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兵作者后来怎么样(铁道兵的营房作者)

我是一个兵作者后来怎么样(铁道兵的营房作者)(1)

铁道兵的营房

作者:梅梓祥

  有句俗语叫“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意思是说部队的营房是固定的,而每年都有老兵退伍,新兵入伍,就像流水一样周而复始、源源不断。但是,对于铁道兵来说,却是“流动的营盘流水的兵”。这话怎讲?

  当过铁道兵的人,用不着解释心知肚明,“外人”却不知就里。铁道兵以建设铁路、抢修铁路为业。一条铁路竣工了,也等不到铁路通车,就要打起行装,奔赴新的铁路建设工地,甚至听不到新线铁路列车的第一声汽笛。正如铁道兵“兵歌”唱的那样“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最需要的地方都在哪里?边疆,穷乡僻壤,大漠戈壁,原始森林……是需要开发、建设的老少边穷地区。正因为这种四海为家、频繁迁徙的工作性质,铁道兵的“营房”一直是简陋的,投资成本、建筑标准都比较低,日月轮回,艰苦相伴。当然,作家、诗人的作品中,铁道兵的流浪生活及营房,却是浪漫、富有诗意的,比如称铁道兵为“吉普赛部落”等,那是赞美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情怀与精神。

我是一个兵作者后来怎么样(铁道兵的营房作者)(2)

  铁道兵成立之初,政治部借用哈尔滨极乐寺办公。

  铁道兵部队,除铁道兵总部机关和大部分工厂、农场等单位的驻地固定外,所辖师以下的部队都是居无定所,随着一项项工程完工,不断从一地开赴到新的区域。拆旧屋,盖新房,永远是部队生活的一种常态。

  即便是煌煌的兵种铁道兵机关,也曾随着一线部队“流动”很多年。铁道兵1948年初成立,机关先后在哈尔滨、北京、朝鲜等地驻扎。新中国成立,修建黎湛、鹰厦铁路,机关在广西贵县、福建南平办公,直到1957年夏天才永久定居北京。但每每担负重大铁路工程,铁道兵建制工地指挥部,铁道兵首长率机关部门工作人员常住施工现场,如铁道兵西南指挥部、铁道兵大兴安岭林区指挥所等,北京的机关有时候就处在“半空巢”的状态。这也是铁道兵的一种工作作风。

  由于流动的性质,铁道兵的“营房”总在新建、拆迁的循环往复中。加之驻地大都经济落后,建筑房屋的自然环境差,营房主要是帐篷、干打垒、砖瓦、土墙等建筑而成。

我是一个兵作者后来怎么样(铁道兵的营房作者)(3)

  铁道兵出版的图书。

  大致的建筑历史是:

  战争时期抢修铁路(和平建设时期抢险救灾),营房多是随时随地可拆卸的帐篷。

  抗美援朝回国参加铁路建设初期,施工连队多数建临时房屋,即土坯墙、油毛毡或茅草屋顶,一般造价低、质量差,“一年新、两年旧、三年漏”。修缮费用高,不但不能节省成本,也降低了指战员的生活质量。

  进入六十年代,部队担任森林铁路、三线铁路建设,都是“抢时间、争速度”的战备或经济建设急需工程。为减少临建的工程量,加快主体工程的进度,南方的部队,一般住单帐篷和活动房屋,北方的部队主要住棉帐篷。

  帐篷和活动住房的好处:机动快捷,节省设营时间,每到一地,架起帐篷,打开背包,就是一个新的军营,部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投入施工。但不足之处在于,造价比较高,防寒、隔热性能差。冬天冰冷,夏天酷热,指战员们深受其苦,影响身体健康和施工生产。

  实践出真知,“苦”则思变。部队在长期的搬迁、建房中,比较各类住房的优缺点,改进营房建筑方法,北方部队采取“干打垒”筑墙,帐篷做屋顶,构筑简易房屋。营房造价低,修建简便,居住也比较舒适。部队转战新工地,先遣人员先筑墙,等大部队抵达,帐篷撑开扣上屋顶,顷刻间,一排排新居,星罗棋布于隧道、桥梁附近,一座新的军营拔地而起,声声军号响彻于千年孤寂的山谷,一场新的激战又要开始啦!

  铁道兵的营房照片选——

我是一个兵作者后来怎么样(铁道兵的营房作者)(4)

  解放战争,铁道兵抢修陇海线8号桥,杨连第和他的战友居住的帐篷。

我是一个兵作者后来怎么样(铁道兵的营房作者)(5)

  抗美援朝,为防轰炸,铁道兵的营房是“屯兵坑道”。

我是一个兵作者后来怎么样(铁道兵的营房作者)(6)

  抗美援朝胜利,铁道兵进行铁路复旧,由坑道乔迁帐篷。

我是一个兵作者后来怎么样(铁道兵的营房作者)(7)

  1955年修建鹰厦铁路,铁道兵施工现场的帐篷。

我是一个兵作者后来怎么样(铁道兵的营房作者)(8)

  1963年,铁道兵在东北修建森林铁路,原始森林的“家”。

我是一个兵作者后来怎么样(铁道兵的营房作者)(9)

  1964年,铁道兵参加贵昆铁路大会战,安营扎寨在崇山峻岭。

我是一个兵作者后来怎么样(铁道兵的营房作者)(10)

  1972年,铁道兵修建京通铁路,朝霞映照金色的军营。

我是一个兵作者后来怎么样(铁道兵的营房作者)(11)

  1974年,铁道兵修建南疆铁路,工地、营房紧相连。

我是一个兵作者后来怎么样(铁道兵的营房作者)(12)

  1976年,铁道兵抢修唐山地震中被损毁的铁路,现场临时帐篷。

我是一个兵作者后来怎么样(铁道兵的营房作者)(13)

  1980年,我在山西黄土高原修建太岚铁路时住的营房。

  昔日人欢马叫的铁道兵营房,今天人去楼空,留下无限缅怀的遗迹——

我是一个兵作者后来怎么样(铁道兵的营房作者)(14)

  青藏铁路铁道兵营房

我是一个兵作者后来怎么样(铁道兵的营房作者)(15)

  南疆铁路铁道兵营房。

我是一个兵作者后来怎么样(铁道兵的营房作者)(16)

  通古铁路铁道兵营房。

  节选三位铁道兵战友有关铁道兵营房的佳作——

我是一个兵作者后来怎么样(铁道兵的营房作者)(17)

  修建嫩林铁路,冰封雪裹的铁道兵营房。

  梁大同:部队采取的是把帐篷和板夹泥结合起来的方法来建设营房的。即在搭建帐篷时,先沿着帐篷内侧,每隔一米立上一根木柱,在木柱的内外两侧横向都钉上一排拇指粗细的木条,钉到三十厘米高时,就在两排木条中间塞满掺和了稻草的黄泥并夯实。就这样,一层一层地建上去,两面再用黄泥抹平,板夹泥墙就建好了,然后扣上帐篷,再在帐篷内的顶上拉上网格状的细绳,糊上牛皮纸或报纸做成吊顶,这样一座可以住一个班的板夹泥与帐篷相结合的营房就建好了。

  但是,要渡过长达七个月的冬季,仅靠二合一的板夹泥帐篷来保温是不够的。抵御严寒的另一件法宝就是“地火龙”:在帐篷里大通辅底下,沿着大通铺的方向,用砖砌一条四十厘米高的烟道,烟道一头伸出帐篷外连接烟囱,一头连着帐篷门外小门厅里的火炉,连接火炉的一段烟道上盖着一块一米多长的钢板,火旺时钢板会被烧红,就是利用钢板和整条烟道的热辐射散热取暖,因其形状像龙,炉火旺烧时烟道中也会有火,被称为——地火龙。

我是一个兵作者后来怎么样(铁道兵的营房作者)(18)

  修建南疆铁路,铁道兵住的“地窝子”。

  王新明:1973年,铁道兵第五师负责攀钢铁路专用线修建。当我第一次走进机械营一连,一排排“军营”就是用薄薄的竹子篾席搭建而成的。篾席棚,不防雨水不防风,不隔音来不防尘。一个连四个排,每个排有一个超大篾席棚,包括排长在内,三十多名工程机械司机(战士)就住在篾席棚的大通铺里。夏天外面有多热,篾席棚里就有多热,就像睡在“蒸笼”里,热得难以入睡,经常夜半三更去用自来水“冲凉”。

  1973年底,铁道兵五师开赴新疆修建南疆铁路。我连驻扎在吐鲁番火焰山旁边的大河沿。这里茫茫戈壁沙滩,气候恶劣,夏天最高温度可达零上45°,冬天最低温度零下35°,狂风大作的时候,风力可达12级以上。刚开始进疆的部队,不熟悉当地的气候环境,从内地带到新疆的军用帐篷,汽车营二连先一天架好的帐篷,第二天被狂风吹到二公里外的龙盘车站附近。当时,师先遣工作组紧急通知,部队改军用帐篷营房为特色军营“地窝子”。所谓“地窝子”就是用推土机推出2米多深,十来米宽的沟槽,上面铺上钢轨、芦苇、牛毛毡,然后用土回填,简单的“地窝子”就修建而成。然后在地窝子里钉上木桩,铺上铺板,这就是铁道兵“住”的地方,睡觉的地方。地窝子最大的特点,就是防风。最大的缺陷就是空气不流通,三面不通风,就一个出口。里面战友们的汗水味、擦澡留下的酸溜味,尼龙袜子的臭臭味,交织弥漫在地窝子里,睡在里面,不得“安宁”,回想起来,真是“苦不堪言”。

  南疆铁路前一百公里建成后,我们告别了住了多年的特色军营“地窝子”,机械营搬到阿拉沟烽火台,修建编组站。为了改善部队住房条件。机械营决定在烽火台修建土坯房。首先各个连队自己打土坯。买来稻草节,加上黏土,搅拌成不硬不软的泥巴。用一个一次能打六块土坯砖的盒子,打土坯,晒干土坯,自己动手盖上土坯营房,一个连队盖成“四合院”,里面有操场,有篮球架。新盖的土坯房墙壁上,写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的大字,在杳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土坯军营有了生气,铁道兵“住”的营房也就上了档次。

我是一个兵作者后来怎么样(铁道兵的营房作者)(19)

  援越抗美,铁道兵烈士陵园——永远的营房。

  李润孙:1965年秋,越南副总理黎清毅在视察中国援越铁道兵部队时,看到部队住的帐篷酷热难耐,为改善住宿条件,经中越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商定,决定越南方面利用山上的毛竹,由越方篾匠为中国部队搭建简易房子(中方出资金)。

  整个房子都是用毛竹构建的,房子的框架结构用的是竹子,四周的围墙和门、窗,也是用竹子和篾编织而成,房顶也是用篾和竹叶编织的。这种房子高3米左右,宽5米,除两边撘床铺外,中间有一米宽的过道。大的房子住两个班,小的住一个班。

  我们连的房子建在山林里,既隐蔽,又遮阳,透气好。在战争环境下,能住上这样的房子是很满足了。但时间一长,房顶上的竹叶易腐烂,加上越南雨水多,每当下大雨时,屋里到处漏水,只得用塑料布和雨布在下面承托,用脸盆、水桶承接雨水。1968年4月2日夜里下了一场大雨,我当时即景写了一首《驻地夜雨》的小诗:“夜空沉睡,突响霹雷。猛惊醒,茅舍接天水。煤油灯下,密林深处笑声起。”充分反映出中国援越抗美战士在艰苦的环境下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哪儿需要我们,

  就在哪儿住下,

  一个个帐篷,

  是我们流动的家;

  荒原最早的住户,

  野地最早的人家,

  我们到了那儿,

  就激起了喧哗;

  探索大地的秘密,

  要把宝藏开发,

  架大桥,修铁路,

  盖起高楼大厦;

  任凭风吹雨打,

  我们爱自己的家,

  它是这样的敏锐,

  反映祖国的变化;

  换一次工地,

  就搬一次家,

  带走的是荒凉,

  留下的是繁华。

编辑:乐在其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