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工作的意义(为什么要把机务当作副业)

作者:孺子牛警告:文章内容纯粹为个人观点,仅作交流沟通之用,人云亦云者慎入若因阅读此文,乱其心智后果自负,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机务工作的意义?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机务工作的意义(为什么要把机务当作副业)

机务工作的意义

作者:孺子牛

警告:文章内容纯粹为个人观点,仅作交流沟通之用,人云亦云者慎入。若因阅读此文,乱其心智后果自负。

把机务当作副业其实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物价,尤其是房价涨幅已经远远超过了正常情况下工资的涨幅。买房已经从一个个人问题升级到三代人的问题。30岁左右忙着还房贷,40岁左右忙着给子女买房准备首付,这已成为身边极为普遍的现象。机务要面对,老师要面对,几乎所有的中国青壮年都在面对,这点与行业无关。这是我们的不幸。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遇。这机遇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就业,投资等等,大城市中感受会更加明显。这是我们的大幸。仔细想想其实生活是公平的,没有了机务前辈所拥有的红利,我们却拥有更多的机遇。但好多人竟然主动放弃了这些极为难得的机遇。更重要的是在放弃这些机遇的同时,他们还在怀念前辈的美好时光。脑海中拥有的福利待遇及地位,在现实面前显得是那么的美好,对比之中失落感便油然而生。

与其他确定性的事物相比,机遇显得飘渺与空洞。要把它转化为财富,至少需要迈出两大步。第一步就是要发掘潜伏在身边的机遇。这一步非常容易也非常艰难并且极具可复制性。说它容易,因为大多数人都能或多或少的觉察到它们的存在,有人甚至能够机遇做出相当准确的判断与定位。有时即使我们无心去发掘机遇,周围的人也会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去提醒我们机遇的存在。说它艰难是因为要发掘为自己量身打造的机遇确实很难。有的时候它们就像流星,当你注意到它的灿烂光芒时,它们已经离我们而去,并将一去不复返。捶胸顿足也罢,扼腕叹息也罢,一切都无济于事。有的机遇的出现更像是一种缘分,三年前,甚至半年前我绝对不会想到将来有一天我会去写文章。但它却发生了。阴差阳错,几经波折,九曲回肠,冥冥之中,柳暗花明地发生了。如果要给这些事情一个完美的解释,我觉得用意外的美丽去形容就很不错。

把握机遇,将机遇财富最大化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极大的挑战。在我看来,只要满足三个有利于,一切大胆的甚至是突破常规的尝试都是有益的,一切因此而获得的财富都是值得尊重的,炒个股也好,经商也好,做学问也好。

或许正是由于机遇的飘渺与空洞,好多人才不愿意去发掘,去把握机遇。但有时候人真的是矛盾的。眼前存在的机遇视而不见,却花费大量的心血去创造机遇。我并不是想表达创造机遇的无用性。我只是为某些人感到不值而已。

花尽半生心血购买天价学位房,只为为子女创造一个成才的机遇。但教育问题真的只是由环境决定的吗,教育的成功真的就是学业有成吗,学业的成功就等同于人生的成功?我敢断言,有相当一部分的机务的学业比大多数飞行员更加优秀,但机务待遇有时却不如飞行的五分之一。你作何感想?两三年甚至更久的积蓄买了一辆轿车,但是这值得吗?或许从来没有人给你算过这笔账。假设车20万,使用10年,每年停车费,油费等等2000元,十年之后你的车还值5万。每天在车上的消费=((20万-5万)/10 2000)/365=46.6。买车的十年内你每天的交通费是46.6元。这值得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公共交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社会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更多这样的机遇。便宜,减缓城市交通拥挤,减少燃料使用与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为什么不好好把握这个机遇呢?

基本上房和车就要花费我们大半生的心血。换个角度解决问题,用剩余的财富去创造我们更能把握的机遇。这才是我们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机务只是给我们了投资的资本,这资本不足以为我们的幸福生活买单。只有充分把握生活中的机遇才有可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有哪些机遇呢,我自己整理了一点,仅供参考:

尽最大可能生两个小孩。马光远曾经这样说过,在子女身上的投资是最具升值价值的投资。这是二胎政策开放给我们提供的机遇。

如有可能积极的参与航空互联网浪潮中。这是互联网革命提供的机遇。

搞点副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经济大发展给我们提供的机遇。

投资自己,可能的话搞一个FAA执照,到外企工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中国日益国际化给我们提供的机遇。

机务真的只是一个副业,幸福的生活才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抓不住机遇真的是在给别人打工,打一辈子工。

还没看个够,那就赶快添加航佳技术AERO-EXPERT。修飞机,开飞机,坐飞机,民航人,民航事,一切民航资讯应有尽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