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山以石为舞(杨惠山以石为舞)

他出生于中国“雕艺之乡”福建惠安,从小就对石雕技艺耳濡目染,在父辈影响下,最终选择就读职高石雕班。从理论学习到石雕厂实践,他苦下功夫,终于娴熟掌握石雕刻、掏、剔、剁等基本手法以及绘画技术,学成出师。2001年他参与省保单位石构件文物修复工程,开始在业界崭露头角;2016年参与仙游鲤南文化公园高度13.8米的妈祖石雕像制作,得到业界好评和认可。他就是国家一级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工美会员、华侨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杨惠山,今年4月获评第4批“泉州工匠”。

杨惠山以石为舞(杨惠山以石为舞)(1)

1994年,杨惠山师从王文生学习传统大型石雕技法——捏、镂、剔、雕、修、磨等制作技艺,经过多年潜心学习,他熟练掌握了传统石雕制作技法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杨惠山独立研创的“石壶制作技法”,使他的作品与众不同,2017年7月应邀于北京紫竹公园行宫举行《一带一路,泉州石玉雕进京交流》个人专展,在业界引起凡响。

2014年,他独立主持国保单位林则徐纪念馆文物修复工程,他以文物法严格要求的《修旧如旧工艺手法》为基础,结合现代工艺追溯历史背景,将现有历史留余文物石构件与矿产区的石头进行认真筛选比对,选择最合适的石头进行制作,尽最大努力修复历史原貌,得到文物专家组的一致认可。

杨惠山以石为舞(杨惠山以石为舞)(2)

以石为舞,上下求索。从艺20多年来,杨惠山始终坚持在石雕行业一线工作,深入研究石材结构分子式,主张石雕石材固有色彩与环境互相衬托的关系应用,潜心探索大型石雕力学结构。

“做石雕要想有所成就真的很难,需要经历漫长的蛰伏,方能有所表现。”杨惠山说,尽管一路走来坎坷曲折,但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想要成为一个出色的雕艺师傅,不仅得劳其筋骨,还得苦其心志,历经磨难,方能学有所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