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象形文字长什么样(汉字解密炎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焰)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火的象形文字长什么样?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火的象形文字长什么样(汉字解密炎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焰)

火的象形文字长什么样

中国人喜欢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把远古的炎帝和黄帝敬为先祖。那么,炎帝和黄帝的名称是从何而来的呢?今天我们来讲讲炎字。

甲骨文的炎是一个会意字,它由上下两个火叠加在一起组成。火是个象形字,就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焰,两个火叠加起来,当然燃烧得更为猛烈了,所以它的本义就是大火。《尚书》中说“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后面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已经是一个成语了,表示好坏不分,同归于尽。前面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呢?“昆冈”就是昆仑山,传说中中国古代生产玉的地方。火和炎连用,昆冈这座山上燃起了熊熊大火,山里的美玉和石头一起都被焚烧殆尽了。

金文的炎字承续了甲骨文的字形,但是由于书写工具和器物的原因,它的火苗形状更加的饱满。到了秦朝,小篆的炎已经抽象化,线条很规整,形体也更美观。

隶书和楷书则进一步符号化,和今天的炎字没有什么区别。

火焰燃烧都会产生热量,炎字由大火的本义又引申出了热的意思,它用于天气,表示天热。比如我们现在经常说夏天里烈日炎炎,这里的炎就表示太阳光照的灼热程度。夏天的太阳直射大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里有一首歌谣,“烈日炎炎把火烧,野田稻禾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说的就是夏天太阳威力太大,把农田里的稻禾都晒死了,农夫呢,急得心里被热水煮一样,贵族富人们只是摇着扇子来求清凉。可见对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炎热的夏天给他们带来的伤害可比每天待在房子里的贵族要严重得多。

炎字用于人体就表示体热,指人的体温升高引起的炎症。我们经常说咽喉炎、肺炎、胃炎,都是身体受到有害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局部的红肿、发热、疼痛。所以平时大家一有嗓子疼,就觉得是上火了,发炎了,要吃清热消炎的药来解除病症。

那么炎黄的炎是不是也和火有关呢?传说炎帝就是神农氏,以火为德,他的部下就称他为炎;黄帝属土德,土地是黄色的,他就被称为黄了,炎黄二帝就这样得名。后来汉代的阴阳五行学说盛行,五行家们用金木水火土来匹配各个朝代,他们说汉朝承继了炎帝的火德,应该在秦朝之后获得天下,所以后人也用炎汉来表示对汉帝国的敬称,还有一个词炎运,专门用来指因火德而兴的帝王之业。

其实,炎帝和黄帝时期可能正处于原始社会从畜牧业向农业转型的阶段,原本人们猎取动物,采集野果用来填饱肚子,后来大家学会了栽培植物,就不用到处跑来跑去,开始定居了。他们把草、树割掉砍掉,放一把火焚烧山林,烧得的灰烬用来做肥料,开始了原始的农业生活。这个炎字大概正好就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火的崇拜和重视,所以把他们的部落首领命名为炎。黄帝大约是当时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部落首领,他非常注重农耕,他观察天文,制定历法,力求让山川土地多产粮食,养活更多的人,最后就成为了农业社会的强者,甚至打败了炎帝的部落,统一了周边地区,成为华夏民族的始祖,人们就用土地的颜色来尊称他为黄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由于炎帝和皇帝在华夏文明史上的重要作用,后世的人们就自称为炎黄子孙了。

下期预告:

明天的节目中,武汉大学文学院讲师陈练文将继续为我们解读跟夏季有关的汉字——暑字。在汉语中,暑和热有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暑假是学生们的最爱,为什么不叫夏假而叫暑假呢?汉字解密,敬请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