仙和白素贞的冲突是背叛和原谅的纠结;许仙和小青的冲突是人性礼法的讨论;法海和许仙的冲突是信仰和世俗的碰撞。

李碧华青蛇缺点(支离破碎的人性)(4)

图文无关

2、自我冲突

人物自身的冲突具有这样的特点:越渣的人,内心越不迷惘;相反,越具人性和反思的人,自身冲突越激烈。

四人之中,自身冲突程度最轻的人便是许仙,他从头渣到尾,贪婪和无耻是他的特性,正因为如此,他太懂得自己要什么了。法海和白素贞的自我冲突次之,法海的冲突主要是对男女情爱的思考,他看不破,只能通过暴力打压的方式证明自己是对的;白素贞明白情爱会有伤害,但依然沉醉其中,任凭对方侮辱,封建糟粕汇聚其一身。小青最开始完全不懂男女情爱,后来和许仙有染,又调情法海。一边是救命恩人白素贞,一边是爱人许仙,她非常矛盾。热情之后终于清醒,最终变成对许仙的全方位鄙视,亲手杀死许仙作为对尘世的了断。

写在最后

妖不如人,人不如神。这种等级制度让白素贞信了命,所以白素贞辛苦赚钱,却要养个吃软饭的许仙,许仙有恃无恐的背后是对这种等级制度的深信不疑。

李碧华的作品往往颠覆寻常的价值观,她在小说中丝毫不避讳同姓之爱,有的写得比较隐晦,《青蛇》中白素贞对小青说:“我喜欢你,我甚至爱你。但,男人,那是不同的。”在小说《钥匙·吃燕窝的女人》中,直接表达同性之爱,《霸王别姬》更是一种凄苦的悲剧。

从妖界弱肉强食的简单秩序,进入到人间和神人的复杂秩序,小青非常不解和迷茫,不过她和白素贞不同,她从万千爱情中看到的是相似的感情进程,选择淡出。白素贞对情爱上了瘾,所以白素贞的悲剧是她自己造成的。

四个人物,都有非常明显的性格劣性,他们不完美,甚至显得可恶,他们身上偶有的闪光点被劣性掩盖,呈现出混沌的人物形象。

借妖之事,论人间之情,在悲观的故事中,找到爱情正确的打开方式,也不失为作品的积极作用。

李碧华青蛇缺点(支离破碎的人性)(5)

《青蛇》剧中法海和小青

(声明: 本文图片来源于版权方,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