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特烦恼票房分析(夏洛特烦恼票房全凭)

夏洛特烦恼票房分析(夏洛特烦恼票房全凭)(1)

《夏洛特烦恼》现在大概并不烦恼。

由于差不多和《港囧》同期上映,这部小成本国产喜剧片在9月30日上映之初,并不被多数人看好,只是凭借绝佳口碑一路逆袭成为黑马。截至今天,票房刚好破十亿,有报道称“开心麻花”正借电影突围之势冲击新三板,或成为资本市场的“话剧第一股”。

在微信和微博的刷屏大潮里,随处可见“自来水军”,他们不介意狗血的穿越设定,甚至不介意扮演夏洛的沈腾穿着校服卖萌扮嫩,而是在电影院出来后,念叨着一碗茴香打卤面带给人生的美好。

除了发行方格瓦拉的助力、开心麻花舞台打磨经验的影响,如果仅将《夏洛特烦恼》的胜利归结于“自来水”效应,那么未免图样图森破。

别被标题吓到去举报,这其实就是《夏洛特烦恼》背后的营销动作,创意来自于一家专注于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新媒体公司:创意互动。

在这篇热文里有两条视频,一条是电影的换座预告片,另一条是创意互动导演徐晓龙对电影主创的采访,说是采访更像是“调戏”,常远和徐晓龙就“谁长得更帅”莫名“撕”了起来。9月29日上线至今,这条视频已有646万多点击量。

与《港囧》声势浩大的宣传不同,《夏洛特烦恼》上映初始略显落寞,社交网络上的讨论少,话题热度也很一般。创意互动承担的角色就是让《夏洛特烦恼》在新媒体端,尤其是微信生态圈,做到最大程度的覆盖。换言之,创意互动正是《夏洛特烦恼》的第一批自来水军,仅徐晓龙本人,就看了6回,并在9月的点映后跟沈腾说,“这个片子一定会在国庆档成为一匹逆袭的黑马”。果不其然。

据徐晓龙介绍,创意互动的策略主要是在微信上借力大号推送,引发草根号跟风转发,进而让受众在了解电影主创的基础上,也去了解电影本身。

“与微博不同,微信更直接,信息会直接塞进你的手机,而一个百万级的微信大号一定又会被很多草根号盯着,当一条内容一天到晚不停轰炸你的眼球,你也会产生好奇心。”徐晓龙说,“由于电影本身质量确实不错,看完电影回来会进行二次扩散。”

这就像是滚雪球,好的口碑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先在微信朋友圈里炸开话题热潮,随之向微博等其他新媒体端迁移,带来大V与普通用户的讨论和转发。

这样的微信推送,创意互动大概进行了两轮。当好口碑逐渐被发酵,自然而然就出现了更多的文章,有给影片点赞的,有剖析经典台词的,也有挖电影里的插曲和主题曲。创意互动顺势也进行了又一轮的推广。话题的热度也得到了升级,有网友戏称,电影里那首“刘德华”演唱的《咱们屯里人(粤语版)》,简直要获2015年度华语金曲奖。而住在马冬梅楼下那位大爷“马什么没”的段子,也进驻小咖秀,网友模仿得很来劲。

对于这次营销的效果,应该在徐晓龙的意料之中。但除了对大号推送影响力的把握、朋友圈用户习惯的理解,徐晓龙更多还是将这种成功归因在“电影本身内容质量高”以及一种运气。

“演员和明星是两个概念,开心麻花都是话剧演员出身,话剧舞台没有剪辑包装,每一秒都是直播,功底和经验全凭时间的打磨,他们很清楚每个观众的笑点。”徐晓龙说,“电影圈里有句话,前三天看营销,后三天看口碑。”

而对于邂逅《港囧》,徐晓龙反而觉得是好事。同一时期碰到一部声势浩大的喜剧电影,反而能够激起观众去比较的好奇心,无形间也成为创意互动营销《夏洛特烦恼》成功的背后原因。比如公号“环球电影”就有推文《<夏洛特烦恼>爆笑来袭,撞档<港囧>无压力》,用的依然是两则视频的内容,但同样收获了不错的阅读量。

其实电影制胜的关键仍然是本身的品质,但电影史上叫好不叫座的案例也并不罕见,口碑带来“自来水”推动二次传播此言非虚,但忽略掉有意识的幕后营销推广而只谈“自来水”的功绩,则离真相远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