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文明停车的习惯(四年如一日哈啰)

齐鲁晚报记者 任磊磊,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养成文明停车的习惯?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养成文明停车的习惯(四年如一日哈啰)

养成文明停车的习惯

齐鲁晚报记者 任磊磊

在滨州市滨城区黄河三路附近,经常能看到一位“驼背”运维小哥在路边整理共享单车,由于身体残疾导致行动不便,但他却每天早早出现在道路旁整理车辆,劝导来往市民规范停放车辆,四年如一日,靠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赢得尊重。

李永国,今年40岁,患有后天脊柱畸形,三级肢体残疾,目前是哈啰共享单车运维员,负责滨城区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区域的共享单车维护工作。“我这个区域就是人多,而且不分时段,只要是有来看病的,医院附近的车子相对就比较拥挤。”李永国介绍,共享单车在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容易发生堆积,影响正常交通秩序,但是对此李永国有自己的办法。“我是负责定点维护,保障车辆停放秩序,因为调度、搬车咱这个身体条件也干不了,只要提前做好提醒,大部分人还都是能比较规范地停放车辆的。”

提前引导,做好提醒,是李永国四年来维护共享单车总结下来的经验,现在大部分市民在停放车辆的过程中,还是愿意配合运维人员将车辆规范摆放的,但是刚开始并不是这么顺利。

“可能是因为我这个身体情况吧,很多人看到我都有一些抵触,有的干脆放下车就跑了。”原本身高1米7的李永国,在患上脊柱畸形后,身高只有不到1米5,而且高高隆起的后背格外明显。“很多人一转身吓一跳,嘟囔两句就走了,咱也不能说什么。”李永国回忆,每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他总是默默的把车辆摆放整齐,从不与人争论。那时候,除了个别着急去医院就诊的市民,附近一些商铺的老板对他也不是特别友好。“当时有个商店老板,可能是嫌我总在他门口转悠,就说车停在他门口影响他进出做生意,但那是划线的公共停车位,咱也不多说啥,有时间的时候就把他门口的车推走,保证够用就行。”

为了做好规范停放的引导工作,李永国尝试说普通话,尝试和市民礼貌打招呼,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天,他也穿外套上班,尽量隐藏自己身体的缺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给别人添麻烦,多互相理解吧。”李永国说,自己座右铭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而在日常的单车维护工作中他也一直是这么做的。“共享单车秩序关系大家出行,也影响城市形象,我相信我能做好这份工作,也相信咱们滨州人都是愿意展示这样一种文明风采的。”

李永国用他的自立和负责将滨医附院周边的定点维护工作越做越好,每天在高峰之前就到达指定位置,一边整理车辆一边礼貌提醒就医的市民规范停放,这一做就是四年。在倡导文明停放,守护城市文明的同时,他也赢得了不少市民的尊重。“很能吃苦,有时候往台阶上搬车,他不方便,我们附近做买卖的看见了都上去搭把手,给人家帮帮忙。”附近店铺老板说。

在从事共享单车维护之前,李永国在工厂烧过锅炉,在工地做过搬运零工。“很多出力的活儿对咱来说还是太重了,干一段时间身体就更累,现在这份工作就很满足。”李永国说,目前哈啰滨州运维团队里,还有四个人跟他一样,是有不同程度的身体残疾,都是做的相对轻松的定点维护工作。

2021年以来,哈啰滨州运维团队对接地方残联和人社部门,主动开放特殊人群就业岗位,助力解决地方残疾人就业问题。哈啰两轮出行事业部滨州城市经理马越介绍,“我们专门增加了定点维护这样的一个岗位,面向特殊人群开放,还有部分有技术能力的,我们也吸纳到哈啰运维仓库做维修,相对其他工种要轻松一些,也比较适合他们从事。”

据了解,先后有十余人通过哈啰特殊人群就业帮扶计划进入哈啰滨州团队工作。在今年5月份,滨城区残疾人联合会还向哈啰颁发了荣誉证书。“哈啰特殊人群就业帮扶计划会持续做下去,我们希望通过企业开放岗位的方式,帮助有一定劳动能力但是找不到工作的特殊人群,增加就业机会,增加个人收入,也希望能和更多的职能部门、社会团体和爱心企业合作,为残疾人就业保障助力。”马越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